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窝后为什么要等一会再钓(为何打窝以后没鱼进窝)

善钓者必善诱,打窝诱鱼是整个钓鱼活动中非常重要一环,用有的钓友的话说:只要窝里有鱼,怎么钓还真不是个事,关键是窝里没鱼。很多钓友就遭遇过打窝后没鱼进窝的窘况,这多是打窝方式不对头造成的。

打窝后为什么要等一会再钓(为何打窝以后没鱼进窝)(1)

打窝方法不但包含窝料投放的数量和窝料的投放形式,还包括窝料的制作方法。那么,怎么做才是正确的打窝方法呢?下面我们从打窝后没鱼进窝的原因开始分析,教你正确的打窝方式。

一、打窝后没鱼进窝的原因

打窝后鱼进窝的原因千篇一律,鱼不进窝的原因却各有各的不同,像气温、气压、水质、水深等,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所以我们没必要进行讨论。人为因素导致鱼不进窝大致上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原因。

1、窝料味型不对

部分钓友们有个老毛病,总喜欢在窝料里添加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把市面上买来的小药和多种诱鱼窝料都加进去,觉得不加个七八种的就会钓不到鱼似的。结果导致窝料的味道太浓,太杂,鱼儿不敢进窝。其实,窝料味道单一些更有利于诱鱼。

打窝后为什么要等一会再钓(为何打窝以后没鱼进窝)(2)

我们可以遵循钓鱼谚语“春腥、夏淡、秋香、冬浓”和常说的“鲫鱼喜腥、鲤鱼喜甜、鲢鳙喜酸、鲶鱼喜臭、青鱼喜螺蛳”的思路来配制窝料。

2、所打窝料的量不合适

很多钓友开钓前先打上2斤窝料再说,而且不能见别人比自己打的窝料多,在打窝料的量上有个攀比心理,感觉自己打的窝料量比别人少会吃亏,殊不知自然水域的鱼就那么几条,进窝后有 一大堆窝料,肯定是先吃窝料,没准没吃几口就吃饱了,你的饵料自然就没鱼光顾,成了摆设,给你造成的假象是没鱼进窝。

打窝后为什么要等一会再钓(为何打窝以后没鱼进窝)(3)

所以,打窝的时候要根据目标鱼的种类和大小来确定窝量,比如说钓鲫鱼就要少打窝勤续窝,钓鲤鱼、草鱼类的大鱼窝量可以一次性大一些。另外,窝料里的成分要注意粗细搭配,细的诱鱼、粗的留鱼。

3、周边人为环境的影响

正在施工的工地附近、会不时传来机器的轰鸣声,还有游人的嘈杂、公路边过往车辆,以及钓鱼人自己大声喧哗,或者穿着靓丽颜色的衣服来回走动,这些因素到会导致鱼不敢进窝。所以我们选钓位时就要考虑进去这些因素,作钓时要保持安静。

二、正确的打窝方式

针对以上列举的打窝后鱼不进窝的原因,我们在打窝过程中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有以下三个正确的打窝方式。

打窝后为什么要等一会再钓(为何打窝以后没鱼进窝)(4)

1、针对目标鱼的适口性投其所好

一般来说,我们去作钓要先确定目标鱼,再根据目标鱼的习性来制作搭配窝料和投放窝料,比如我们目标鱼是鲤鱼,因为鲤鱼爱吃甜、食量也大那么就要准备或投放量相对大的甜味窝料。有些钓友准备的窝料是复合香料型的,以为味型层次越多,越丰富,诱鱼的概率越大,可事实恰恰相反,自然水域的鱼的食物来源单一,味型也单一,窝料味型越复杂越容易引起鱼的警觉。

另外鲤鱼对入口的食物并不要求软、绵,略硬一些却更加适口。还有鲤鱼机警、胆小,选钓位要找僻静处并注意垂钓时营造的安静环境。

打窝后为什么要等一会再钓(为何打窝以后没鱼进窝)(5)

2、鱼情决定窝料量的大小

如果鱼口快、多,那就要固窝、续窝,要充分考虑到窝料的消耗,尤其目标鱼是食量大的像鲤鱼、草鱼类,让窝点里的窝料有连续诱鱼留鱼的作用。如果偶见鱼口或者干脆见不到鱼口,补窝就要谨慎了,往往不是窝料存量多少的问题,钓友们在实际作钓过程中常常出现越补窝越没鱼,越没鱼越补窝,进入到一个恶性循环里。

3、改为浓引淡钓

一般来说我们在制作窝料和饵料应以淡引浓钓为原则,窝料的味型也淡于饵料,方便鱼更快去咬钩,但如果在水广鱼稀的水域,诱不来鱼一切都是徒劳和茫然,这时不妨采取浓引淡钓的方法,把窝料的味型做浓,把鱼先诱进窝再说,如果能钓上,那就钓,如果钓不上,再调整钓饵味型也不晚。

打窝后为什么要等一会再钓(为何打窝以后没鱼进窝)(6)

写到最后

大多钓友都明白,生活在野外的自然水域的鱼并没有那么挑食,食物少而且单一是它们进食状况的常态,所以野钓时如何聚鱼才是最关键的,大家按照上述的方法来改变打窝方式,鱼进窝了,至于怎么钓上来,那就相对容易得多了。

我是悠渔乐好,后续会继续分享我在钓鱼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期待钓友们的关注和支持,我们下期再见。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悠渔乐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