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帝萧衍四次当和尚(四次舍身出家最后却被饿死的皇帝----梁武帝萧衍)

梁武帝萧衍四次当和尚(四次舍身出家最后却被饿死的皇帝----梁武帝萧衍)(1)

梁武帝萧衍画像

相信大家都 看过电视上的热剧《琅琊榜》,剧中的故事发生在南梁大通年间,故事里的南梁皇帝被称为”梁帝“,而他的原型正是南北朝时期梁朝政权的建立者梁武帝萧衍。萧衍,字叔达,小字练儿,是兰陵萧氏的世家子弟,为汉朝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家世显赫的萧衍博学多才,对史学、经学研究颇深,著有大量的经史著作;他的诗文才华令人叹服,与沈约、谢朓、范云等七人并称“竟陵八友”。此外,他在音乐绘画、书法棋艺方面也有不凡的造诣。在军事方面萧衍善于用兵,并常常带兵出征,在与北魏的多次战争中取得胜利,可以说是文武全才。

梁武帝萧衍四次当和尚(四次舍身出家最后却被饿死的皇帝----梁武帝萧衍)(2)

南齐中兴二年(502年),齐和帝被迫“禅位”于萧衍,南梁建立。萧衍称帝之后,吸取了齐灭亡的教训,自己很勤于政务,并且广泛地纳谏,听取众人意见,最大限度地用好人才并且重视对官吏的选拔任用,衣食也非常节俭。然而其疑心过重,猜疑功臣。正当他的皇帝地位已经巩固,世道河清海晏之时,他却开始笃信佛教,并且把信奉佛教作为国策,为了将佛教演变为教化万民的信仰,梁武帝以身作则,亲自受戒。

梁武帝萧衍四次当和尚(四次舍身出家最后却被饿死的皇帝----梁武帝萧衍)(3)

普通八年(527年)三月八日,萧衍亲自第一次前往同泰寺舍身出家,三日后返回,大赦天下,改年号大通;大通三年(529年)九月十五日,第二次至同泰寺举行“四部无遮大会”,脱下帝袍,换上僧衣,舍身出家,二十五日由群臣捐钱一亿,向“三宝”祷告,请求赎回“皇帝菩萨”,二十七日萧衍还俗;大同十二年(546年)四月十日,萧衍第三次出家,这次群臣用两亿钱将其赎回;太清元年(547年),三月三日萧衍又第四次出家,在同泰寺住了三十七天,四月十日朝廷出资一亿钱赎回。梁武帝晚年笃信佛法,纵容邪恶,郭祖深形容:“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信佛之后,进入晚年的萧衍不近女色,不吃荤,不仅他这样做,还要求全国效仿,并且任用奸臣,刚愎自用,乱建佛寺,尽失朝臣百姓之心。

梁武帝萧衍四次当和尚(四次舍身出家最后却被饿死的皇帝----梁武帝萧衍)(4)

548年8月,东魏降将侯景在寿阳起兵十万发动叛乱,起兵原因据说是侯景欲求婚于当时 的名门王,谢两家,请武帝做媒,而武帝却不答应。叛军于10月攻入建康,并将建康台城(宫城)团团围住,台城守军在羊侃的指挥下,拼命抵抗,攻防双方陷入僵持。太清三年(549年)3月,侯景军引玄武湖水灌台城,台城被攻破。侯景将梁武帝萧衍囚禁于台城皇宫,并断决饮食,不准宫人靠近,而朝臣们这时似乎也忘掉了这个老皇帝的存在,一个多月后,饥无所食的梁武帝萧衍被饿死在皇宫净居殿,时年八十六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