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为什么不和施耐庵交战(武松为何会断一条胳膊)

武松为什么不和施耐庵交战(武松为何会断一条胳膊)(1)

在梁山108将中,武松是作者重点刻画的主要角色之一。他的故事很多,比如景阳冈打虎,杀嫂报仇,狮子楼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等等,有整整十个章回,所以也被称为“武十回”。

从原著来看,武松是个近乎完美的人物。

形象上,武松高大英武,相貌堂堂,神威凛凛,是个帅哥,所以潘金莲一看到他就动心,完全不顾伦理,心心念念着武松;武艺上,他不但力大如神,功夫很高,而且还得到了一把神兵利器,就是他后来常用的戒刀;性格方面,武松冷静、机智、胆大心细,做事沉着,考虑周到,只要不喝醉酒,几乎不会吃亏。

武松为什么不和施耐庵交战(武松为何会断一条胳膊)(2)

然而,就是这样的人,最后结局却有点惨,他被人砍断了一条胳膊。

明明武艺高强、力大无穷,性格也好,还有神兵利器加成,为什么武松会被砍断一条胳膊呢?作者又为何这么写呢?

这个问题,我觉得至少得从两方面回答。

其一,从原著上来看

水浒里的武将,有传统意义上的战士,也有会法术的法师。

像林冲、武松、鲁智深、杨志等人,都是战士,他们能上阵杀敌,以一敌百。而公孙胜和樊瑞,则是法师,法术高强,能呼风唤雨,召唤金甲战士等等,简直就是开挂。

武松为什么不和施耐庵交战(武松为何会断一条胳膊)(3)

如果让法师出手,远程攻击,除了更高级别的法师,其他人都不会是对手。作者为了平衡这种情况,默认了一个规则:一般情况不用法师,法师要是上阵的话,就会有另一个法师,与之斗法。

但是,也有特殊情况,那就是超强的战士对法师。武松和包道乙对阵,就是这样例子。

梁山好汉接受招安后,打完辽国打田虎,打完田虎打王庆,最后又去打方腊。征方腊时,大法师公孙胜离去了,萧让、安道全、皇甫端等人也没有参与进来。

武松为什么不和施耐庵交战(武松为何会断一条胳膊)(4)

在睦州之战中,方腊部下有两位法师,分别是郑魔君郑彪,以及灵应天师包道乙。当时宋江已被包围,郑彪和包道乙攻打过来,公孙胜走了,樊瑞不在,只能武将来迎战。

还有谁能来对付这两人呢?宋江所率领的猛将中,自然是武松和鲁智深。这两人都是步战,也最骁勇,所以武松直取郑彪,包道乙看到后,立马放飞剑偷袭武松。结果,武松左臂被砍断,但也夺了包道乙的玄天混元剑。

那包天师在马上,见武松使两口戒刀,步行直取郑彪。包道乙便向鞘中掣出那口玄天混元剑来,从空飞下,正砍中武松左臂,血晕倒了。却得鲁智深一条禅杖,忿力打入去。救得武松时,已自左臂砍得伶仃将断,却夺得他那口混元剑。

所以,是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武松才会对阵法师,而且是以一敌二。当然,他付出了代价,也得亏鲁智深救了他。

武松为什么不和施耐庵交战(武松为何会断一条胳膊)(5)

其二,从成书上来看

水浒成书时间很长,前后跨度长达几百年,不止一位作者参与其中。正因如此,所以水浒前后有矛盾之处,有照应不到之处,还有很多漏洞。

而很多人物,在水浒成书之前,就已经存在。不过,有些人形象没怎么变,有些人则形象大变。在水浒之前,武松也已经存在,还有不少故事。

比如《宋江三十六人赞》中,提到武松“酒色财气,更要杀人”;《大宋宣和遗事》中,三十六天罡将中,也有行者武松。至于元杂剧水浒戏中,也提到了武松不少的故事。

武松为什么不和施耐庵交战(武松为何会断一条胳膊)(6)

元代杂剧中,有几部关于武松的戏,分别是红字李二所著的《折担儿武松打虎》《双献头武松大报仇》和《窄袖儿武松》。

尽管这些剧的正文已经散佚了,但从剧名上来看,《折担儿武松打虎》是说武松在景阳冈打虎之事;《双献头武松大报仇》,是说武松杀西门庆和潘金莲,为哥哥武大郎报仇之事;《窄袖儿武松》则是说武松娶妻之事。

但有没有武松断臂的故事呢?可能有,毕竟水浒杂剧散佚太多了。比如有人考证,说“武松断臂”“武松单臂擒方腊”,至少从明朝就有了,早于水浒成书时间(存疑)。

武松为什么不和施耐庵交战(武松为何会断一条胳膊)(7)

所以,从这一点来看,武松断臂很可能之前就有了,而不是施耐庵所写。

当然,如果是施耐庵原创,那我们也只能去推测作者本意了。

比如,施耐庵故意如此,让武松开悟,这样他留下照顾林冲,在六和寺出家也就顺理成章了。否则,武松功成名就后,让他做官不可能,让他离开宋江也有点绝情,断臂出家倒是不错的选择。

具体怎么看,一切在个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