聊斋无名女侠故事(悍妇虐待公公逼死小叔)

聊斋无名女侠故事(悍妇虐待公公逼死小叔)(1)

大名府有个书生名叫杨万石,最怕老婆。他老婆尹氏,特别凶狠蛮横,常常鞭打万石。

万石的父亲杨老汉,六十多岁了,老伴早已去世。尹氏不给他吃饱穿暖,将公公与奴仆一样看待。

老汉时常饿得发慌,万石与弟弟万钟常偷偷给父亲一点食物,唯恐尹氏知道。

万石已四十多岁了还没有儿子,为了传宗接代,娶了王氏为妾。尹氏十分妒忌,致使二人在她面前不敢说话。

有一年,杨氏兄弟到府城里等候乡试,遇见一位少年,长得标致,穿着不俗。经过攀谈,得知少年名叫马介甫,兄弟俩很喜欢他。

从此交往一天比一天密切,不久结拜为兄弟。

乡试后各自回家,大约过了半年,马介甫带着僮仆突然来杨家拜访。

这时杨老汉正在门外晒太阳捉虱子。

马介甫以为他是杨家的仆人,叫杨老汉去向主人通报。杨老汉披着破棉袄进去了。

邻人告诉马介甫:“他就是杨万石的父亲呀!“马介甫听了十分惊讶。

不大一会,杨家兄弟衣帽整齐,出来迎接。

进了客厅,叙过了礼,马介甫说要拜见义父。万石撒谎说老父偶染风寒,卧病在床,不必拜见了。

三人促膝谈心,欢声笑语,不觉天色黄昏。万石多次说已预备好了酒饭,就是不见端上来。兄弟俩轮流出去催促,这才有个瘦仆人端上一壶薄酒和一些下酒的菜。

片刻之间,酒菜吃光了。等了好久,不见再端上来。万石屡次起来吆呼催促,急得他满头大汗。

后来,那个瘦仆人总算把饭菜送来了,可是做得味道很差,实在难吃。

吃完饭,万石匆匆忙忙走了。万钟抱来被褥,陪伴客人安歇。

马介甫责备他说:“以前,我见你们哥俩很讲道义,所以才结拜为兄弟,哪知你们虐待老人,使老父不得温饱,连过路人见了都感到惭愧呐!”

万钟眼泪汪汪地说:“此中之情,实在难以出口。家门不幸,遇到这个凶悍的嫂子,上至老父下至奴仆,都遭到她的摧残。要不是你我结拜兄弟,这些丑事我是不愿说的。”

马介甫听了既惊骇又感叹,过了一会说:“我原打算明天一早就走,现在听到这等奇闻,不可不亲自见见她。请借几间住房给我,以便自己做饭。“万钟满口答应。

第二天,万钟打扫了一间住房,让马介甫往下。夜深人静,万钟偷偷送来米面蔬菜。马介甫看出他怕被尹氏知道,极力推却。

马介甫不仅不要万钟送来的米面蔬菜,还将杨老汉请过来同吃同住。

他又亲自到城里买来衣料,为杨老汉里里外外,上上下下换了新。杨家父子兄弟见马介甫这等仁义,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万钟有个儿子名叫喜儿,才七岁,跟爷爷一起睡。马介甫抚着孩子的头说:“这孩子的福寿,将大大超过他父亲,可惜少年要孤苦遭难。“

有人将这情况告诉了尹氏,她得知公公吃得饱穿得暖后,勃然大怒,骂马介甫强行干涉别人的家事。

开始时,尹氏只是在闺房中骂。后来她索性到马介甫住房附近骂,故意让马听到。杨家兄弟俩羞得满身大汗,左右转悠,就是不敢上前制止。而马介甫却悠然自得,置若罔闻。

尹氏知道万石的妾王氏怀孕已五个月了。她嫉妒万分,把王氏的衣服扒下,狠毒地打了一顿。

打完了王氏,她又令万石跪在面前,穿上女人衣服听她训斥,一面又操起鞭子没头没脑地乱抽,直打得万石抱头鼠窜。

这时马介甫正在门外,万石满面羞惭,不好意思出来。尹氏连抽数鞭,万石这才跑出大门。

尹氏也跟出门外,双手叉腰,顿足大骂。围观的人不计其数。

马介甫见此情景,怒形于色,对尹氏道:“去,去!”尹氏好似被鬼怪追赶一般,转身就跑。她跑得连鞋袜都脱落了,裹脚布丢在路上,面如死灰,赤着脚跑进内院。

待她神情稍定,奴婢送来鞋袜。尹氏穿上,便放声大哭起来,全家人谁也不敢问她何故如此。

尹氏跑回去之后,马介甫拽过杨万石,给他脱女人衣服。杨万石挺身闭气,不敢脱。马介甫强行脱下。

这时万石还是坐立不安,似乎怕未经尹氏许可脱了下来而加罪于他。直到探听到尹氏不哭了才敢回家,可是仍提心吊胆,走走停停。

来到尹氏面前,她一言不发,蓦然站起,走进闺房独自睡了。万石这才松了一口气,但他和万钟都很纳闷,不知尹氏为何没有罚他。

家里奴仆也感到奇怪,凑到一起议论开来。尹氏听到,越发羞怒,每人痛打一顿。

然后她又喊王氏,王氏伤重不能起来。尹氏以为假装的,窜进卧房,在床上打得王氏下身出血流了产。

为此,万石背着人在马介甫面前痛哭。马介甫劝慰了一番,叫仆人准备了丰盛的酒菜,陪着万石饮酒,二更都过了,还不放他回家,直喝到万石醉了方止。

尹氏在闺房里恨丈夫不回家,正在恼怒,忽然听到撬门的声音。她急忙呼唤婢女,可是门已开了,只见进来一个巨人,高大无比,狰狞如鬼。

随后又有几个人进来,各执利刀。尹氏吓得半死,正要喊叫,巨人用刀指向她的脖子喝道:“要是喊叫,就把你杀了!”

尹氏以为是强盗,忙拿出金银财宝,要求赎命。

巨人摇摇头:“我等是阴曹地府派来的使者,不要钱,单取悍妇的心肝!”尹氏听了,更加害怕,连磕响头,血都出来了。

巨人不理,用刀尖戮着尹氏的心窝,数落她道:“你做的某某坏事,该不该杀?”数落一件事,就划一刀。一桩桩,一件件,差不多皆数落到了,总共划了几十刀。

未了,巨人责问:“要是王氏生个儿子,也是你的后代,怎忍心把她的胎儿打掉?这件事决不可饶恕!”说罢,命同来的人将尹氏反绑起来,要开膛看她的恶毒心肠。

尹氏又叩头乞求饶命,说她知罪,愿意悔改。这时传来开第二道大门的声音,巨人说:“杨万石回来了,既然她愿意悔改,姑且留她一条命吧。”边说边领着众人走了。

不大工夫,果然是万石进来了,只见尹氏赤身露体,绳捆索绑,心窝口刀痕累累,纵横交错。万石急忙解开绳索,问明了情况,大为惊讶,怀疑是马介甫干的。

第二天万石将经过情况向马介甫讲了,马故意装做很吃惊。从此之后,尹氏的威风逐渐有所收敛,好几个月不敢再恶语伤人。

马介甫看到尹氏确有悔改,心中大喜,就对万石说:“我把实情告诉你,你可千万不能泄露。那次是我略施法术,吓她一下。你们夫妻既已和好,我要告辞了。”次日马介甫就走了。

尹氏每天晚上留万石与她作伴,有说有笑,极力迎合。万石多半辈子没享受到闺房之乐,突然得到尹氏的温存,受宠若惊,手足无措。

有一天夜里,尹氏回忆起巨人的形状,吓得浑身发抖。万石为了讨好老婆,就透露那是活人假装的。

尹氏一听,翻身而起,揪着万石追根问底。万石自觉失言,悔之莫及,遂把实情告诉了老婆。

尹氏勃然大怒,破口咒骂。吓得万石跪在床前哀告求饶,尹氏不理他。直到三更,尹氏才说:“要我恕罪,必须用刀在你心窝也划那些道。”说罢就去厨房拿刀。

万石慌了,爬起来就跑。尹氏在后面追赶,闹得鸡飞狗叫,家人尽起。

万钟不知嫂子为何要杀哥哥,就用身子时左时右护着万石。

尹氏正在臭骂,忽见杨老汉走来。她一看老汉穿得很整齐,更加暴跳如雷,就用刀在老汉身上将长袍划成布条。又打老汉的耳光,揪他的胡须。

万钟见此情景,怒火中烧,捡起一块石头向尹氏掷去,正中头颅,尹氏挣扎了几下,倒地昏死过去。

万钟一看尹氏死了,知道杀人必须偿命,便说:“只要父兄能活下去,我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憾的!”边说边向井里跳去。

等救捞上来时,万钟已断气了。恰在这时,尹氏甦醒过来,她听说万钟已投井而死,怒气也就消了。

万钟殡葬之后,他妻子留恋喜儿,不愿改嫁。尹氏便又打又骂,不给饭吃,逼着她终于改了嫁。

留下喜儿,孤苦伶仃,除了经常挨打外,全家人吃过饭后才给他点冷饭吃,不过半年,喜儿就骨瘦如柴,仅剩下一口气了。

一天,马介甫突然又来了,万石嘱咐家人不要让尹氏知道。马介甫见杨老汉又穿得像从前那样褴楼,十分惊讶。又听说万钟死了,悲痛万分。

喜儿得知马介甫又来了,忙跑过来亲热地叫马叔叔。开始,马介甫不知他是谁家的孩子,仔细一看,才认出是喜儿,吃惊地问:“孩子怎么瘦成这个样子?”

杨老汉这才把情况说了一遍。马介甫气愤地责问万石:“我上次说你不是人,现在看来一点不错。你们兄弟俩就是一根苗了,要是这孩子被拆磨死了,到那时你怎么办?”杨万石只是抱住头伏在桌上哭泣。

过了一会,尹氏听说马介甫又来了,她不敢出来逐客,就把万石喊进去,打他的耳光,逼着他与马介甫绝交。

万石含泪出来,脸上被打的巴掌印痕清清楚楚。为了激发万石,马介甫责问:“你不能制服她,难道不会将她“休’了吗?她殴打公爹,逼死小叔,你依然忍受着,还有什么面目见人?”

听了此话,万石伸腰握手,似乎要有所行动。马又激他说:“如‘休’了尹氏,她不走的话,你就强迫她走,就是将她杀了也不用惧怕。我有几位好友,皆身居要职,必然尽力给你想办法,保你吃不了亏。”

万石说声“好吧!”气哼哼地跑了进去。正好遇见尹氏,她厉声责问:“你要干什么?”

万石顿时大惊失色,好似老鼠见了猫,连忙跪下以手挂地,结结巴巴地说:“马生教我休妻。”

尹氏一听更加恼怒,四处寻找刀棍。万石吓得魂不附体,急忙逃了出来。

马介甫见此情景,啐了万石一口:“你真是窝囊到家了!”边说边取出一包药,用水和好,递给万石:“这药叫丈夫再造散’,不能轻易用,因为喝了它会发怒伤人,而今万不得已,只好请你试用。”

万石接过药,一口喝下。不大一会,他觉得怒火中烧,一刻也不能忍耐,直奔闺房,喊声象打雷一样。尹氏还未来得及问,万石就飞起一脚,将她踢出几尺之外。

随即又手握一块石头,窜过去狠狠地擂了她一顿。尹氏被打得几乎体无完肤,还骂不绝口。

万石咬牙切齿,从腰里抽出佩刀。尹氏骂道:“你拿出刀子,敢杀我吗?”万石没有回答,上去就将尹氏大腿上的肉割下一块,足有巴掌大,鲜血直流!

正要再割,尹氏慌了,她连哭带喊,哀求饶恕。万石不理她,又割下一块。

家人见万石如此凶狂,一齐过来,拚命地将他拽出门外。

马介甫迎上去,拍着万石的肩膀鼓励了他一番。万石余怒未息,还屡次要回去再割尹氏的肉,都被马介甫拉住了。

过了一会,药力渐消,万石无精打彩,垂头丧气。马介甫嘱咐他说:“你不要气馁,振作丈夫之气。大凡怕老婆的人,并非一朝一夕造成的。譬如昨日死而今日生,你要除旧图新,如再气馁,就没办法了。”

说完这话,他叫万石回去看看。尹氏一见万石又来了,吓得两褪打额,跌坐地上,表示口服心服。婢女把她搀起,尹氏要跪下求饶。万石摇手拦阻,这才罢了。

万石出来把情况一讲,马介甫听后就要告辞,杨氏父子齐声挽留。马介甫说:“这次我是到东海去,顺道来看望你们的。返回时,还可以见面。”说罢,就上路走了。

一个月后,尹氏的创伤痊愈了。开始,她待万石敬如贵宾。

日子一长,尹氏觉得万石并无什么可怕的,渐渐就轻视他,冷嘲热讽,以致辱骂,又恢复了老样子。杨老汉不堪忍受,一天夜里逃到河南当了道士,万石也不敢去寻找。

一年之后,马介甫果然又来了。当他知道了以上情况后,十分生气,责备了万石一顿,叫来喜儿,抱上驴背,扬鞭而去。

乡邻们都非常鄙视万石。省里学台来考核生员时,认为万石品行恶劣,取消了他的生员资格。

又过了四五年,万石家遭了一场火灾,房屋财产,都成了灰烬。

火灾那天,正好刮大风,连邻居的房屋也烧了。村里人将万石扭送到大名府衙,告了他一状,罚钱很多,田产都卖光了,以至连住的地方也没有。

附近各村互相告戒不要借屋给万石住,尹氏娘家兄弟对她的所作所为也很气愤,拒绝收留。万石无法,便把妾典当给富贵人家,偕同尹氏,向黄河渡口而来。

过了黄河,来到河南地界,路费已经用光了,尹氏不肯跟着万石,大吵大闹,要另嫁他人。恰巧有个张屠户死了老婆,就用三百吊钱把尹氏买去了。

此后,万石只身一人,沿街乞讨。有一天,他来到一户富贵人家门前,守门人呵叱他,不准他到门口。

不一会,出来一位官人,万石伏地抽泣,哀求施舍。那官人注视了许久,又问过姓名后,吃惊道:“你不是伯父么!怎么穷到这步田地?“

万石抬头端详,认出是喜儿,不禁大哭。随着喜儿进去一看,只见厅堂金碧辉煌,十分壮丽。

片刻之后,杨老汉由家童搀扶着从内院走了出来。父子见面,相对哭泣。万石这才把自己的遭遇述说了一遍,并问他们祖孙二人何时到这里的。

原来,马介甫从杨家带走喜儿就来到这座宅邸,过了几天,他又把杨老汉找来,使祖孙住在一起。

然后马介甫又请来老师教喜儿读书,十五岁进了县学,第二年参加乡试中了举人,这才给他完了婚。

马介甫见喜儿已家成业就,表示要走了。祖孙哭着挽留,马介甫才说:“我不是凡人,是个狐仙,道友们等候我已经很久了。”说完这话,他就走了。

喜儿讲到这里时,不禁感到心酸,又想起与庶伯母王氏一起受虐待的情景,更加伤感。于是派人赶着马车,带着银两将王氏赎了回来。

一年之后,王氏为万石生了一个儿子,因此就把她扶了正。

尹氏改嫁张屠户半年后,狂暴无礼又跟从前一样。屠户大怒,用屠刀在她大腿上扎了个孔,穿上猪鬃绳,将她吊在梁上就去卖肉了。

尹氏声嘶力竭地大喊,邻居才知道,解开绑她的绳子后又去抽她大腿上的猪鬃绳,每抽一下尹氏痛得鬼哭狼嚎,震动四邻。

从此她见屠户归来,吓得毛骨悚然,后来大腿上的伤虽然痊愈了,可是断毛留在肉里,走起路来一拐一扭,还得早起晚睡服侍张屠户,一点不敢懈怠。

屠户既蛮横,又暴躁,每次喝醉酒回来,连打带骂,毫不留情。这时尹氏才知道,她从前对别人的残暴造成的痛苦就是这个样子。

有一天,喜儿夫人与庶伯母王氏到普陀寺烧香,附近村庄的农妇都来参观,尹氏也在其中。她一副失意懊恼的样子,不好意思上前。

王氏认出是她,故意问:“这个女人是谁?”家人回禀道:“是张屠户之妻”。王氏笑道:“这个女人嫁给了屠户,当然不缺肉吃,为何瘦成这个样子?”

尹氏既惭愧又悔恨,回家后就上吊自尽,但绳子断了没有死成。张屠户得知后,更加厌恶她。

又过了一年,张屠户得病死了。一天,尹氏在路上遇见了万石,远远地跪下,膝行到万石跟前,泪如雨下。

碍于仆人在旁边,万石没说一句话。回到家和侄儿商量,想把尹氏接回来,喜儿坚决不肯。

乡邻们都很厌恶尹氏,她衣食无着,只好跟随一群乞丐去讨饭,住在破庙里。到这时,万石还常去和她鬼混。

喜儿觉得这是耻辱,暗中叫乞丐们把他羞辱了一番,万石这才与尹氏断绝了关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