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驿区第六中学教育实践活动(龙泉教育初中部教学常规)

一、总体要求备课常规,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龙泉驿区第六中学教育实践活动?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龙泉驿区第六中学教育实践活动(龙泉教育初中部教学常规)

龙泉驿区第六中学教育实践活动

一、总体要求

备课常规

备课基本要求:以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进行备课。备课至少

要提前 3 天,以个人备课为主,倡导集体备课。集体备课后,教

师要根据教学情况对课时教学设计(教案)进行个性化修改,不

得以课件代替教案。教龄 5 年内的教师及第一次使用该册教材的

的教师必须写详案。学校要建立教案检查与指导的机制,定期检

查与随机检查相结合。及时反馈备课情况,提出整改建议,保证

备课质量。

一、学期课程纲要

(一)《课程纲要》的构成要素:一般项目、课程元素、所

需条件

(二)解读

1.一般项目

学校名称、课程类型、设计教师、日期、使用年级、课时数;

32.课程元素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课程的灵魂,制定目标的依据是对课程标准的分

解以及对学生的研究、及对教材和其他现场资源的分析。具体撰

写的要求有:全面、适当、清晰;围绕学科课程标准制定目标。

【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是指依据课程目标对教材的内容及相关的资源进

行一定的选择与组织,它要求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难点、

重点等,并要求教师明确所需相关学习资源是否具备。

【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是指如何更好实施上述的内容,以便实现所期望的

目标,它涉及学习主题、活动的课时安排,教与学的方式等。

【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指如何确定上述的目标已经或正在得到实现,采

取什么的评价任务才获得准确的信息,什么样的评价方式才能使

学生表现更好等。

(三)《课程纲要》的书写格式

一般项目:

学校名称;科目名称;开发教师;课程类型;课时;日期。

课程元素:

课程目标:全面而具体;陈述格式

课程内容:知识与活动;选择与组织等

课程实施:学习方式与活动安排;资源利用

课程评价:学习评价;教学评价;方案评价;主体多元;

4过程与结果评价

所需条件:需要学校提供什么样的条件

二、单元教学设计

(一)要素:单元目标、单元内容、单元教学策略、课时分

配。

(二)解读

1.单元目标

明确目标。通过细化解读课程标准,结合单元教学内容和教

学任务,着重体现单元育人价值。确定明确、具体可操作的单元

教学目标。

2.单元内容

突出重点。整体把握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与课程及本册教材以

及相互间的逻辑关系,梳理出各课时的重点内容。

3.教学策略

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状态,紧扣单元目标与教学内容,拟定

教学实施的主要策略,确保完成本单元教学任务。

4.课时分配

总体把握单元教学目标及核心价值,依据学科特点和课时内

容,合理分配单元课时内容。

三、课时教学设计(课时教学方案)

(一)要素: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制定依据(教材研读、

学情分析)、教学方法、资源准备、教学过程、作业设计、教学反

思。

(二)解读

5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时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要在细化解读课程标

准的基础上,通过对教材的研读和学情分析,制定的课时教学目

标。教学目标的设计的基本要求:1.明确、具体、可操作(每一

个目标)。2.层次清晰,有推进(各个目标间的关系);3.目标指

向过程(一个目标基本上对应一个学习过程)。

2.【教学重难点】

以教学目标和学情分析为基点,梳理出教学的重、难点。教

学重点要重视学科素养的具体落实,教学难点要根据学情分析而

确定。

3.制定依据

 【教材研读】

深入研读教材,梳理知识要点及能力要求,了解本课内容在

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本课内容在单元的地位和作

用,弄清本课内容与人类生活、学生经验、成长需要的关系。从

而制定恰当的学习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

 【学情分析】

深入了解学生情况,了解学生的前在状态(学习起点),潜

在状态(学习潜能),和差异状态(个体差异),对学情进行分析,

从而制定适切的学习目标,确定教学的重难点。

4.资源准备

资源意识,是师生必须具备的一种思维方式。这里的资源准

备不是教材、粉笔等常规资源,而是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引入的新

资源,可以是物力资源,比如一份挂图、一个影音资料、一套实

6验设备等,也可以是人力资源,比如一名家长、一位老师等。

5.教学方法

要从学科特点出发,讲求实效,灵活运用“对话、讨论、演

示、实验、自主、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尝到现代教育技术

与网络资源的合理运用。

6.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要综合考虑课型、目标、内容、学情等特征,力求活泼多样,

激发学生兴趣,做好教学铺垫,引出教学主题。

【核心教学过程】

核心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的核心部分。核心教学过程设计原

则上三个环节左右,和教学目标成一一对应关系,一个环节达成

一个教学目标。核心教学过程设计要把握以下要点:

(1)要坚持“学生立场”。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以学

定教。要重视学生知识的获得,更要重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

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习得获得知识的路径和方法,形成正

确的价值观,提升思维品质。

(2)要设计好有向开放的大问题。所谓“有向”是指问题

的设计要指向教学目标;所谓“开放”,是指设计的问题是开放性

的,学生有思维的空间,有利于新资源的生成。

(3)要设计好学习活动形式。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

需要,设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

每个学生都有独立思考、表达、互动的机会。

【课堂小结】

7形式多样,方法灵活,简洁实用。老师总结和学生总结相结

合,以学生总结为主要,让学生学会梳理、概括自己在知识、能

力、思维、价值观等方面的收获。

【板书设计】

提纲挈领,结构严谨,形式多样,富有启发性。

【作业设计】

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课内外作业(具体见作业常规)。

【教学反思】

完成教学后要及时撰写教学反思,明确重建建议,加强后续

教学的跟进。批注式教学反思,不少于总备课数的 20%,一学期

至少上交一篇完整的教学案例。尝到教师撰写教学随笔、教学札

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