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平菇需要多长时间收菇(出菇阶段做好这些管理)

文/乡土生活园艺

平菇在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它是一种既经济又有较高营养价值的食用菌。平菇在诸多食用菌当中,属于易栽培、高产稳产的一种菌类,所以,家庭栽培平菇也非常多见,尤其在秋季之后,人们会利用农作物的秸秆、玉米芯等物粉碎后进行平菇的栽培。

不仅是平菇,多数食用菌在发菌和出菇期间对环境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也可以说是关系到栽培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我们如何根据食用菌对环境要求为食用菌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是食用菌获得高产、稳产的关键。我们对环境的管理更是重中之重。

种植平菇需要多长时间收菇(出菇阶段做好这些管理)(1)

出菇期的管理

平菇出菇期的关键技术有哪些?菌丝长满袋后我们该怎么管理,注意哪些事项呢?

当菌丝长满袋后,即是进入平菇的出菇管理阶段。该阶段我们主要做好昼夜温差的刺激,菇室内要保持较高的湿度,并及时通风换气,湿度一般应保持在95%左右;与发菌期相反,这时我们应增加散光的照射,以促进平菇子实体的形成。

1,当菇袋上出现白色或黄白色,如黄豆、蚕豆粒大小的突起时。切记不能直接向上面喷水,应适当的通风换气,以免影响菇的正常生长发育。

2,当菇蕾长满料面,分化出菌盖时,即可向上面适当喷水增加湿度;继续生长后,当子实体清楚的分化出菌盖、菌柄后,需要每天向上面喷水3-4次,以促进子实体肥厚,增加单朵的重量。

3,平菇成熟时及时采收,避免过度生长降低食用价值。当菌柄停止生长,菌盖加速生长,并开始展开,中间部分凹陷,呈浅灰色时应及时采收,以保持良好的口感和食用价值。采收前2-3天尽量不要喷水,以提高菇的质量和耐储性。

种植平菇需要多长时间收菇(出菇阶段做好这些管理)(2)

常见生理性病害

当平菇在生长期间,子实体得不到适当的环境时,即可出现生理性病害。如:通风、光照、温度不适时,病害也就会随之出现了,所以,这些环境条件,一定要掌握好。

1,菜花状菇。菇蕾比较密集,菇柄分化不出来,菌盖生长不良,长不成瓦状而呈菜花状。这种现象属于子实体生长异常。发生原因一般是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光照不足造成的;我们应及时通风换气,改善密闭的环境,并接受散光的照射。

种植平菇需要多长时间收菇(出菇阶段做好这些管理)(3)

2,珊瑚状菇。这种菇没有菌盖,菌柄二次分化,类似于珊瑚状,这也是影响产量和质量的。发生原因一般是通风不良、菇室内光线不足、偏暗。另外,在幼菇顶袋时没有及时划破袋子,引菇出来等。

3,瘤盖菇。顾名思义,这种菇的菌盖长出瘤状或颗粒状突起物,菌盖并出现萎缩、硬化、停止生长或生长极慢的现象,就是我们常见的瘤状菇。发生原因一般是,生长期间菇棚内的温度过低,长时间低于4摄氏度造成的。当温度过低时,菌盖内外层细胞伸长失调而变形,最终造成瘤状菇的出现。尤其在冬季或降温早的地区,保温措施不当或不及时的时候,瘤状菇是很容易发生的。

出菇时期的管理和出菇后常见的生理性病害,是我们在栽培过程中容易出错,和比较常见的现象。但它也是一种可以预防或避免的现象,只有我们了解平菇的生长特性,和配合一个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才能最终种出优质的平菇来。希望下次和朋友们继续分享种植平菇在发菌阶段的注意事项和管理措施。#谷丰计划#

好,更多无公害种植技术,请关注我们的【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讲解】专栏,我们会在里面随时更新最实用的种植技术、和经验。谢谢!

种植平菇需要多长时间收菇(出菇阶段做好这些管理)(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