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稻谷和大米(稻谷与大米)

我是在农村长大的。老家是在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庄,距离城里有二十多里路。江西是丘陵地带,红土地很多,还好我们村里都有水田,因此每家每户种水稻,我们家也种水稻。

小时候,我们家有十亩多水田。暮春时间,家家户户把水田灌满水,选一二块水田播种育苗。当稻种长出绿叶的时候,天气已经温暖起来了,稻苗在春风中轻轻摇动,仿佛对这个世界左顾右盼,充满期待。

种植稻谷是不能拖延的。农民的时节都是争分夺秒。天时地利人和,才能有好收成。农忙时,全家出动,上至老人,下至幼儿,都在田间里忙忙碌碌,一丝不苟地做农活。农民为更好的生活操劳,浑身都是有劲的。

育好稻苗,我们要把秧苗出来,分种移植到已经耕好的水田里。拔秧苗和插播是小孩可以帮忙做的事情,但这两件农活要不停的弯腰、起身,容易令人疲劳。我和妹妹做农活时,累了就会喊:真是累啊、腰疼啊!爸妈就笑着说:小孩子没有腰不怕累的。这时布谷鸟来凑热闹,在田间树上到处鸣叫,好像在说我们的方言:插秧腰疼。真是善解人意的小鸟。但时间的脚步不会停止啊,我们需要尽快把水田插满秧苗,不能误了农时影响收成。

早稻成熟的时候,是南方双抢时节,要快速收割稻谷,然后立即播种育苗。对农民来说,此时分秒必夺必争。稻谷收割也要不断的弯腰劳作。先用镰刀把稻子一把把地割倒,然后分成一小堆一小堆,方便拿起来给稻穗脱粒。此时水田已经干燥好,小孩跟在大人后面收割稻子,看着一块块金灿灿的稻田、沉甸甸的稻穗,人们都绽放着丰收的喜悦。收获给人带来发自内心的愉悦。但唯一的小担心,就是怕碰到四脚蛇或水蛇了。这些小动物也没有胆大的,一旦碰面,小孩一声惊呼:蛇!小动物们看到人类这个庞然大物也很惊吓,相看两厌,闷头呲溜一下,就往旁边飞快地游走,然后又归于平静。

九十年代初,农村已经用半自动机器来给稻谷脱粒,脚踩着踏板,让滚轮快速转动,稻谷放进去就脱粒下来了。这件农活对小孩有点危险。一般是大人来做,小孩在后面给父母递上稻谷。这时我和妹妹往往要比赛:看谁送得快。我虽然比妹妹大,但没那么积极,经常比不过妹妹。

稻谷收好后,农民要到国家粮食储备站去交公粮。我们村庄离粮食储备站有上十里路。我们用板车堆上一袋袋粮食拉到粮食储备站。父母在前面拉板车,小孩在后面推着。遇到上坡时,就要用尽全力推车,帮父母尽快过这道坎,等下坡了就轻松了。交完公粮后,剩下的粮食就是农民自由支配了。留足一年的口粮,剩下的粮食就可以卖掉换钱养家糊口了。

稻谷要经过碾米机器加工才能成为大米。大米是南方人们的主食。在农村因为有农活,干活得有力气,必须从早上就吃得饱饱的。每天早上,每家每户点起火灶,用大锅煮好一天的米饭。那时农村每家都过的紧巴巴的,小孩们最爱吃的就是煮饭时的锅巴了。如果在锅巴上浇上一点油,用灶火的余温把油蒸发进锅巴,那真是香喷喷的,这就是最好吃的零食了。

九十年初,偏僻的农村经济有些凋敝,人们生活有时会有些困难。在一年夏秋之际,父亲骑着自行车载着我,后面驮着一袋新大米,骑行二十多里来到城里的菜市场卖米,因为家里已经没有钱可用,需要用钱了。父亲瘦高的身子,站在一袋米的后面,好像有点局促倔强的样子。二十多年后我依然记得。

种植水稻要劳心劳力。从谷粒播种、育秧、插播、再到植保、收割、最后脱粒碾米,在经过3000个小时细心呵护,稻谷才能收获为大米,成为我们的盘中餐。一年两季水稻,这是农民最重要的事情。稻谷对农民来说,不仅是粮食、还是金钱、是命脉、是生活的奔头。

稻谷站在大地上汲取养分,沐浴了阳光雨露、经历了风吹日晒,才结出了饱满的稻穗。我们也是大地上的作物,大米提供了养分,让我们在大地上劳作生产生活。

原料稻谷和大米(稻谷与大米)(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