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诤友何其艰难(诤友是更稀缺比知音更难觅的人)

为人诤友何其艰难(诤友是更稀缺比知音更难觅的人)(1)

诤友是比知音更难觅的人

无论古今中外,人类对朋友的需求与渴求概莫能外。朋友是一生的财富,中国有句俗话“多个朋友多条路”。中外也有很多关于朋友的名人名言。但我极认可歌德的话——知道危险而不说的人,是敌人。也就是对身处险境的朋友不提醒,不规劝,不帮助,不施以援手的人,就不是朋友,甚至就是敌人,因为,他们会让我们不知不觉地走进火坑,走进困境。

我们每个人一生都会交到不同的朋友,不管是真朋友,还是假朋友,无论是长久的朋友还是短暂的朋友,即便是酒肉朋友狐朋狗友,都是朋友。在朋友中讲得最多的是“知音”,经常喟叹的是“知音难觅”。而我们常常挂在嘴上的,也最喜欢拿来说举例的就是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管夷吾与鲍叔牙分金。

我今天要说的是比“知音”更难觅的人,是唯一最难得的人,那就是“诤友”。字典上定义的解释是:诤友就是指能够直率坦言相劝的朋友,是指勇于当面指出缺点错误,敢于为“头脑发热”的朋友“泼冷水”的人,帮助自己的朋友。从这个定义我们不难看出,做诤友,是有很多必要条件的。

第一是,要有胆。因为,没有胆,就不敢说话,不也直言。

第二是,要有识。光有胆,没有见识,就很难看清问题,陈说利弊,分析利害,就难以透彻全面地看问题,说不到点子上,

谋不到关键处,

第三是,要会说。有了心上两点还要会说。会说,就是要讲究方式和方法,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茶壶里饺子再多,倒不出来也不行。不会规劝,劝说,光批评,指责,痛骂也不会解决问题。当然,还要看怎么倒。

第四是,要能忍。因为,即便是朋友对朋友规劝、说服时,也难免有过激的时候,对方可能也会有过激的回怼,因为是直言,而且是规劝,这更容易冲动,容易“擦枪走火”,所以,一定要控制好情绪。这个时候就要大度,要有胸襟,就要忍耐,而不能任由性子“爆发”,否则就会失控。不仅起不到规劝的效果,还可能失去朋友,更别说诤友。

当然,诤友是双方的,对等的。人以类聚,否则也不会成为朋友。这就是双方都要包容,珍惜,而不会因一言不合而伤了和气。

知音难觅,诤友更稀缺。诚如古人说:“砥砺岂必多,一璧胜万珉。”意思是说,交朋友不在多,贵在交诤友。《孝经》曰“大夫有诤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诤友,则身不离於令名”。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大夫身边有敢于直言劝谏的家臣三个,大夫虽然无道,还是不至于丢掉封邑;士人身边有敢于直言劝谏的朋友,那么他就能保持美好的名声。

我认为,能做诤友的人,一定是双方都能肝胆相照的人,一定是惺惺相惜的人,一定都是高境界的人,也一定是正直、坦诚、忠义的人。好好珍惜最稀缺的诤友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