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讲的是什么最后结果是什么(三体深度解读24)

三体讲的是什么最后结果是什么(三体深度解读24)(1)

红岸基地位于内蒙古大兴安岭的一座被当地人称之为雷达峰的山顶,是在冷战背景下,为对抗苏修和美帝的太空计划的绝密国防工程,代号“红岸”。基地大约建成于60年代,科研人员大多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上级机构不明。其主体单元是一面巨大的抛物面天线,功率25兆瓦,对外宣称是监听与摧毁敌国卫星等太空目标,实际上是用来寻找地外高智慧文明。

从近代史和现代史上看,科学基础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实用技术有两种模式:渐进型突变型。而寻找外星文明是所有技术突变的可能性中变数最大的领域,极有可能产生突然性的巨大突破,而红岸工程就是针对外星文明的可能性突破而出现的应对策略。

三体讲的是什么最后结果是什么(三体深度解读24)(2)

【批示】简报已阅。人家已经向地球外面喊话了。外星社会只听到一个声音是危险的。我们也应该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样它们听到的才是人类社会完整的声音,偏听则暗兼听则明嘛。这个事情要做,要快做。【批示】已阅,狗屁不通!大字报在地上贴就行了,不要发到天上去,文革领导组今后不要介入红岸。这样重要的信件应郑重起草,最好成立一个专门小组,并在政治局会议上讨论通过。【批示】百忙之中下一步闲棋是很有必要的,这个工程让我们想到很多以前没空想的事。这些事只有站到一个新的高度上才能想得通,就这点而言。红岸已经具有很大的意义了。如果宇宙中真的还有其他的人和社会,那也很好嘛,旁观者清,千秋功罪,可真的有人评说了。

语气严谨又不失风趣,霸道又不失威武,红岸工程最高决策者批示的语气和说话方式,难免让读者联想到了伟大领袖毛爷爷,此处可见作者大刘对文字运用之巧妙。

发送信息应通过多学科严格审查,确保不会包含任何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坐标信息。在三个发射频率中,尽量减少12000兆赫、22000兆赫的高频段发射,以减小被定位的可能性。

由此可见,第一个领悟黑暗森林的人,不是叶文洁,不是罗辑,不是章北海,而是雄才大略的领袖了。

三体讲的是什么最后结果是什么(三体深度解读24)(3)

文革结束后,红岸工程的保密级别降低,直至取消红岸工程。

之后,人们在红岸基地原址立了一块碑,但碑做的那么小,到底是为了纪念,还是为了忘却?

红岸基地原型

"红岸基地"可能的真实原型是美国的“绿岸基地”——绿岸望远镜,它位于美国西弗吉尼亚州坡卡洪塔县的Green Bank(绿岸),是世界上最大的全天可动的单天线射电望远镜,属于美国国家射电天文台,研究人员希望通过它“监听”到高等智慧生物所发出的无线电信号。为了保证它工作不受干扰,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于1958年规定,绿岸附近34000平方公里范围内,禁止无线电发射。

三体讲的是什么最后结果是什么(三体深度解读24)(4)

—END—

三体讲的是什么最后结果是什么(三体深度解读24)(5)

三体讲的是什么最后结果是什么(三体深度解读24)(6)

给科幻迷们推荐一个公众号

“孤独的star"

里面有惊喜、有彩蛋、更有科幻作品独家解析

期待您的到来

点击蓝字,查看更多精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