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3年级下册科学14课金属(新苏教版科学3年级下册)

新苏教版科学 3年级下册 14.金属 教案,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苏教版3年级下册科学14课金属?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苏教版3年级下册科学14课金属(新苏教版科学3年级下册)

苏教版3年级下册科学14课金属

新苏教版科学 3年级下册 14.金属 教案

【教材分析】

《金属》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身边的材料”第三课。本单元四课是按照“先总后分”的结构来安排的。

本课主要内容有四个部分:

一、研讨身边的物品哪些是用金属制成的。日常生活中利用金属制成的物品很多,教学可以从身边有哪些金属制品入手,然后再组织学生研讨:为什么要用金属制作这些东西?它们有哪些特征?

二、探究金属的性质。从两个维度进行:

1. 金属的共同性质。以小组为单位在老师的引导下探究。最后老师和学生一起小结金属的共同性质,有光泽、导热性、延展性。

2. 金属的不同之处。动手探究后老师和学生一起小结金属的不同之处,不同的金属硬度不同,不同的金属质量不同。

三、探究物品用不同金属制作的原因。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查阅表上信息,作出选择,并解释为什么。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究明白金属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金属的用途,但同时需考虑如价格、资源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其他因素。

四、了解金属的更多的特点。列举一些合金制品,让学生体会到身边有很多的金属制品不是由某一种金属制成的。每一种金属都有它的优缺点,而合金比单一金属具有更好的性能。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够对金属有所认识,在生活中也使用过金属制品,知道金属的触感和色泽,可以判断出哪些是金属哪些不是。但是对于金属有哪些具体的性质,以及为什么要用这种金属的认识是比较模糊的。对于合金,学生们也只是在生活中听到过,并不理解什么是合金。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 了解常见金属的共同性质。

2. 知道金属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金属的用途。

科学探究:

1. 能够利用多种感官观察金属的特征。

2. 能够利用简单工具探究金属的性质。

科学态度:

1. 了解选择金属材料时需考虑如价格、资源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其他因素。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 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 人类为了使金属材料更加符合需求,创造出了合金。

【教学重点】

探究金属的性质

【教学难点】

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决定不同金属的用途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视频。

学生材料:铁棒、铜棒、铝棒、铁丝、铜丝、铝丝、铁块、铜块、铝块、玻璃棒、塑料棒、榔头、砂纸、天平。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 师:我们周围有很多物品是用金属制成的,你找一找,在我们教室里有哪些?

2. 生:水龙头,水池......

3. 师:它们为什么要用金属制作?金属具有哪些性质了?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些金属有怎样的特征呢?

4. 生:不易变形、不易损坏......

5. 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究金属的性质。

[设计意图:通过列举身边的金属制品,想一想这些金属制品有哪些特征,从而引出主题]

二、探究金属的性质

活动一:研究金属的共同性质

1. 师: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三根金属棒分别是铜棒、铁棒、铝棒,你能区分出它们各自是什么金属吗?

2. 生:紫红色的是铜,灰白色的是铁,银白色的是铝。

3. 师:有些金属会有自己独特的颜色,比如说铜,黄金等等。

(一)金属有光泽

1.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用砂纸打磨铜棒、铁棒、铝棒的表面,你们发现了什么?有什么共同之处呢?

2. 生:都变得比原来更亮了,有光泽。

3. 师:是的金属有光泽,所以你能很快就找到周围哪些物品是用金属制成的。

(二)金属有导热性

1. 师:老师在你们面前的烧杯中放了热水,请同学们把铜棒、铁棒、铝棒、筷子、玻璃棒的一端置于热水中,你们又有什么发现?

2. 生:铜棒、铁棒、铝棒摸上去是热的,但筷子玻璃棒并没有变热。

3. 师:这说明金属有怎样的性质?

4. 生:金属能传递热......

5. 师:铜棒、铁棒、铝棒的另一端也变热了,说明金属有导热性。

6. 师:有个金属棒最热?

7. 生:铜棒。

8. 师:是的在这三种金属中铜棒导热性好,在自然界中导热性最好的金属是银。

(三)金属有延展性

1. 师:请同学将铜丝,铝丝,铁丝分别放在硬物体上用小锤敲砸,这回你们又有什么发现?

2. 生:铜丝,铝丝,铁丝被砸扁了。

3. 师:这说明金属有怎样的性质?

4. 生:说明金属能变形,能被砸扁......

5. 师:金属丝变扁了,延展开来了,金属有延展性。

6. 师:哪个最不容易砸扁?

7. 生:铁丝。

8. 师:说明铁延展性没有铜和铝好。自然界中延展性最好的金属是金。

小结:通过刚刚的探究,同学们发现了金属都具有光泽、有导热性和延展性。那么他们有哪些不同之处呢?

活动二:探究金属的不同之处

(一)金属的软硬

1. 师:除了用颜色来区分老师给大家的金属,你在做实验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他们还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可以进行区分?

2. 生:它们软硬不同。

3. 师:那就让我们来比一比,谁最硬。请同学们用铜片、铁片、铝片相互刻画,仔细观察划过的地方,有什么不同?

4. 生:铁皮能在铜片和铝片上留下划痕,反过来却不能......说明铁最硬,铝最软。

5. 师:不同的金属硬度不同。

(二)金属的质量

1. 师:这是大小相同的铜块、铁块、铝块,你觉得它们一样重吗?那让我们一起来比一比。

2. 生:大小相同的铜块最重,铝块最轻。

3. 师:等体积的不同金属,质量不同。

[设计意图: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金属的特征,利用简单工具进行探究,发现金属的各种性质,并加以描述。]

三、探究物品用不同金属制作的原因

1. 师:你知道这些物品是用什么金属材料制作的吗?

2. 生:炒菜锅是用铁制作的,易拉罐是用铝制作的,锣是用铜制作的,项链是用黄金制作的。

3. 师:阅读下表数据,思考为什么用不同的金属制作这些物品?小组讨论。

4. 生:用铁制作炒锅,不仅因为铁价格便宜,比较坚硬,导热性好,还因为铁是人体所需要的微量元素。

用铝做易拉罐,是因为铝比较轻,易加工(延展性强),价格也便宜,用过的易拉罐还能在回收利用。

用铜做锣,是因为敲击铜的声音很悦耳。

首饰用金、银制作,不仅因为金、银光泽度好,不易氧化(表面不容易变色),金和银比较稀缺,价格昂贵也是主要原因。

5. 师:很多金属都是可以像铝那样回收再利用的,这样可以节约资源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金属特征表,讨论金属的用途,发现金属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金属的用途,但同时需考虑如价格、资源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其他因素。]

1. 金属的更多性质师:你们知道图片中的物品是用哪种金属做的吗?

2. 生猜测。

3. 师:这些是青铜器、不锈钢和铝合金。它们不是某种单一的金属,而是几种金属混合冶炼而成的。

青铜是历史上应用最早的一种合金,铜与锡的合金因色青而得名,含锡10%的青铜,硬度为红铜的4.7倍。

在铁中加入铬、镍、锰等金属可以制成不锈钢,不仅提升了铁的硬度,还大大延缓了铁生锈。

在铝中加入锌、镁、铜等金属既能保持铝轻便不易生锈的特性,又能大大增强铝的硬度。在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船舶及化学工业中已大量应用。目前铝合金是应用最多的合金。

4. 师:每一种金属都有它的优缺点,人们为了获得金属的优点,降低它的缺点创造出了合金,合金比单一金属具有更好的性能。

师:谁能再来举几个生活中使用金属的例子,说一说用的是什么金属,为什么使用这种金属。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几种常见的合金,让学生们明白人类为了生产生活改造材料的能力。让学生罗列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制品是由什么金属制成的,来让学生学以致用。]

【板书设计】

14. 金属

金属的共同性质:有光泽、导热性、延展性。

金属的不同之处:不同的金属有不同的硬度、相同体积的不同金属质量不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