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名家名段唱段李小锋(议秦腔名家李小锋荣获)

竞技舞台,激发了演员的无限潜力,展现了艺术的最高水准。

2016年,由著名主持人白燕升策划主持的大型戏曲竞技类节目《伶人王中王》在山西卫视隆重推出,受到了全国戏曲界的广泛关注,有戏曲版“我是歌手”之称。

秦腔名家名段唱段李小锋(议秦腔名家李小锋荣获)(1)

李小锋代表秦腔剧种参加了比赛,从前几场一直垫底,到最后夺得了“伶人之王”称号,留下非常精彩的表演和戏曲影像资料。之所以时隔6年后,再评秦腔名家李小锋在《伶人王中王》中演出,就是这几段表演值得让人回味。

秦腔名家名段唱段李小锋(议秦腔名家李小锋荣获)(2)

李小锋是作为补位演员参加的。来自全国的其他6个剧种的6位梅花奖获得者,个个都是名家。京剧史依弘、评剧冯玉萍、豫剧王红丽、川剧陈巧茹、晋剧苗洁、河北梆子王英会,有的是二度梅,冯玉萍甚至已经荣获过梅花大奖。

作为已经颇有名气的秦腔艺术家、梅花奖得主,李小锋为何愿意站上舞台再次进行PK。李小锋说:“我虽然身上已经有了很多光环,但我还是想还原我作为一个秦腔演员的本色,再次挑战自己一次。”

秦腔名家名段唱段李小锋(议秦腔名家李小锋荣获)(3)

这个挑战真的不容易。

第一场,李小锋拿出了他的夺梅剧目《白逼宫》。1987年,首届“西凤杯”广播大赛,李小锋的《白逼宫》脱颖而出,这出以唱功见长的小生戏,若非有极好的嗓音,否则是不敢轻易尝试的,而李小锋天生的好嗓子,不仅清脆高亮、圆润甜美,而且加入了自己独特的唱法和技巧,让人听起来既熟悉又新颖,别有一番韵味。但是,在名家荟萃的《伶人王中王》舞台上,这一段完全不能跟其他名家叫板。评委们的点评也比较委婉,李小锋第一场排名第五,垫底。

秦腔名家名段唱段李小锋(议秦腔名家李小锋荣获)(4)

第二场,还是当年的夺梅折子戏《打柴劝第》。这段戏,表演上就更有张力了。据李小锋介绍,这段戏中,上山、下山、过河的动作,是他从京剧中吸收的养分。1994年,李小锋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叶少兰先生为师。面对跨剧种拜师,李小锋解释说:“因为艺术是相通的。如扇子怎么拿,大靠怎么演,同样都是翎子生,吕布要蛮,周瑜要满,这都是之前秦腔表演中学不到的。”李小锋这个年纪演《打柴劝弟》,气力已经绝非年轻时可比。开头一句“每日里在深山去把柴打”,后面的拖腔,已经没有气力唱彩腔了。这段表演,依然垫底。

秦腔名家名段唱段李小锋(议秦腔名家李小锋荣获)(5)

到了第三场,李小锋用了他的看家戏《周仁回府》。据说,前两场都垫底,到第三场,李小锋有点慌了。他都动过念头,把后面的绝活提前拿出来。后来李小锋还是坚持了演《周仁回府》,这一折是《悔路》,里面要展示帽翅功,展示提袍甩袖亮靴底。李小锋善演这出戏,被誉为第八代“活周仁”。《悔路》一折,只有周仁一个人的独角戏,在竞技舞台上是比较吃亏的。除了戏曲技巧以外,最重要的刻画人物此时此刻纠结的心情,这么短的表演时间想充分带入观众、感动评委,是不容易的,好在名次提前了到了第四,倒数第二。

秦腔名家名段唱段李小锋(议秦腔名家李小锋荣获)(6)

第四场,是为离去的母亲排演的《劈山救母》。李小锋研究生毕业后,复排了这个戏,自导自演,一人分饰三角——书生刘彦昌、中年刘彦昌和小沉香三个角色,生角戏、须生戏和武生戏一肩挑,唱做俱佳,各尽其妙,这在秦腔舞台上是绝无仅有的。能在50多岁的年纪演武生戏,实属不易。这一场是突围赛,赢了就进决赛,输了就要被淘汰。李小锋顶住压力,最终成功突围。李小锋对母亲有着特殊的感情,每当回忆起往事,李小锋便热泪盈眶,在他儿时的心里深埋下一粒种子——要为离去的妈妈排演一出大戏。这出戏上演时,离母亲去世已经整整过去了28年,倾述了自己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秦腔名家名段唱段李小锋(议秦腔名家李小锋荣获)(7)

第五场,是比较轻松的反串《荒郊义救》。总决赛要求每位艺术家进行反串,挑战并非自己擅长的行当,李小锋选择了“丑角”,并拜师著名丑角乔慷慨进行刻苦的练习,从英俊小生变身为幽默风趣的丑角,李小锋的表演惊艳了评委。

秦腔名家名段唱段李小锋(议秦腔名家李小锋荣获)(8)

最后一场,李小锋拿出了杀手锏《周仁回府·哭墓》。评委傅瑾说:“《周仁回府·哭墓》这个戏在很多剧种都有,但是没有哪个剧种能像秦腔这样,用他的酸楚之音,把周仁的内心表达的淋漓尽致。”李小锋在这一场爆发了,他的表演感动了全场,甩发、僵尸、抢背……一系列高难度的动作和真挚的情感、高亢的唱腔、动情的表演,征服了评委和观众,最终获得“伶人之王”的称号。

秦腔名家名段唱段李小锋(议秦腔名家李小锋荣获)(9)

最后一句话,与戏曲人共勉——裴艳玲的父亲决定让她学戏前残忍地告诉她:“学戏的人,要有九条命,一条条的死了,最后,戏才能学成。

感谢秦腔名家李小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