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之考试题(每日一练人文科技20题)

1 、 (单选题) 太阳距离地球约1.5亿千米太阳光到达地球的时间约为( )分钟,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每日一练之考试题?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每日一练之考试题(每日一练人文科技20题)

每日一练之考试题

1 、 (单选题) 太阳距离地球约1.5亿千米。太阳光到达地球的时间约为( )分钟。

A.5

B.8

C.10

D.15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知识。第二步,光速为30万千米/秒,太阳距离地球约1.5亿千米,1.5亿千米=15000万千米,用15000除以30等于500(秒),换算为分是就是8.33333分钟。ACD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B项正确,因此当选。因此,选择B选项。

2 、 (单选题) 我国古代工匠在制作漆器的时候,常常要在漆里掺入桐油等干性植物油。在制造彩色漆器的时候,也用桐油和各种颜料或染料________油彩,绘出各种花纹图案,形成具有我国独特民族风格的漆器________。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合成 艺术

B.构成 制品

C.凝成 产品

D.制成 工艺

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据“形成具有我国独特民族风格的漆器________”可知,所填词语应与“形成”搭配。A项“艺术”指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D项“工艺”指将原材料或半成品加工成产品的工作、方法、技术等。二者均符合文意。B项“制品”指制造成的物品;C项“产品”指生产出来的物品。均不能与“形成”搭配,排除B项和C项。第二步,分析第一空。根据“用桐油和各种颜料或染料________油彩”可知,油彩是由桐油和其它颜料制作的。A项“合成”指通过化学反应使成分比较简单的物质变成成分复杂的物质,强调的是“化学反应”,不符合文意,排除A项。D项“制成”指使原材料成为可供使用的物品,符合文意。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合成:①由部分组成整体;②通过化学反应使成分比较简单的物质变成成分复杂的物质。构成:①形成,造成;②结构。凝成:①液体遇冷变成固体,气体因压力增加或温度降低变成固体;②凝聚成;③凝聚到一起;④凝结而成。艺术:①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等;②指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③形形状或方式独特且具有美感。工艺:①将原材料或半成品加工成产品的工作、方法、技术等;②手工艺。

3 、 (单选题) 中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杨利伟乘坐的飞船是:

A.神舟1号

B.神舟2号

C.神舟5号

D.东方1号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常识。第二步,2003年,“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是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杨利伟为我国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神舟一号飞船是我国载人航天计划中发射的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飞船于1999年11月20日凌晨在酒泉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A项不符合题意,故不选。B项:神舟二号飞船是我国载人航天计划中发射的第二艘无人实验飞船,飞船于2001年1月10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B项不符合题意,故不选。D项:东方一号,是东方计划的首要任务,也是成功将人首次送入地球轨道的苏联载人航天计划。1961年4月12日发射升空,加加林成为第一个进入外太空的人。D项不符合题意,故不选。下表为我国载人航天大事记总结:

4 、 (多选题) 中国传统文化用语中,经常以“别称”或“代称”指代人、事、物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岁寒三友”是指“松”“竹”“梅”

B.“雅蒜”和“水芙蓉”都是指荷花

C.“弱冠”是指男子年满二十岁,已经成年

D.“弄璋之喜”“弄瓦之喜”分别用来祝贺人家生男孩、女孩

正确答案:ACD

解析

第一项,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第二步,A项,岁寒三友由象征常青不老的松、象征君子之道的竹、象征冰清玉洁的梅三种植物组成。故岁寒三友是指松、竹、梅,故A项正确,当选。C项: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称“弱”。故C项正确,当选。D项:在古代,把生男孩子叫“弄璋之喜”,是指古人把璋给男孩玩,希望他将来有玉一样的品德,旧时常用以祝贺人家生男孩。生女孩子叫“弄瓦之喜”,是指古人把瓦给女孩玩,瓦是纺车上的零件,希望她将来能胜任女工,旧时常用以祝贺人家生女孩。故D项正确,当选。因此,选项ACD选项。

拓展

B项:雅蒜,是多花水仙的一个变种,是石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水仙花之别名。荷花,别名水芙蓉。故B项说法错误,排除。

5 、 (对错题) 某同学持续三晚看娱乐节目,第一晚嗑了很多瓜子,第二晚吃了很多花生,第三晚吃了很多辛辣食物,结果三晚都上火,于是他认为看娱乐节目是导致他上火的原因。(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生活常识。第二步,瓜子、花生是属于高热量的食物,多吃就会摄入过多的热量,而热量多的食物容易引起营养过剩,造成体内反应的增强,因此引起上火。而且瓜子、花生的水分是比较少的,吃的时候是会消耗掉大量的唾沫,会表现出口干舌燥、易怒烦躁等状况,如果是严重的话会出现流鼻血等状况,这些就是上火的症状。中医理论中,吃辛辣的食物容易上火主要是阴虚火旺所致。所以上火的主要原因是吃了这些热量高、有刺激性的食物,并不是因为“看娱乐节目”。因此,本题错误。

6 、 (单选题) 《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

A.顾恺之

B.吴道子

C.陆探微

D.张择端

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第二步,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顾恺之,字长康,杰出画家、绘画理论家、诗人,被人们称为画绝、文绝和痴绝。顾恺之擅诗赋、书法,尤善绘画。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时人称之为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顾恺之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顾恺之作画,意在传神,其“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论点,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代表作有《洛神赋图》《女史箴图》等。A项错误。B项:吴道子,又名道玄,唐代著名画家,画史尊称画圣。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等,尤精于佛道、人物,长于壁画创作。代表作有《送子天王图》《明皇受篆图》《十指钟馗图》等。B项错误。C项:陆探微,南朝刘宋时期画家,在中国画史上,他是正式以书法入画的创始人。他把东汉张芝的草书体运用到绘画上,代表作有《竹林七贤》《宋孝武像》《宋明帝像》《孝武功臣》等。C项错误。

7 、 (单选题) ①一个人的表情能改变容貌,特别是日积月累的表情,具有滴水穿石的效果②一个人的面容是先天生好的③你看那些老年夫妻,经过多年饮食和趣味的磨合,表情越来越趋相同,一颦一笑都相仿④这种美除了有姣好的面容做底子,但更重要的是表情和气度在起作用⑤少年的美或许是惊艳的,但只称得上漂亮,只有过了成年,甚至到了色衰的中老年,才可称得上美。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①③⑤④②

B.⑤③①②④

C.⑤③②①④

D.②⑤④①③

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观察选项特征,确定首句。①句讲表情对容貌的影响;②句讲面容是天生的;⑤句比较“少年美”和“成年美”。根据逻辑关系,应先引出“容貌是天生的”,然后讲述表情改变容貌,②句应该在①句之前论述,排除A项和B项。第二步,③句讲“老年夫妻经过多年的磨合,表情越来越相同”,①句讲“表情经过长时间可以改变容貌”,根据话题一致原则,①③捆绑。④句中代词“这种美”指代⑤句“成年美”的内容,所以⑤④捆绑,排除C项。因此,选择D选项。

8 、 (对错题) 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化学知识。第二步,声音的特性可由三个要素来描述,即响度、音调和音色。响度,又称音量人耳对声音强弱的主观感觉称为响度。响度和声波振动的幅度有关。一般说来,声波动幅度越大则响度也越大。当我们用较大的力量敲鼓时,鼓膜振动的幅度大,发出的声音响;轻轻敲鼓时,鼓膜振动的幅度小,发出的声音弱。音调,人耳对声音高低的感觉称为音调。音调主要与声波的频率有关。声波的频率高,则音调也高。音色,亦称音品音色是人们区别具有同样响度、同样音调的两个声音之所以不同的特性,或者说是人耳对各种频率、各种强度的声波的综合反应。敲锣时用力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和音调没有关系。题干表述错误。因此,本题错误。

9 、 (单选题) 2018年5月1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东京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共同出席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纪念活动,强调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下列历史事件哪项并非日本直接参与的侵华战争?( )

A.八国联军侵华

B.华北事变

C.淞沪会战

D.皖南事变

正确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现代史。A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指公元1900年,以当时的英、美、法、德、俄、日、意、奥匈帝国为首的八个主要国家组成的对中国的武装侵略战争,八国中包含了日本。故A项错误,排除。B项,华北事变是指继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之后,1935年日本侵略军蚕食侵犯华北地区的一系列事件的统称。故B项错误,排除。C项,淞沪会战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故C项错误,排除。D项,皖南事变发生于1941年1月4日-1月14日,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辖下的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部队与新四军之间的一次冲突事件,是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的顶点。该事件是国共之间的战争,并非日本直接参与的侵华战争。故D项正确,当选。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项。

10 、 (单选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同志的这首诗词所咏之事是:

A.秋收起义

B.武昌起义

C.长征

D.百色起义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第二步,题干这首诗出自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意思是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此诗作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长征,1934年10月间,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作战略大转移,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陕西十一省,击溃了敌人多次的围追和堵截,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险,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从诗歌中也可以看到关键词“金沙水”,“大渡桥”等,据此可判断出是在描写长征。C项与题意相符,当选。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秋收起义是毛泽东1927年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即红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秋收起义: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在武装斗争中公开打出了自己的旗号,人民军队历史上第一面军旗(带有镰刀、斧头、五角星的工农革命军军旗)的诞生,在全国人民面前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的决心。A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B项:武昌起义,是指1911年10月10日在湖北武昌发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也是辛亥革命的开端。B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D项:百色起义,又叫右江暴动,是1929年12月11日,由邓小平、贺昌、陈豪人(政治委员)、张云逸、韦拔群、李明瑞等同志在广西百色组织领导的武装起义。起义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这是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的影响和鼓舞下,中国共产党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一次光辉实践。D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11 、 (单选题) 下列推动汽车前进的原料中最环保的是:

A.空气

B.天然气

C.无铅汽油

D.生物燃料

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常识。第二步,生物燃料泛指由生物质组成或转化的固体、液体或气体燃料。它是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方向,具有良好的可贮藏性和可运输性,可提供替代石油的液体燃料。狭义的生物燃料仅指液体生物燃料,主要包括燃料乙醇、生物柴油和航空生物燃料等。从化学的角度上看,生物质的组成是碳氢化合物,它与常规的矿物燃料,如石油、煤等是同类。由于煤和石油都是生物质经过长期转换而来的,所以生物质是矿物燃料的始祖,被喻为即时利用的绿色煤炭。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空气不属于汽车燃料。A项错误。B项: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后产生有害气体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氧化硫,虽然较为清洁,但依然有一定的污染。B项错误。C项:无铅汽油是指含铅量在0.013克/升以下的汽油,无铅汽油虽然含铅量低,但燃烧时仍可能排放气体、颗粒物和冷凝物三大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依然存在。其中,气体以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为主。C项错误。

12 、 (单选题) 水果∶苹果

A.酸奶∶牛奶

B.汽车∶车轮

C.篮球∶足球

D.蔬菜∶白菜

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苹果”是一种“水果”,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牛奶”是制作“酸奶”的原材料,二者属于原材料对应关系,排除;B项:“车轮”是“汽车”的组成部分,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排除;C项:“篮球”与“足球”属于并列关系,排除;D项:“白菜”是一种“蔬菜”,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因此,选择D选项。

13 、 (单选题) 下列连线正确的是:

A.张仲景——《本草纲目》

B.孙思邈——《千金要方》

C.扁鹊——《伤寒杂病论》

D.华佗——《神农本草经》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第二步,孙思邈,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孙思邈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及时记录下来,约于永徽三年(652年)完成了他的著作《千金要方》。B项对应正确。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李时珍,明代著名医药学家。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张仲景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本草纲目》并不是张仲景的著作。A项对应错误。C项:扁鹊是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扁鹊在诊视疾病中,已经应用了中医全面的诊断技术,奠定了祖国传统医学诊断法的基础。即后来中医总结的四诊法: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代表作有《难经》(传世)、《内经》。《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作者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扁鹊不是《伤寒杂病论》的作者。C项对应错误。D项:华佗,沛国谯县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他发明了麻沸散,开创了世界麻醉药物的先例。华佗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托名“神农”所作,实成书于汉代,是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全书分三卷,文字简练古朴,成为中药理论精髓。它提出了辨证用药的思想,对中药学起到了奠基作用。《神农本草经》不是华佗的作品。D项对应错误。

14 、 (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歧义的是:

A.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

B.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

C.目前,社会上对种种迷信现象,盲从者不在少数,根源就在于思辨能力的缺失。

D.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实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审题干,找出没有歧义句的一项。第二步,辨析选项。C项没有歧义。A项有歧义,可理解为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指今天晚上),也可理解为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指迟上来的),排除A项。B选项有歧义,可理解为这篇文章批评了许多人,也可理解为很多人批评了这篇文章,排除B项。D项有歧义,可理解为经济学家否定的是“只是随便说说”,也可理解为经济学家否定的是“采取果断措施”,排除D项。因此,选择C选项。

15 、 (单选题)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是诸子百家中( )的观点。

A.孟子

B.韩非子

C.荀子

D.老子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第二步,“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出自《荀子·天论》,意思为大自然的运行有其自身规律,这个规律不会因为三皇五帝尧的圣明或者夏朝桀的暴虐而改变。反映了荀况的唯物主义自然观。C项正确。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孟子,姬姓,孟氏,名轲,字号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济宁邹城)人。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A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B项:韩非,又称韩非子,战国末期韩国人。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法家代表人物。韩非的思想融合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运用的基础。B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D项: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修身方面,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D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16 、 (单选题) 域名是Internet服务商(ISP)的计算机名,张某在浏览网页时看到某个域名的后缀是.GOV,则表示机构所属类型为:

A.政府机构

B.军事机构

C.商业机构

D.教育机构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计算机网络知识。第二步,“.GOV”(government的缩写)是政府机构的专用域名,是在选择域名的时候可用的最高级域名之一,个人没有权利申请。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军事机构的域名为mil。B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C项:商业机构的域名为com。C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D项:教育部门的域名为edu。D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其他常见域名汇总:主要网络支持中心的域名为net;国际组织的域名为int;科研机构的域名为ac;非营利组织的域名为org。

17 、 (单选题) 遇到雷雨天气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躲在大树下避雨

B.在露天游泳池里游泳

C.避免使用手机

D.撑着金属杆的雨伞在野外行走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生活常识。第二步,电磁波是雷电很好的导体,电磁波在潮湿大气中会形成一个导电性磁场,极易吸引刚形成的闪电雷击,因此要避免使用手机。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大树比较高,而且树上带有水,树木形成导体,容易将雷电引下来,人在树下避雨就可能会触电,因此不能躲在大树下避雨。A项错误。B项:水是导体,会形成雷击,因此不能在露天游泳池里游泳。B项错误。D项:金属杆是导体,雷电会通过金属杆导入人体,造成触电,因此不能撑着金属杆的雨伞在野外行走。D项错误。

18 、 (单选题) 先秦诸子百家作品中,包含了众多令人深思的寓言故事,下列寓言故事与出处对应正确的是( )。

A.一鼓作气——《庄子》

B.邯郸学步——《礼记》

C.刻舟求剑——《左传》

D.老马识途——《韩非子》

正确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A项,一鼓作气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对应的是“曹刿论战”,原文为“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A项对应错误,排除。B项,邯郸学步出自《庄子》,比喻一味地模仿别人,不仅没学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了。B项对应错误,排除。C项,刻舟求剑出自《吕氏春秋•察今篇》,比喻人的眼光未与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同步,不懂得根据实际情况处理问题。也比喻办事刻板,拘泥而不知变通。B项对应错误,排除。D项,老马识途出自《韩非子•说林上》,对应的是齐桓公、管仲对外作战时,忘记回国的路,靠着几匹老马才找到正确的道路,比喻善于发现身边事物的规律,不了解的事应向有经验的人学习。D项对应正确,当选。故本题答案为D。

19 、 (对错题) 在保温杯里灌开水时,不灌满热水比灌满热水的保温效果好,主要是因为灌满热水时,热水热胀冷缩会导致气体往外溢,水温会降低。(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化学知识。第二步,往保温瓶灌开水时,不灌满能更好地保温。因为未灌满时,瓶口有一层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能更好地防止热量散失。所以题干说“是因为灌满热水时热水热胀冷缩会导致气体往外溢,水温会降低”,说法不正确。因此,本题错误。

20 、 (单选题)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被后人称为“诗圣”,祖籍襄阳,唐代伟大的( )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婉约派

D.豪放派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第二步,杜甫不仅是一个“穷年忧黎元”,深深关注人民疾苦的诗人,也是一个“向来忧国泪”,不惜自我牺牲的爱国主义者,所以他的诗歌具有现实主义特色,其代表作有《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诗歌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历史背景,故被誉为诗史。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继屈原以后中国文学史上的又一座浪漫主义高峰,被后人誉为“诗仙”。A项错误。CD项:婉约派和豪放派是宋词的两大类,与唐诗无关,其中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是李清照、晏殊等;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是苏轼、辛弃疾等。CD项错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