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牛图是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吗(五牛图:宰相画家的传世孤本)

《五牛图》,唐代画家韩滉的传世孤品,虽然被历代藏家视若珍宝,但却几经战火和流亡。幸运的是,那五只温厚而倔强的黄牛,在经历了1200多年的岁月风霜后,依然生动传神,光彩夺目,令人叹为观止。

五牛图是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吗(五牛图:宰相画家的传世孤本)(1)

命运多舛的传世名画

《五牛图》自唐代问世以来,就成了历代皇室和收藏家争相收藏的宝物。

相传,《五牛图》第一次进入皇室是在宋朝。据记载,北宋的书画皇帝宋徽宗赵佶曾经在《五牛图》上写过题跋,可现在画上却没有。据此,有人猜测,由于宋徽宗的"瘦金体"非常有名,可以卖大价线,于是被人故意裁去了……

北宋末年,金兵大举进犯中原,并很快占领了北宋的都城汴梁,北宋皇宫倾刻被毁,宋徽宗成了金兵的俘虏。在现存的《五牛图》画面上可以看到两方收藏印章,说明它在北宋灭亡后,并没有被金兵掠去,而是流传到了南宋开国皇帝宋高宗赵构的手中。北宋灭亡时,赵构慌忙南逃,逃亡中,赵构还没有忘记带上《五牛图》。由此,我们也可以从侧面看出这幅画的珍贵。

南宋灭亡后,《五牛图》流落到民间,先后被元代赵氏、孔氏、明代项氏等收藏。他们在《五牛图》上题跋,或者加盖上自己的收藏印章,为《五牛头》的流传提供了清晰的路径。

到了清代,又出了一位喜好书画的乾隆皇帝。他下谕旨收藏天下墨宝,《五牛头》又一次回到了皇宫,被清宫内务府秘藏。乾隆皇帝在画上留下了数则题跋和铃印。此后,《五牛图》在清宫沉睡了百年。直到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抢走了中国大量的珍贵文物,《五牛图》也在那场浩劫中流落到海外……

五牛图是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吗(五牛图:宰相画家的传世孤本)(2)

《五牛图》的漫漫“回家“路

《五牛图》在海外几经辗转,被香港企业家吴蘅孙买了下来。上世纪50年代初,吴氏企业频临破产,吴蘅孙自知无法再完好地保存这幅名画,决定出售《五牛图》。

《五牛图》将被拍卖的消息传出后,不少人都担心财大气粗的外国收藏家有可能将其收购,致使国宝再次流失海外。一位香港爱国人士立即给周恩来总理写信,希望政府能出资收回国宝。

周总理果断地给文化部下达了指示:鉴定真伪,不惜一切代价购回,并指示派可靠人员专程护送,确保国宝的安全。

文化部接到指示后,立即组织专家火速赶往香港。经鉴定,《五牛图》确系真迹,经过多次交涉,最终以六万港元成交。就这样,《五牛图》流落在外70多年后,又回家了。

随后,《五牛图》被送到故宫博物院文物修复厂,有裱画的专家孙承志先生主持修复。八个月后,装裱修复完成的《五牛图》画卷,旧貌换新颜,名画重又焕发生机。

《五牛图》的遭遇,不禁使人想起中国的另一幅名画《女史箴图》,这幅东晋“画圣"顾恺之的名作,同样在那场浩劫中流失海外,至今还留在大英博物馆。由于他们保护和修复技术差,如今已损毁严重,不能不说是中国文化的一大遗憾。

五牛图是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吗(五牛图:宰相画家的传世孤本)(3)

《五牛图》好在哪里

《五牛图》是最早以牛为专门题材的绘画。在中国古代农耕社会,牛、马、羊、鸡、犬、猪,几乎是同时成为家畜的,本无分贵贱,难言先后。然而,这些牲畜在绘画艺术中的地位却大相径庭。鸡和羊自明朝以后,因谐音“吉“和“祥”,所以频频亮相,猪和狗至民国仍难以入画。

最先被画家收入毫端的是可奔驰千里的骏马。晋代画作中,顾恺之在《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烈女图》中就不止一次的画过驭马和奔马,然而,牛迹杳然。到了唐代,韩滉这幅《五牛图》,因其是最早出现的以牛为专门题材的作品,所以,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影响,当然非同凡响。画家用简练的线条和娴熟的笔法,描绘了五头形成兼备的耕牛,自然逼真,显示出作者高超的绘画水平。

在《五牛图》中,一头牛在低头慢慢地食草;一头牛翘首向前奔驰;一头牛在回顾舔舌,露出一副旁若无人的样子;另一头牛则纵趾而鸣,好像在呼唤着离去的伙伴;还有一头牛在缓步跂行,似乎走向田头,又仿佛耕田归来,令人回味无穷。

《五牛图》的作者韩滉,字太冲,长安人,唐德宗时官至宰相。传说他做这幅画时的情景是这样的:

一次,韩滉与朋友谈论绘画,朋友问:”近来论画者谈及驴、牛、马,皆认为是常见之畜,最难状貌图形,不知吾兄有何高见?"韩滉思索后回答:“此话有一定道理,因牛马都是人们熟悉的家畜,画家稍有不慎,或者偶有误笔,人们就能发现,所以,一般画家都不涉及此类题材。“他停了一下,继续说:“不过,我以为自古迄今农事为天下之本,而耕牛则为农家之宝,只要画家能够细心观察,还是可以画出特色的。"韩滉由此就藏在田间地头,仔细观察牛的活动,从而创作出了《五牛图》。看来,古人也是深知“艺术源与生活“这一真谛啊!

五牛图是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吗(五牛图:宰相画家的传世孤本)(4)

《五牛图》寓意之谜

关于《五牛图》的创作意图,历来说法不一。

最早的解释者是元代的书画大家赵孟頫,他认为韩滉此图,一在效仿梁朝陶弘景画牛寓意的故事。

陶弘景是齐梁间著名的道士,他虽修道山中,但并未忘情世间,多次为萧衍出谋划策。萧衍建立粱国后,几次召他出山,他都坚辞不就,并且画了两头牛:“一牛散放水草间,另一牛著金笼头,有人执绳,以杖驱之,“萧衍看后,明白陶弘景不想在官场中受约束,也就不好再勉强他了。但纵观韩滉一生,为官较为顺利,从无退隐之意,似乎与此意无关。

《五牛图》到了乾隆皇帝手里的时候,他又做出了另外一种揣测,乾隆题诗道:“一牛络首四牛闲“,是讲韩滉的五个兄弟中,只有韩滉一人在朝为官;"弘景高情想象间",是指陶弘景的清高只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并不足取;“舐龁讵唯夸曲肖,要因问喘识民艰",这两句包含了“丙吉问喘“的典故,大意是韩滉和丙吉两位先朝的丞相,都能从大处考虑,真正关心老百姓的疾苦。这完全是从帝王的角度作出的解释啊!

后世学者经研究认为,韩滉画五牛比喻自己兄弟五人,以任重而顺的牛的品性,来表达自我内心为国为君的情感,是以物寄情的典型之作。

五牛图是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吗(五牛图:宰相画家的传世孤本)(5)

《五牛图》作为故宫博物院现存的珍品之一,被当代中国视为"镇国之宝“,可见其价值不菲,艺术价值不朽。只可惜,善书善画的韩滉留给我们的作品仅此一幅。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

感谢阅读,欢迎点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