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哪首诗背得最多(魏了翁的这首词)

又进入一年一度的高考季,考生们在考场奋笔疾书,围绕着高考的相关问题,也在大家的关注下,成为众人的谈资。

在高考语文刚结束,有关高考语文作文题目的谈论,就迅速成为大家谈论的对象。人们在谈论“本手”、“妙手”、“俗手”的时候,却未曾关注到古诗词鉴赏题。

语文哪首诗背得最多(魏了翁的这首词)(1)

今年的古诗词鉴赏,考了南宋魏了翁的词《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看到这首词,估计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人谁啊,这首词写的是啥啊?从来没有听过——这是高考惯用手段,经常找一些不为大众所熟知的诗人的诗来考大家。

魏了翁,是南宋后期著名的理学家,官也做得很大。他不但是理学家、大臣,也是诗人、词人。他的诗歌,有400多首酬赠诗,其中包含许多爱国诗篇。他的词作,大部分是寿词(寿词很难写,张炎说“难莫难于寿词,倘尽言富贵则尘俗,尽言功名则谀佞,尽言神仙则迂阔虚诞。”)。此外,他还办学校、藏书,简单一句话,就是他涉猎极广,又都有建树。

语文哪首诗背得最多(魏了翁的这首词)(2)

《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是他约好友应懋之去南山春游,路上见到大家在过人日,有感而发作的一首词。

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

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村村箫鼓家家笛。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

翁前子后孙扶掖。商行贾坐农耕织。须知此意无今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

人日,即正月初七日,在古代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相传女娲造人的时候,在前六天分别造出了鸡狗羊猪牛马,到了第七日才造出了人,于是人们把正月初七当作人日。

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色,可即便如此,人们还要去苦苦寻觅春天。家家户户敲锣打鼓、鼓瑟吹箫,在这一天祈祷这一年的平安、丰收。

语文哪首诗背得最多(魏了翁的这首词)(3)

祖孙三代相互搀扶,商人忙着做生意,农人忙着干农活,这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习俗。如果知道“人”的真正含义,那么每一天都是人日。

词的上片泛写人日大家的活动,而下片则是具体描绘不同人的不同反应。结尾三句,是全词的关键,也是词人写下此词的目的。自古以来,人们的活动就没有变过。在漫长的时间里,人们都在生生不息地活着。对美好未来的期待,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正是这种向上性,才让人类延绵不衰,才让文明越发昌盛。如果大家都知道做人的道理,就不会只在人日祈祷了,那每一天都将成为人日。

语文哪首诗背得最多(魏了翁的这首词)(4)

那么,什么才是做人的道理呢?

就本词而言,词人认为人是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的。在人日这天,大家出来祈祷,便是这种追求的具体化。但这种追求,不能只在人日有,而要融入到每一天的生活中去。

语文哪首诗背得最多(魏了翁的这首词)(5)

怎么融?词人说“商行贾坐农耕织”,就是每个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都勤勤恳恳,社会自然稳定,生活定会美好。词人说“翁前子后孙扶掖”,家庭关系要搞好,每一个小家和谐了,整个社会就和谐了。词人说“人情苦向南山觅”,春色就在身边,你还去执着寻觅,这是不能发现身边的美,这是不懂得满足,人心足了,社会就美满了。

整首词,词人以朴素的笔调,描绘了农村人日的“盛况”,抒发了自己的真实感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