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话几个音(福清话词典)

福清话词典

《福清方言词典》

作者陈则东先生呕心沥血,终于编纂成功《福清方言词典》,该书于2006年第一版,2013年第二版,2018年第三版。

一、作者简介

陈则东,笔名梦庵。福建福清人、剧作家、国家二级编剧、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员、福州市“十佳”文艺工作者。曾在福清第五中学等校任教。1983年起,调任福清闽剧团编剧。主要作品有:一,戏剧:创作《灞陵伤别》、《棘门赋》、《黄花约》、《书痴》、《门槛》、《柳如是》等五十余部,剧作多次在国家及省、市戏剧会演征文中获奖;二,电视剧:3集电视剧《门槛记》(导演何爱玲,福建电视台拍摄)、32集电视连续剧《叶向高》(与郑卫建合作)、38集电视连续剧《大儒朱熹》(合作)。三,出版专著:《福清方言熟语》(与郑卫建合作)、《新注五言杂字》。应邀作客闽都大讲坛,主讲《大明良相叶向高》。

二、作者的词典前言

前 言

我对福清方言产生兴趣,始于20年前。

20年前,我离开讲台,走向舞台,玩起闽剧来。从此,便与方言结下了不解之缘。

自担任编剧之日起,我就离不开《戚林八音》,还有《美全八音》。

《戚林八音》由戚参将八音和林碧山字义二书合订而成。我只用戚参将八音一书,不及林碧山字义。为叙述方便起见,仍称《戚林八音》。

由于《戚林八音》和《美全八音》都是福州方言韵书,福清人只能参考使用,不能照搬。因此,我便萌发了编撰一部属于福清人的辞书的冲动。

另一个让我产生这种冲动的原因则是“杞人忧天”。福清的年轻人可以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宏篇巨著,然而,却少有人能用方言准确地读完一篇短文。福清人说不准福清话,甚至不会说福清话,乍听起来,匪夷所思;细细一想,并非谵语。任其下去,福清方言将自行消亡,而蕴藏在福清方言中的大量的文化信息亦将一起消亡。也许,这不是危言耸听。

再者,我在审阅剧本时发现,有一些作者在使用方言时,忽略了福清方言的文白异读这一独特的语言现象,而用白字替代,让人啼笑皆非。如“一”,一头牛写成“石”头牛,或“蜀”头牛。又如“穿”,穿鞋写成“颂”鞋。等等。在福清方言中,“一”文读【øin12】,如“一鼓作气”、“一马当先”等;白读【syo53】,如 “一头牛”“一座厝”等。“穿”文读【cuon53】,如“穿针引线”、“看穿”等;白读【syn42】如“穿鞋”“穿衣裳”等。而“一”与“石”、“蜀”“穿”与“颂”无共通之处,如此混用,似嫌不妥(1)。

于是,我便以福清人的视角,首先对《戚林八音》进行肤浅的探索。《戚林八音》成书于明季戚继光入闽抗倭时期,年代较早,谬误不少。李如龙先生、王升魁先生对《戚林八音》做了详尽的校注。尽管如此,窃以为,《戚林八音》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其一,《戚林八音》只便于循音觅字。反之则难。

其二,《戚林八音》释义,多是以字解字,过于简略,不尽如人意。

其三,《戚林八音》中诸多僻字,对于福清方言,已无实用意。

其四,《戚林八音》中尚缺某些福清方言常用字。

虽然《戚林八音》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但它仍然不失为一部可供福清人参考的方言辞书。

我便以《戚林八音》为基础,兼顾《美全八音》,编纂《福清方言词典》。

首先,根据福清方言的需要,对《戚林八音》中的单字,重新筛选,删去没有实用价值的单字,增加常用字。所增单字,不辞探赜索隐之苦,引经据典,使之言之有据,以免杜撰之嫌。

其次,所选单字,同时标注普通话和福清方言的读音,既注意方言,也不忘共同语。

第三,所选单字,按福清方言的需求注释。方言字义详尽,通用字义从简。

第四,尽量收入福清方言词语,并用普通话注释,以便使用者对福清方言有更多的了解。

第五,增设《部首检字表》《难检字笔画索引》,方便使用者检索。

按照上述既定方针,我耗时十载,数易其稿,始具规模。

《辞海》编委金文明先生曾经引用西方某学者的话说:如果一个人被判了死刑,不要处决他,让他编辞典去!编辞典是一个苦不堪言的事情,没有名利可图。

我自判“死刑”,自讨苦吃。然而,我却乐此不疲。值得庆幸的是,这项工作得到福清市有关领导的关心,得到语言专家梁玉璋教授、王昌茂教授的指导,也引起福清籍华侨的关注。

我不是语言学专家,编撰辞书,难免力不从心,谬误在所难免。我期待着有热心于福清方言的语言学家,编一部成熟的《福清方言词典》,以造福于福清人民。

玉融 陈则东

2006 年 12 月

注释

(1)笔者不是语言学专家,录不出作者的音标字母。

福清话几个音(福清话词典)(1)

福清话几个音(福清话词典)(2)

福清话几个音(福清话词典)(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