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田杂草有什么规律(棉花田的主要杂草种类及为害特点)

我国是世界上产棉大国之一,其中以鲁、冀、豫、苏、鄂、新、皖等省区为主要产棉区。

棉田杂草有什么规律(棉花田的主要杂草种类及为害特点)(1)

棉田杂草主要有24科约260余种,其中以禾本科杂草中的马唐、牛筋草、千金草、旱稗、狗尾草、狗牙根等发生密度最大;阔叶杂草以艾蒿、灰绿藜、铁苋菜、反枝苋为主;莎草科杂草以香附子为主;部分地区小蓟、大蓟、鸭拓草、空心莲子草为害较重。

杂草为害是棉花生产中的重要问题。根据全国农田考察组的抽样调查,全国棉田草害中等以上程度有4700万亩,占棉花种植总面积的56%。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西北内陆棉区,棉田草害面积分别占种植面积的82.7%、75.2%和81.0%,中等以上为害程度约占61.7%、50.0%和44.0%。全国因草害损失棉花14.8%,约减产皮棉25.5万吨。有些杂草还是棉花病虫害的寄主,杂草的出现可以增加病虫害的为害。

棉田杂草有什么规律(棉花田的主要杂草种类及为害特点)(2)

在黄河流域或棉区,棉花播种后,随着气温的回升,棉田 多种杂草陆续萌芽,至5月中下旬在田间形成第一个出苗高峰,此时以狗尾草、马唐、旱稗、藜等杂草为主。以后随着降雨和灌溉 增加还可以形成一次出草高峰;到 7月份,随着雨季的到来,香附子等杂草大量出土,形成第二个出草高峰,与此同时,前期出土的杂草进入生长最盛时期,因此易对棉花造成严重伤害。

对于地膜覆盖的棉田,由于覆盖后的膜内耕作层的土温高、底墒较好,且变化较小,比较有利杂草的萌发出土,一般与覆膜后5~7天杂草及陆续出土,在墒情好的情况下,15天左右即形成出土高峰,虽然出土高峰形成的时间有长有短,但其特点是杂草出苗早而集中。

编辑/dw

来源/波尔森农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