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基础主触点保护电路(作为维修电工剩余电流保护器)

在进行电工操作中经常要接触到剩余电流保护器(RCD),对RCD的选用要根据安装场所、不同线路系统供电方式、负载类型、被控制电路的泄漏电流以及用电设备的接地状况等因素来确定。下面我们来谈谈这方面的内容。

一、RCD的使用规定

(一)、必须设置RCD的场所及设备

1、移动式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除III类外)

2、用于锅炉房、食堂、地下室、浴室等潮湿、强腐蚀性等环境恶劣场所的电气设备;

3.建筑施工地的电气机械设备;

4.暂设临时用电的设备;

5.宾馆、饭店、招待所等的客房内插座电路;

6.机关、学校、企业、办公楼及建筑物内的插座电路;

7.住宅建筑每户的进线开关或插座专用线路;

8.安装在水中(如游泳池、浴池、喷水池等)的供电线路、照明设备和其他电气设备;

9.与人体直接接触的医用电气设备(不包括急救和手术用电设备);

漏电保护器

(二)、报警式RCD的应用范围

为确保某些场所和电气装置设备的供电连续性,当线路漏电时只允许发出漏电报警而不切断电源时,应安装报警式RCD,如:

1.公共场所的通道照明、应急照明;

2.消防用电梯及确保公共场所安全的设备;

3.用于消防设备的电源,如消防报警装置、消防水泵、消防通道照明等;

4.用于防盗报警的电源;

5.其他不允许停电的特殊设备和场所。如化工、石油、冶炼、轧钢、自动化生产流水线等加工场所以及公共场所,医院的手术室、重要科研单位等一切不能停电的场所。

(三)、可以不装设RCD的设备

1.使用特低电压各种限值供电的电气设备;

2.一般条件下使用的具有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电气设备;

3.使用隔离变压器供电的电气设备;

4.在采用了不接地的局部等电位联结安全措施的场所中使用的电气设备;

5.在没有间接接触电击危险场所的电气设备。

电工基础主触点保护电路(作为维修电工剩余电流保护器)(1)

漏电保护器2

二、RCD的选用

(一)、根据使用目的选用

直接接触触电防护用RCD的选用。

1.对于普通采用的额定电压220V的办公室和家用电子电气设备,一般应选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在0.1s以内的快速动作型RCD;

2.对于额定电压在220V或以上的I类电动工具,当接地保护不容易实行时,用额定漏电动作不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在0.1S以内的快速动作型RCD。

3.在医院中使用的医疗电气设备,应选用额定动作电流为6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在0.1S以内的快速动作型RCD。

(二)、根据供电方式选用RCD

1.单相220V电源供电的电气设备,采用二极二线或单极二线式RCD;

2.三相三线380V电源供电的电气设备,采用三极式RCD;

3.三相四线380V电源供电的电气设备,或单相设备与三相设备公用的线路则应选用三极四线式、四极四线式RCD。

(三)、根据使用场所选择RCD

1.安装在潮湿场所的电气设备,选用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在0.1S内的快速动作型RCD,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为15—30mA。

2.安装在游泳池、喷水池、水上游乐场、浴室等的照明线路,应选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1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在0.1S以内的快速动作型RCD;

3.在金属物体上工作,操作手持式电动工具时,选用额定漏电动作不大于1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在0.1S以内的快速动作型RCD。

电工基础主触点保护电路(作为维修电工剩余电流保护器)(2)

空气断路器

(四)、安装要求

1.RCD标有电源侧和负载侧时应按产品说明规定接线,不能接反,并分清相线和零线;

2.带有短路保护的RCD,在分断电路电流时,其电源侧的排气孔通常有电弧喷出,安装时必须保证在飞弧喷出方向留足够的飞弧距离。一般按产品说明的规格;

3.组合式RCD外部连接控制电路应使用铜导线,且其截面积不小于1.5㎜2

4.安装位置应尽量远离其他磁体或电流很大的载流导体,在温度高,湿度大,尘埃多,有附属性气体环境中的RCD要采用相应的辅助措施。

5.安装RCD后,低压线路和电气设备的接地保护措施不允许撤去,而应该按有关规定要求进行检查和调整;

6.安装在施工现场开关箱内的RCD应采用防溅型;

7.RCD后面的工作零线不能重复接地;

8.工作零线不能就近接线,单相负荷不能接于三极RCD两端;

9.照明以及其他单相用电负荷要均匀分布到三相电源线上,出现较大偏差时要及时调整,力求各相平衡;

10.采用分级漏电保护系统和分支线漏电保护的线路,每一分支必须有各自的工作零线,上下级RCD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与漏电动作时间均应做到相互配合,额定漏电动作电流级差通常为1.2-2.5倍,时间级差为0.1-0.2s;

以上就是对剩余电流保护器(RCD)的选用 介绍!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