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皮囊掩盖不了丑陋的内心(皮相的外表终会老去)

目前,许多青少年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容貌焦虑”。有调查显示,如今每到寒暑假、毕业季,都会出现学生扎堆整容的现象,“00后”们已成为医美消费的主力军。“暑假整容”“暑假变美”“暑假变瘦”等,都是最近的热门话题。你如何看待如今青少年普遍存在容貌焦虑以及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整形的现象?你认为青少年应如何缓解容貌焦虑?医美机构不断营销,刺激整容消费会带来什么影响?

好看的皮囊掩盖不了丑陋的内心(皮相的外表终会老去)(1)

精选留言

恭喜以下16条留言获选为优秀留言,获得稿费30元~

1.@惠

如今无孔不入的各种商业广告,在大数据及媒体的加持下见缝插针地裹挟着你我。崇尚消费的社会不允许你对自己感到满意,而只有不断的激发你的焦虑,才能刺激消费。

容貌焦虑正在成为一种时代病,我们只顾追求美,却忘了是谁制定了美的标准。当容貌美的标准越来越狭隘,越来越单一时,我们更要学会破除迷雾,学会自治。

人的一生都难以逃脱他人的评价以及接受社会影响而形成自我评价的体系,当年轻人没有建立起正确的科学的体系之前,往往会被外在评价体系所左右。一旦完善的自我评价体系被建立起来,人们就不会再被俗世潮流所裹挟,从而活出自己掌控的人生。完善的自我评价体系是一种完整而坚固的内在心理结构,它会使你坚信,即便你变老,变胖,变丑,你依然值得爱与被爱。

2.@雪糖的

最美的人间造物者,不用粉饰,就是不一样的烟火。人海茫茫,星空硕硕,父母给了我们独一无二的标记,有倾国倾城,有百拙千丑。那么美丽有标准吗?是鹅蛋脸,九头身,希腊脚还是病娇体?没有人可以给出答案,但自卑或者容貌焦虑却像无底深渊,不曾填满。人人爱美天经地义,但如果想受人尊敬,获得到地位和爱,其实可以有多种方式,不一定要在整容这条路上倾其所有。

三国诸葛亮之妻黄氏,其相丑陋、黄发黑肤,但才华却让诸葛亮一心不二。Facebook扎克伯格其妻相貌普通,但论能力与心惠,却能赢得一生挚爱。影帝黄渤,其相貌并不出众,但他不平凡的情商,优秀的演技,让他被大众人喜欢。颜值固然重要,但也不及自身优秀的加持。一些医美机构,利用人们对美丽的过分解读而实现他们赚钱的机会。个人觉得还是有必要对相关机构进行管制,拒绝过度营销。最后我想说,真正的美根本不需要你一定是欧式眼,只需一句“若有诗书藏在心,岁月从不败美人”就好了。这是一种简单朴实的美,less is more,提升自己,精进简出,慢慢参透,打开属于自己的美丽人生。

3.@小玉

当下年轻一族加入“外貌协会”的人数呈上升趋势,背后也许是工作原因,需提升形象;也许是生活原因,需要找到更优秀的伴侣等;更有个人观念原因,他们为悦己而容,渴望变漂亮等等。我认为青少年缓解容貌焦虑,最重要的还是要提高自信心。“容貌焦虑”的背后,主要是源于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的偏差以及对别人负面评价的担忧。要缓解容貌焦虑,注重自我仪表形象,行为举止,礼貌端庄,同时,发挥自己的闪光点和长处,学会自我欣赏,有正确的价值观才是关键。医美机构不断营销,刺激整容消费,对于有需要和有经济能力的年轻人,也许会带来积极影响,提供更多选择。但是,对于刚入社会,囊中羞涩和社会经验不足的青年群体来说,则会带来一定负面影响,造成“容貌焦虑”。所以年轻人必须提高警惕,增强自我认知,才不会掉入美容陷阱,造成损失。

4.@杨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通过整容改善外在条件固然是件好事,但盲目、过度追捧整容,却可能物极必反。在当下“容貌焦虑”已蔓延至青少年身上时,我们应当引起警惕。青少年对整容的趋之若鹜,背后原因则是“整容热”在全社会的蔓延,想要扭转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关键要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千人千面,每个人的容貌都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青少年应当正视自我,将对“外在美”的追捧转化为对“内在美”的追求,积极提高自我内涵与修养,努力追求“胸藏文墨怀若谷”的境界,勇敢接受自己容貌,向容貌焦虑说“no”。

5.@得心应手

上文提到的“现象”基本上可以归纳为文化入侵、行业乱象、误导消费、潮流畸形、心智未熟、理性缺失、思想走偏、自信不足、定位错误、盲目爱美、追星模仿、缺乏引导和监管整治等问题。

关于青少年缓解容貌焦虑的问题,靠青少年的自我逆转来缓解容貌焦虑的概率很低,必须由有一定社会经验和人生阅历的成年人协助纠正才有可能成功。但纠正的过程同样会面临青少年叛逆心理等带来的诸多难题,叛逆年龄一般从10岁开始,20岁才结束,有些甚至推迟到24岁。纠正的过程会困难重重,我们可以尝试对他进行疏导,不厌其烦地劝导劝说,讲明道理,启发心智,说明利害,鼓舞自信等方法,尽力帮助他自我领悟,潜移默化,增强信念,适当暗示,缓解焦虑。对于他日常不当的行为,我们要耐心帮助他塑造成健康的行为,适时引导他进行自我调节,帮助他确立正确的认知观念,在迫不得已的时候建议求助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采取进一步的干预手段。

美容机构正当经营,不走歪道无可厚非,若出现歪门邪道的营销行为就必须接受监督和整治了。一直以来,政府相关行业监管部门对各个领域都不间断地进行定期检查或抽查,责令其整改或处罚屡见不鲜,随着医美行业乱象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广,严重影响到年轻一代的身心健康,建议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开展医美行业“线上线下”两手抓专项行动,并制定严格的行业监管处罚条例,发现夸大、虚假、洗脑、钓鱼、擦边等不当宣传的行为,立即约谈改正,拒不整改将对其进行严肃处理。

6.@喵富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短视频平台上出现很多千篇一律的美女帅哥,个个都是大眼睛双眼皮高鼻梁,若出现一个与上述描述不符的人,评论下面就会有对其容貌指指点点的声音,这无疑会慢慢地影响着大众的审美,不断在人们心里形成容貌焦虑,进一步造成内心自卑。

医美整形机构的不断营销,会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去整形。

选择变美没有错,但是更好的应该是学会接纳自己,接受自己容貌的不完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美的各有千秋才是有自己特色的美,美的千篇一律反而成了记不住的网红脸。整形应该更多地体现在帮助有先天缺陷的人和遭遇意外事故的人去修复这些缺陷。

美更多在内心而不在外表,青少年更应该在美好年华里去增强自己的内在修养,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获得大家永久喜爱和记住的是内在的文学道德修养而不是容貌。容颜终会老,不变的唯有内在丰富的修养与知识给我们带来的刻在骨子里的气质与自信!

7.@�

社交媒体愈发多样化,便利了各类广告营销信息的”贩卖“,作为社交媒体”主力军“的青少年,无疑面临着被海量营销信息“围猎”的状态。“容貌焦虑”虽是一种心理,但此类心态的野蛮生长,离不开当今社交媒体内容对于身材容貌的不断吹捧,和极力夸大身材容貌的实际作用,青少年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中,很难不受到影响,当青少年的容貌焦虑越来越重,进而将转化为医美的实际行动。对此,社会应该重视当前各类所谓“美”的信息内容和关于“美”的舆论导向,“美”不应该仅仅是“身体”,更应该是“思想”和“心灵”。社交平台对于医美类的内容也需强化监管,标注广告类别和说明商业用途,而不应该为了利益诱导消费。青年朋友更是要认识到:外在的靓丽脸庞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衰老,唯有内在的知识气质则会在时间的沉淀下愈发闪亮。

8.@O_0

作为一名女生,我以前也常常会有容貌焦虑,觉得不好看而自卑,拍照不喜欢露脸或者是经常要p图很久。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现身边发光发亮的女生往往是最欣赏自己的,最接纳自己的。美不是千篇一律,也不是固定公式,白瘦幼、A4腰、直角肩、高鼻梁尖下巴等等都是某一时期大众的娱乐产物,真正的美应该存在于我们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经历的人与事,这才是每个人最独特的气质和魅力。爱自己才是终生浪漫的开始,每个女生都应该热烈而自由的活着,普普通通的女孩也要绽放属于自己最独一无二的美丽。你看她再寻常不过,我看她却是天下第一,皮相的外表终会老去,内心的美永远洋溢生辉。

9.@恩仔。

如今容貌焦虑的现象普遍存在低龄化的趋势,我觉得主要是青少年在青春期对自己或多或少存在自卑心理,要解决容貌焦虑,归根到底要解决的是如何让自己变得自信。

尝试不断放大自己的优点。让自己某些领域有自己的优势,不断地耕耘自己的擅长领域,会让自己在圈子里越来越优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这样就会淡化自己的容貌焦虑。

努力不断地改变自我认知。对容貌不自信的原因主要是自己的自卑心理作祟,把容貌问题不断放大,长此以往便会感觉疲惫不堪。学会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眼光,也不要老拿自己和别人比较,容貌焦虑自然会减轻。

我们可以通过精心打扮、坚持锻炼来弱化自己的不完美,但是最终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还是我们内心的高度。所以,重点还是在修炼内在,不断提升自己,你肯定努力的路上会发现一个全新的自己:原来我也很美。

10.@Cccyt

青少年普遍存在容貌焦虑及年轻人越来越多选择微整形等现象,我认为归根结底是价值观出现了偏差。自古以来,对待容貌都有特定时期的大众解读。从先秦时以“体长”为美、以“细腰”为美,到汉魏时以“体轻”为美、唐朝以“丰腴”为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审美标准也各不相同。

而如今社会科技的迅速发展,医美、微整形、注射玻尿酸等项目越来越受“爱美”人士的关注,原因是大家似乎有一套固定的”审美标准“,按照明星的容貌,花费大量金钱精力整成自己的模样,以为这就是精致标准美。殊不知,最美的已经被一次次的“动刀”吞噬,成了众人一样的“网红脸”。

因此,我认为,青少年缓解容貌焦虑,个人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丰富自身内在品质,提高个人审美及包容度;社会舆论尽量少吹捧“网红脸”,以文化涵养外表,提倡内在美、独特美等。

医美的不断营销,刺激整容,实质是抓住了青少年内心的不自信,崇尚完美的心理弱点,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打造美丽品质佛山。只要有发现美的眼睛,生活处处存在美。

11.@娜娜

当前社会节奏快,各行各业竞争激烈,年轻人渴望成功,片面地的认为高颜值能得到高收获;医美机构唯利是图,虚假夸大宣传整容、无良媒体恶意营销,贩卖容貌焦虑,推波助澜;青少年心智未完全成熟,一旦被套路就很难醒悟,甚至有些机构违法为青少年提供美容贷刺激整容消费。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强对医美机构的监管,保证那些因为疾病或者意外事故需要整容的人群的生命健康。而青少年如果单纯为了爱美去整容则是大可不必,因为一个人真正的实力在于头脑的知识和内心的涵养。

如果年轻人徒有一副好看的皮囊而没有真才实学的最后是无法在社会立足的,更不要说指望他们去强国强军实现民族复兴大业了。因此,家庭和学校要培养孩子树立科学价值观,教育孩子多读书勤学技能,用知识武装头脑为社会做贡献;培养孩子自信心,让孩子从小学会悦纳自己,认识到当前开放的社会多元化的审美,而不是去盲目崇拜网红蛇精脸。其实现在很多人已经明确表示抵制整容了,比如著名导演冯小刚就明确表示不用整容脸的演员。娱乐圈尚且如此,其他行业更加需要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例如东方甄选的主播相貌平平的董宇辉就是凭着“腹有诗书气自华”而圈粉的。

12.@小粥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仪容整洁、衣着得体、举止从容的外在形象是给自己增加信心,也是对他人的尊重。但在当下,美逐渐偏离适度,“看脸”风气盛行,盲目整容日渐低龄化。

网络平台的错误信息、美容机构的虚假营销……在未成年人整容法律法规暂“空缺”,未成年人无法避免这些不良的“整容”信息影响的情况下,家长的正确引导是未成年人培养良好审美观的关键。

家长作为成年人,若选择整容无可非议,但有部分家长也会给孩子(泛指未成年人,下同)选择“微整形”。这部分家长出发点可能只是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但此举已经是对心智未成熟的孩子带来不良的引导。其实,让先天或者后天有缺陷的未成年人选择整形是正面的,至少能让他们重拾自信心,甚至防止某些不利于健康的问题发生,比如巨痣病变、牙齿咬合问题等。所以家长在引导孩子的同时,首先自身应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其次是要注意方式方法。

我认为,其实我们这个“看脸”的社会才是最需要“整”的吧!

13.@8.0

关于美的标准很大程度上也是被社会文化塑造过的,在大概25000年前《维伦多夫的维纳斯》雕像是历史学家认为的理想化的女性美,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高发际线是美的,在18世纪拥有极其苍白的皮肤是美的,维多利亚女性甚至会为了能看到血管的白皮肤用毒液漂白自己皮肤,而相对现代的白、瘦、直角肩、A4腰,甚至通过手术让自己耳朵立起来等等,似乎现代人也没有摆脱这种病态的审美标准。其实这些美都不是真正的美,不是本质的美,它只是顺应社会、符合大众契约的美,而这些契约又束缚了我们追求宽泛的美,其实不是审美退化了,是审美变得单一了,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容貌焦虑,因为这些审美契约是时代构建而又不断变化的,我们可以勇敢地和这些审美说不。

14.@Jianyi

我觉得青少年出现容貌焦虑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达,网络信息异常丰富,许多年轻人从孩提时代就开始接触互联网,但是青少年心智不够成熟,尚不能分清是非黑白,容易受到夸大、虚假、不法的广告诱惑,随波逐流,做出对自己身心不利的事。加上青春期的青少年敏感,叛逆,自卑,安全感不足,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很容易放大自己的不足之处,期待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许。所以,要缓解青少年容貌焦虑,我觉得一是父母和家人要多关注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给他们多一些关心、赞美和肯定,少一分冷漠、指责和否定,给青少年足够的安全感。二是家长和学校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青少年也要学会接受和欣赏自己,和自己的容貌和解。三是社会各部门坚决打击虚假,夸大,不法广告,还网络和社会一片净土。

15.@我想和你开个琴房

信息多维度覆盖生活的今天,美丽的面孔真是数不胜数,我们的审美阈值也跟着越来越高,p图时也会控制不住地将自己修饰得白净苗条,追求高鼻梁、饱满的额头等等,与此同时阈值又进一步无限拔高,我们会不自觉地被大环境影响,被迫容貌焦虑身材焦虑。我们应该清楚意识到这是一种文化与社会互动决定的“规则”,这只是消费主义流行的文化契约赋予了审美规则,我们看到太多在病态的颜值秩序中受青睐、获得利益的例子,所以我们更加相信用颜值去为人划分标准了,但以颜值作为等级的审美霸权,又和从前以财富以性别来歧视别人又有什么不同呢?我们嘲笑以前的人类以肤色评判优劣,但现在自己又困在颜值秩序的漩涡里不出来。所以,我们要理性审美,用包容的眼光看待自己,我们可以追求美,但也要学会多元接受不同的美。

16.@iu.ca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如果因为容貌问题很焦虑,既而选择整容我是不能理解的。我觉得青少年之所以普遍存在容貌焦虑,说到底就是自身底气不足,医美机构经营不规范,还有社会扭曲的审美观导致的。

青少年缓解容貌焦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从改变自己开始,青少年需要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容貌与生俱来,随意改变是对父母的不尊敬,不应该通过整形来取悦别人,获取他人的肯定,应该注重个人修养,提升个人内涵和气质,魅力自然从内而外散发出来。花会凋谢,容颜会衰老,美貌不会让你自信一辈子,内在的学识修养才是最大的底气。

二、规范医疗美容机构,整改于医美机构不规范现象,严厉打击医美机构诱导整形现象,打击医美机构虚假违法广告现象。加大处罚力度,规范医疗美容业秩序。为保护未成年人,相关职能部门,严格要求医美机构对于未成年人整形需整得监护人的同意,杜绝未成年人整容泛滥的情况。

三、父母、学校和全社会应该给青少年给予正确引导。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父母要多与孩子沟通,从源头上给予孩子树立自信心。学校开设思想政治课,心理课,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社会各界要改变扭曲的审美观,不能过度放大明星效应,规范网红宣传。全社会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

更多留言

1.@sunfloννer_

想瘦就去运动控制饮食,想要完美体态就去锻炼健身,美丽又不是一张皮,人是感性生物,内心的强大会支撑起美好的形象,眼神不够自信穿什么衣服都不会完美,内心软弱再美的皮囊也不会让你魅力四射。直面世界,勇敢战斗吧少年!

2.@康弃疾

商业化网络化的快速发展,尤其是青少年三观不成熟,喜欢追星,攀比,跟风。偶像剧看太多,喜欢追求外表。我们应鼓励青少年锻炼内心,加大对医美机构监管力度,营造健康的青少年成长环境。

3.@肖小儿

这个夏天,和天气一样热起来的还有青少年的暑期“整容热”。整容热背后的面容焦虑、健康风险、不良社会风气无需赘言。很显然,青少年“整容热”是弊大于利的。

要给暑期“整容热”降温、保护青少年需要多方努力。首先,市场监管等部门要依法规范医美机构的广告宣传,依法打击过度、虚假、浮夸的医美营销广告。其次,家长、学校要强化对青少年审美观、价值观的引导,让他们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最后,广大青少年也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提升美学修养,做到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

4.@东-猪麥�

我认为如果确实是影响到正常生活交友的话,是可以进行适当的医学矫正,例如牙齿矫正、近视激光手术等,医学的进步也是为了老百姓提高生活便捷度嘛!但是最怕就是矫枉过正,年轻人对着网上所谓的审美标准来整自己的脸,殊不知现在所谓的审美标准也只是商家的营销手段,一入火坑深似海,就再也回不了头了!

5.@王晓琦

内涵与颜值皆重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合适的年龄做合适的事,花季雨季的美好时光,应当把重心放在诗歌与远方的追求上,颜值适可而止,量力而行,否则物极必反,这是劝告更是忠言逆耳!

花季雨季,愿你眼中有诗歌,眼前皆是诗意!

6.@小老虎

我想对有容貌焦虑的孩子们说——健康、阳光、自信才是青春应有的模样。

该“动刀”的不是少年的脸庞,而是整容低龄化、审美畸形化等问题。对此,我认为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一是“多理解”。对有容貌焦虑的孩子多理解,家长不要一味地指责,良好的情感沟通是基础。

二是“强监管”。严打医美行业的违法违规行为,守牢行业安全底线。

三是“担责任”。家长、学校都要担起责任,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我,形成健康的审美观,让健康、自信的美成为人们的共同追求。

原文标题:暑期青少年整容越来越火!谁在贩卖“容貌焦虑”?| 来评有礼

更多内容可以前往“佛山新闻网”微信公众号大山小议栏目查看,栏目逢每周二、五推出,根据当前民生热点、社会热点推出相应话题,邀请各位网友来“小议”一下,发表你的观点还有机会获得稿酬哦。

*版权声明:留言均为作者个人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涉及版权问题均由留言者负责。最终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

好看的皮囊掩盖不了丑陋的内心(皮相的外表终会老去)(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