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上线时间(多年后再回首时才发现)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少时经历

也不知道是不是天生的性格,从小学开始我就算很宅了。那时候北方农村流行一种名为"打辣子"的游戏,就是短木棍两头削尖,置于地面,人长身而立手持一长棍,用力敲向"辣子"尖端部位,使其击飞,游戏的输赢皆以距离判定。

我却不喜欢这个游戏,总感觉挺危险的。虽然失去了一些乐趣,不过好在童年算是平平安安度过了。事实亦是如此,"打辣子"游戏在后面有好几起伤人事件,那时我还感到比较明智!

md上线时间(多年后再回首时才发现)(1)

那时候的我们都喜欢模仿电视人物经典动作,不知道这算不算是最早的角色扮演呢。在80年代末期,曾经出来一部非常火爆的电视剧《蝉翼传奇》,名字应该没记错吧!其中的情节基本忘得差不多了,不过隐约还记得天蚕丝、蝉翼刀。

主角是张晨光饰演的苏小魂,要知道年轻的时候张晨光可是火遍亚洲啊!苏小魂使用的绝招天蚕丝,当时可是我们重点模仿的动作啊!(那时候不知道有蜘蛛侠这玩意)我们在手腕缠上细线,线头末端绑个小铁钩对着小树猛甩过去,勾住之后再摆一个自以为炫酷的姿势,嘴里大喊:"天蚕丝"。

果然,中二之魂在我年幼时期就开始燃烧了!

md上线时间(多年后再回首时才发现)(2)

此外还有个电视剧《金剑雕翎》,有幽冥城、禁宫正钥、拔不出金翎剑、鬼轿、好叫门、三哭谷、三笑谷、千年石菌、日月神功什么的,里面有十二个泥人像,我在现实里就捏了12个泥人,置于阳光下烘烤干后,工整的摆放在屋子窗沿边上,幻想着自己也能修得神功来替天行道。

md上线时间(多年后再回首时才发现)(3)

俗话说:长街长,烟花繁,挑灯回看;短庭短,红尘碾,把箫再叹,风华是一指流沙,苍老是一段年华,正所谓逝水流年空余垂叹,缅怀总是过往云烟。

用万万没想到体来说:我想起那天夕阳下的奔跑,那是我逝去的青春。

md上线时间(多年后再回首时才发现)(4)

言归正传,日常除了维持正常作业好考试所需精力外,其它时间都是读故事书、发呆、练功、打游戏、看画本。至于画本嘛,就是连环画,可能也只有那个年代的朋友还记得吧!

《三国》《西游》这些都是通过画本来认识的,当时我拥有的画本数量绝对傲视群雄,满满当当一大箱。之所以有这么多画本,是因为我有个姑姑在武汉工作,而表姐是城里孩子课外读物很多,见我特别稀罕,就在回到武汉后整理了一大箱给我。

md上线时间(多年后再回首时才发现)(5)

MD世界

少时的我,家庭氛围也比较宽松,打游戏、看画本什么的父母都不会多过问。或许正是这个原因,我比其他的孩子要幸福很多。而我最宝贝的东西则是父亲出差带回来的FC和MD。

当年的电子游戏,简直就是快乐的源泉啊!

md上线时间(多年后再回首时才发现)(6)

MD一般叫黑卡机,黑卡在当时很多小伙伴眼中都是遥不可及的,价格可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虽说那时候在大城市ps,ss,dc都已经开始流行。但在农村小镇,MD机器可是稀罕物啊!要知道那时候家里有台FC游戏机的小伙伴都可以问鼎中原,广交天下好友,那就更不要说MD游戏机。

在我们那个偏僻的小镇,最早大家都叫立体机,这名字也是从包机房老板那里流传开的,为什么叫立体机,应该是相较于8位机比较画面纵深感更强吧!也就是多重卷轴和发色数都提升,简言之机能升级加强。

md上线时间(多年后再回首时才发现)(7)

早年我们最初接触到的都是红白机游戏,在习惯FC游戏画面后再接触到MD自然是比较震撼的。

这就不得不说到这个时代的产物:包机房,黑咕隆咚的小破房间里,摆放着寥寥几台机器,破旧的黄色方桌上陈列着几台电视,而在电视机前面摆着一台台黑乎乎的世嘉机器。

那时候苦于买MD游戏卡太贵,自然绞尽脑汁想方设法的跟老板套近乎,看能不能跟老板换卡玩玩。总而言之,各种低声下气,并在满足老板各种不合理要求下,终于换到了心仪的卡带。至于什么不合理,最起码拿两张或以上,才能换到他的一张卡带。

md上线时间(多年后再回首时才发现)(8)

不过我玩MD游戏的时候比较滞后,因为此时包机房里PS和SS都已经出现了。

在街机厅《街霸》《拳皇》大行其道的时候,我因为家用机玩得多比较习惯手柄,因此大部分街机游戏都不敢玩,就算要玩也基本上是《铁钩船长》《恐龙快打》这些。

md上线时间(多年后再回首时才发现)(9)

某一天在MD包机那边出现了一个非常熟悉的游戏封面,竟然是《街头霸王2》md版。当时都怀疑是不是山寨版,通过不正常的手段再次换到卡带之后,马上拿回家去试试。开场动画出现的瞬间,我激动得双手发抖。是真的,这真的是《街头霸王》。要知道MD版的《街头霸王2》当年也是非常经典的,是移植得相对比较完美的游戏。当时的我完全看不出和街机的区别。

md上线时间(多年后再回首时才发现)(10)

一样的开头画面,不再是简陋的头像以及换皮人物,语音还原,招式还原,对战场地有模有样。在当时能拥有这个,可以说是帝王级别的享受了。

没错,我是用三盘卡带,才换来了《街头霸王》。这三盘卡是:四天明王、怒之铁拳初代、吞食天地3。在这段时间《街霸》给了我带来无限的乐趣,对战电脑磨炼技术。即使后期拥有了ps机后,依旧会将街头霸王拿出来玩玩。那时候已经练到了炉火纯青,熟练程度达到了背对电视,只听声音就可以用叉子虐我姐夫。

md上线时间(多年后再回首时才发现)(11)

之后陆陆续续玩过不少卡带,有的是买的、有的是借的,也有的是换的、玩过的游戏就多了,怒之铁拳、忍者五雷传说、光明与黑暗、梦幻之星、超级忍等等。其中最喜欢的还是act的怒之铁拳,以及半战旗向的光明与黑暗,RPG的话则是吞食天地3。

怒之铁拳初代的封面叫格斗三人组的。无论是黄色血条,还是杂兵,boss,主角人设,都算是同类游戏中的最高制作。遗憾的是必杀为召唤警车火箭炮支援,没有费血必杀比较遗憾。依稀记得最终篇章是没有火箭炮支援的,难道是因为boss楼太高吗?双人玩的时候,还有合力技,增添不少欢乐。

md上线时间(多年后再回首时才发现)(12)

而接触《怒之铁拳2》则算是机缘巧合了,这张卡是一个朋友捡到的。当时他在路边捡到一个没有壳子的裸卡,知道我家里有游戏机,于是带过来让我看看能不能玩。插上卡之后还真就可以玩,而且这款游戏的画风看上去非常熟悉,这难道就是《格斗三人组》的续作?经过多番考证之后,确定这张卡带真的是《怒之铁拳2》,看来老天待我不薄啊,用这种方式来充实我的游戏阅历,算是圆了我当年的梦。

md上线时间(多年后再回首时才发现)(13)

不过回到那时候,网络基本是没有的,认知能力相比现在差别太多,杂志什么的我初中时候才有看到过,信息闭塞,小镇连个报刊亭都没有,哪里知道还有game集中营这类杂志呢。和电软的故事,这里就不再描述了。放个图纪念下,随便说怀念龙哥。

md上线时间(多年后再回首时才发现)(14)

3代怒铁,没有在实体机玩了,模拟器玩的,具体时间不记得了,反正那时候我已经买了gba这些掌机了,杂志也换成了掌机迷。3代加入了跑动,灵活性大增,固定男女主不变外增加了新人,删除了老人。必杀也是两种,指令必杀和指向性必杀,前前拳必杀保留,还有个能量满了必杀不耗血的机制。个人还是很喜欢本作的,但是无论如何,都没有了以前的激情了。

谈到怒铁系列就顺便说下,正统怒之铁拳4好像要来了。不知道大家还会不会去延续当年的热血呢?

md上线时间(多年后再回首时才发现)(15)

md上线时间(多年后再回首时才发现)(16)

md上线时间(多年后再回首时才发现)(17)

在这个时期我也有固定几个小伙伴的,都是为数不多关系特别好的朋友。我至今仍然清晰记得一起游戏的点点滴滴,但却始终不肯着墨片刻,究其原因,大概是成人后各奔东西,早已没了联系。就算偶尔老家见一面,也已经相对无言。成人的世界里,见面再谈论游戏已不合时宜。这是个浮躁的社会,一切目标都是赚钱。所以,我还是愿意把以往美好埋在心里,偶尔只字片语祭奠一下下逝去的时光吧!

说了这么多,发现还有很多回忆没有写完,那就先暂时到这里吧。之后有时间继续整理下幽游白书和光明与黑暗,吞食天地3的游玩趣事来分享。

md上线时间(多年后再回首时才发现)(18)

朋友们,后会有期。

(文中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如侵删。投稿来源:凤翼天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