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的人生就是挑战自己(俞敏洪接纳自己)

著名教育企业家俞敏洪,在超级演说家一期《摆脱恐惧》中曾经有一番关于摆脱自卑的励志演讲,赢得了无数听众的掌声与心声。

他谈论了他用了整整10年的时间,才摆脱了自卑的恐惧。

其中有一句话,深深打在一些人的心坎上,他说:

一个自卑的人,一定比一个狂妄的人更加糟糕。

因为狂妄的人也许还能抓住生活中本来不属于他的机会,但是自卑的人永远会失去本来就属于他的机会。

俞敏洪的人生就是挑战自己(俞敏洪接纳自己)(1)

因为自卑,他总是不自信、患得患失、害怕失败、总是太在乎外界的想法,总觉得周围的人抱着嘲弄、鄙夷的眼光在看你。

因为自卑,他总是躲在自己的安全屋,遇事总是逃避,怕被拒绝,怕出糗,不敢踏出一步。

大学期间没有谈过一次恋爱,没有竞选过一次学生会……

因为自卑,错失太多太多的美好。

因为自卑,他活成了一块背景板。

俞敏洪的人生就是挑战自己(俞敏洪接纳自己)(2)

  • 自卑的人,往往用一辈子在治愈自卑。

大多数的自卑源于原生家庭:

童年时,支离破碎的家庭关系,缺乏关爱,没有安全感;

父母打击式教育方式,强势责骂,讽刺贬低……

或者曾因某件事受到过外界的羞辱耻笑。

在一个人童年的时候,没有足够的内生力量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和对抗外在,所以那时候的创伤往往携带一辈子。

像著名导演姜文,在很多人看来他已经相当成功了,然而在一档节目中,他却坦诚:

其实他相当自卑,总感觉自己很失败,因为从小到大,不管他做的多么好,给母亲买房子、考上中戏,而他的母亲从未高兴过。

以至于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不知道怎样让他的母亲高兴,他总觉得自己很差。

在叙述的过程中,这位曾获金鸡、百花双料影帝、台湾金马奖,在别人眼里功成名就的他此时却像一个孩子,眼里充满了落寞与茫然。

俞敏洪的人生就是挑战自己(俞敏洪接纳自己)(3)

俞敏洪的人生就是挑战自己(俞敏洪接纳自己)(4)

  • 过去我们无法选择,也无法改变,但是童年的创伤不应成为我们未来人生的枷锁和终点。

的确,如果你经历过自卑,就会深知自卑的感觉,像一种梦魇,深入骨髓,总是如影随形,尤其来自于原生家庭的自卑,很难根除。

然而,人不能总呆在原地,不能总一直躺在坑里,不能总被过去束缚住。

正如俞敏洪所说:

“这个世界上,只有你克服了恐惧和别人的眼光,你才能成长。”

或许不能彻底摆脱自卑,但我们至少可以通过后天的不断学习,正确的认知自己。

增强自己的内生力量,掌握一定的策略,去应对自卑带给自己的困扰。

人只有在不断突破中,才能真正成长,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才能遇见更优秀的自己。

俞敏洪的人生就是挑战自己(俞敏洪接纳自己)(5)

  • 正确认识自己。

梭罗说:

“一个人怎样看待自己,决定了此人的命运,指向了他的归宿。”

首先,请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是完美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而自卑不过是众多缺点之一,所以不必因此而感到恐惧、害怕,甚至怀疑自己。

这个世界上,其实谁活着都不容易,都在自己的生活里努力挣扎向上。

即使优秀如董卿,自卑也会不期而至。

在一次采访中,她说:

“在大家心里都以为我做的很好了,其实有时候我还是会感到自卑。”

其次,肯定自己。

自卑的根源是自我认知度低,总是过度的低估了自己。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真的不必去比较,不必艳羡别人的精彩,每个人生命里都有自己专属的美好。

不妨列列自己的优点,去对抗别人的缺点。

最后,喜欢自己。

不必太在意外界的目光,不必因为他人的评价而否定自己,因为,这些外在的认可,都代表不了真正的你。

况且,据科学证明,其实90%的人根本并不关注你的生活。

很多你感觉到的窒息的目光,异样的眼神,不过是你给自己的自我心理暗示,树立的假想敌。

所以,请接纳自己、肯定自己、喜欢自己,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俞敏洪的人生就是挑战自己(俞敏洪接纳自己)(6)

俞敏洪的人生就是挑战自己(俞敏洪接纳自己)(7)

  • 天道酬勤,寻找自信的支点。

如果一开始就鼓吹仅凭心态、强大的内心去击退自卑,这并不现实,或者根本持续不了多久。

一开始,自信比较弱小的时候,它需要成就感的支撑,才能不断壮大,形成良性循环。

正如张德芬女士在《遇见未知的自己》中有这样一句话:

“如果你不断重复做某件事情,我们的某些神经细胞之间就会建立起长期且固定的联系。”

所以,发现自己的专长,先从简单的事情做起,尝试成功的喜悦,慢慢建立起自信的神经网络。

当自信的神经比较粗壮的时候,也就拥有了心态的力量。

找到专属于自己的闪光点,例如自卑的人,就有一个非常大的优势,特别地努力。

像俞敏洪在大学期间没有参加一次学生会,没有谈过一次恋爱,因为他害怕竞选失败了丢人,更害怕被女生嘲笑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但是,他却特别擅长背单词,他默默地、拼命地、努力地背单词,到最后,他几乎成了一部活字典。

只要有同学问他单词,他脱口而出,而且可以解释的清清楚楚,渐渐地,从同学的惊叹中,他慢慢的找到了自信。

同样,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也曾是一个特别自卑的人。

自卑到一开学有一个女同学问他打哪儿来,他怕她知道他是一个从小地方来的人,很丢人,很没面子,竟然整整一个学期不敢跟女同学说话。

后来,他默默告诉自己:做任何事的时候要比别人多用十二分的力气。

结果,每做好一件事,自信就多一分,慢慢成就了现在的自己。

后来在一次采访中,他感叹道:

“天道酬勤,每弄好一件事,就会回头给自己一份自信,在我身上更强烈的可以看到这之间的关系。”

我觉得真正自卑的人最后才能真正变得自信。

原来,只有从自卑走向自信的人,才算是真正的自信。

俞敏洪的人生就是挑战自己(俞敏洪接纳自己)(8)

俞敏洪的人生就是挑战自己(俞敏洪接纳自己)(9)

  • 破釜沉舟、勇于面对,去分析自己的内心。

雨果说,生活,就是面对现实微笑,就是越过障碍注视未来。

敢于面对,你就成功了一半。

別总是躲起来怀疑自己,不试试怎么知道。

就像俞敏洪说的那样,你不去谈恋爱不去追逐,又怎么确定她会骂你猪,你又怎么会知道或许也会有喜欢猪的女孩呢。

退一万步讲,即使失败了又怎样,难道这个世界就会因为这一件事件改变了吗?

很多的障碍,都是自己假想出来的,当你跨出了那一步,就会发现原来真的不算什么。

学会分析,恐惧具体化,是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

整理情绪,沉下心来,直面并分析自己的恐惧:

对于这件事,自己到底在害怕什么,具体的一条一条列出来。

然后问自己为什么恐惧?

这些真的那么难以实现?

这件事情的后果真的有自己想象得那么严重?

当你的恐惧具体化了、详细化了,赤裸裸的展现在你面前了,你就会发现,克服好像也没有那么难。

正如他说:

“一个人最优秀的特质,是敢于直面自己,并勇于改变自己,是那种不断想要自己变得更优秀的强烈渴望。”

俞敏洪的人生就是挑战自己(俞敏洪接纳自己)(10)

俞敏洪的人生就是挑战自己(俞敏洪接纳自己)(11)

  • 多读书,增长你的精神肌肉,给内心带进智慧之光。

爱迪生说过,书籍是伟大的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

当你低落的时候,书是你的精神寄托。

每个人都需要情绪的出口,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能言说之伤,书,就是你最忠实最温柔的朋友。

在这里,你可以自由地栖息,放松紧张的神经,舒适的做自己,因为处理任何事情之前先处理情绪。

当你狭隘的时候,书能开阔你的胸襟。

书是另一个世界的入口,当你见到了书中广袤的世界,你就不再沉溺于自己狭小的眼界。

当你洞悉了生命的美妙、当下的不易,你的心变得平和,不再钻自卑的牛角尖。

就如胡歌,在红极一时的时候遭遇车祸。

他一度陷入自卑,不敢面对毁容的自己,不能接受前后人生断崖式的落差,即使跟人说话,他都下意识的遮住他的右眼。

最终,他选择了用书来修复自己。

他告诉自己:

既然皮囊无法修复,我愿意用思想去填满它。

后来,就有了那个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的梅长苏,强势回归,涅槃重生。

当你彷徨的时候,书是你智慧的指引。

书中那些智者的妙语,总能在某个瞬间解开你的心结,直击你的心灵深处,引起共鸣;

那些勇者的经历,总能给予你如何处理自卑的技巧,少走很多弯路。

书是照进你心灵的光,是成本最低最便捷的路。

多读书吧,当你的内心世界开阔了,精神肌肉强壮了,当自卑再次到来,便能坦然面对,泰然处之。

俞敏洪的人生就是挑战自己(俞敏洪接纳自己)(12)

俞敏洪的人生就是挑战自己(俞敏洪接纳自己)(13)

  • 真正决定我们未来方向的,不是原生家庭,而是我们自己。

相信,当你拥有足够坚挺的内心,你就能够坦然地面对,你就会发现自卑的力量越来越萎缩,最终不足以影响你的心绪与生活。

相信,当你拥有相对成熟的技巧,你就能够自如地应对,你会发现自己越来越不会畏惧自卑的到来。

相信,终有一天,当你自身的力量大于那些曾经烙在你身上的创伤,你就能真正直面那个不完美的自己,成为越来越优秀的自己!

最后,把俞敏洪的一句话送给大家,以此共勉:

只有你往前走的脚步,你自己能够听见。

来源:有书

山西画报忻州记者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