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下为什么用作敬称(听起来像是被踩在脚下)

在古代,“足下”一词,常用于对平辈或是朋友之间的敬称。可是,这个词听着就有一种被踩在脚下的感觉,怎么就是敬称了呢?如果反过来自己被踩在脚下,那是不是又太卑微了?

其实,那都是望文生义的结果,正如《史记.秦始皇本纪》裴骃集解引东汉末年蔡邕的话解释说:“群臣士庶相与言,曰殿下、陛下、足下、侍者、执事,皆谦类。”也就是说:“足下”只是谦虚地尊称对方的称呼。我不敢盯着你的脸看,只敢看着你的脚下,表现自己的卑微以及对方的尊贵。

足下为什么用作敬称(听起来像是被踩在脚下)(1)

在古代,下位者称谓上位者,或同辈相称,都用“足下”:就像今天的“您”。如乐毅的《报燕惠王书》中写道:“恐伤先王之明,有害足下之义,故遁逃走赵。”《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阎乐前即二世,数曰:“足下骄恣,诛杀无道,天下共畔足下,足下其自为计。”《史记.项羽本纪》中有:“张良谢曰:“……谨使良奉白璧一双,再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史记.季布传》中有:“曹丘至,即揖季布曰:“……且仆楚人,足下亦楚人也。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顾不重邪?何足下距仆之深也。”

可见,不仅是臣下对君上,同辈之间也可以用“足下”,“足下”都带有敬意。

足下为什么用作敬称(听起来像是被踩在脚下)(2)

虽然“足下”和脚有关系,但词意并不是无情地将朋友踩在脚底下,也不是自己被别人踩在脚下。

相传“足下”一词源自春秋时期,晋文公误听小人之言,放火烧山,结果烧死了有恩于自己的介子推和他母亲。悔恨不已的晋文公,除了命人厚葬介子推母子之外,并将介子推临终倚靠的那棵树砍下来,制成一双木屐,每当他穿著这双鞋,就想起那段患难与共的往事,不由得慨叹∶“足下,悲乎!”

足下为什么用作敬称(听起来像是被踩在脚下)(3)

从典故来看,确实被踩在了脚下,但不是人,而是木屐,表达的是睹物思人之意。感怀昔日之情,而衍生出对朋友敬称之意。

或许还可以有另一种解释,那就是祝你平步青云,“足登天下”。不过这个如果出现在文字狱大兴的年代,那可不是一件好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