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几何启蒙思路图解(这位妈妈总结了融合)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暖星社区

暖星社区面向孤独症(即自闭症)群体的综合平台——汇集各地孤独症康复机构信息,孤独症知识,资深康复师信息及相关学习资源。让孤独症群体生活得更好~


过了这个暑假,又一波星娃将踏上小学融合的道路。

每到开学季,家长们热火朝天讨论的无外乎是孩子上学这件事,最让家长焦虑的莫过于我们的孩子能否够适应小学的生活,最让家长纠结的是需不需要请陪读老师.....

有这样一个妈妈,在孩子确诊之时,就定下了融合目标,分成五个进步阶梯,经过三年多的干预,如今娃已经小学四年级,泯然众人矣~

作为一个老家长,她想跟大家说几句掏心窝的话。

文丨懵懂少年

还记得那年那天孩子在北京六院由贾美香教授确诊为典型孤独症,我走出六院的大门,看看天空一如既往的蓝,于我却如晴天霹雳。

幼儿几何启蒙思路图解(这位妈妈总结了融合)(1)

为了全身心投身干预,我们从幼儿园退学,开始全天的干预。办退园手续那一刻心情无比复杂,不知道孩子什么时候才能回归正常环境?!

带着这个执念,我辞了职,专职陪孩子机构训练。机构是专业的,孩子每几个月就有个小小的阶段进步。4岁时确诊,到6周岁时,已经能够半天独立融合了。为了能有充足的准备,我们延缓一年上小学,这一年我们的重心在幼小衔接,事实证明,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回想孩子学龄前的干预过程,虽一路跌跌撞撞,但让孩子能够正常上小学这个目标一直鞭策我,让我围绕这个目标给孩子整合资源,制定干预计划

三年准备,五步走

孩子4岁确诊后进入机构,做PEP-3的评估,整体能力相当于13个月龄。当时国内还没有普及VB-MAPP等评估,但回过头来看,那时的PEP评估的分值,我认为是比较准确的:

◎当时没有社交眼神,眼神对视基本无。

◎表达需求时,全靠“拉着大人的手”。

◎语言局限于他的超级强化物,比如他喜欢吃的“鱼”,“肉”,“虾”,“好多鱼”,“玩沙子”,当然还有“妈妈”。

◎超级刻板:走固定路线,吃固定食物。否则,大哭大闹,直到大人妥协为止。

◎孩子没有任何安坐能力和规则意识。小组课等集体课,坐下瞬间就跑,站着瞬间就飞。

◎生活自理能力方面,能够独立小便,大便还不能自理。

可以说,典型孤独症无疑了。

幼儿几何启蒙思路图解(这位妈妈总结了融合)(2)

我们家孩子从4岁确诊后,到7周岁上小学(延缓上学1年),我们学龄前干预 融合,历时3年半左右。大致分了5步走,每走一步都是向上攀登的阶梯。我盘点了这三年多的经历,做了下面这个阶梯图,给大家参考。

幼儿几何启蒙思路图解(这位妈妈总结了融合)(3)

第1阶梯:全天机构密集性干预训练

4岁-4岁半左右,持续时间半年左右。

老母亲全程陪伴,这个阶段主要着重机构集体课和个训课的自然情景泛化。

这个阶段娃从初始懵懵懂懂的状态,到基本可以80%的参与到集体课程中,开始在集体环境下模仿老师,能够在课上听懂简单的集体指令,如:一起做律动,一起做手指谣等。

这个阶段他还存在一些问题:个体认知能力,集体环境下安坐、安站能力。音乐响起,“乖乖”跟随老师做动作,音乐停,立即放飞。

第2阶梯:全天密集性干预训练 周末融合

4岁半-5岁半左右,持续了一年左右。

这个阶段,周一到周五仍然继续全天机构训练,包括个训课和集体课。

增加的周末幼儿园融合课程,是在有支持的环境下和NT小朋友一起上课,由特教老师上课 辅助。

周末幼儿园课程内容偏向于特教课程,例如:音乐律动,游戏等,很多采用了孩子在机构上过的课程,基本在机构都是精熟的项目。如,“大风吹”这个游戏,孩子在机构已经基本能够独立游戏,在幼儿园进行泛化。

在幼儿园泛化的时候,还是需要辅助的。NT孩子说“吹什么”的时候,不按套路出牌,有些时候我娃理解能力不够,是接不住的,需要老师的辅助。但,这也就是融合的好处。可以说这个过程孩子提高的还是比较快的。

由于是第一次尝试融合,一定要选择有支持的融合课程。

可以说,这个阶段是整个干预阶段,进步最大的时期:机构提高孩子个体和集体能力;周末融合自然情景下泛化机构集体课、游戏课内容,并及时将机构内容泛化。

这个时期,娃做了第一次VB评估,里程碑评估97分,障碍评估40分。我娃最大的问题仍然是集体环境下的问题行为,主要是故意行为、理解社会规则问题,如喜欢无缘故抱小朋友,刻板问题行为也还是比较突出。

幼儿几何启蒙思路图解(这位妈妈总结了融合)(4)

第3阶梯:半日融合 半日训练

5岁半-6岁半左右,融合时间增加到了半日,历时一年。

除了周五融合是有特教老师支持辅助的,其余时间都是孩子独立完成。同时,保留必要的半日机构训练时间,让的孩子核心问题得到有效的提高。

机构训练也增加了幼小衔接的相关内容:上课做好、有问题举手、按时上厕所、相关学业……

孩子最大的进步是同伴参照能力,开始能够在自己没有听清楚老师的问题时,能够观察同伴的行为,进而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这个能力为日后独立小学融合奠定了基础。

这个时期,能明显感觉到孩子不乱跑,懂事了。于是做了第2次VB评估:里程碑评估110多分,提高了一些;障碍评估20分,障碍分降低的比率较高。

第4阶梯:学前班独立融合

6岁半-7岁半左右,历时一年左右。

我当时的考虑是:由于孩子已经在幼儿园和机构能够做到独立完成,虽然社交和语言能力还不是特别自然和顺畅。还是抱着试试的心态,给孩子一个机会在自然情景锻炼的机会。

如果孩子不能独立,及时进入辅助或者继续加入机构的课程。如果能够独立,那么孩子小学独立也就基本稳了。

第5阶梯:小学独立融合

7岁半以后至今。

孩子上小学后的集体常规和跟随没有什么问题,认知和学业方面仅仅能够达到及格水平线。

后来二年级遇到疫情,学校停课,在家上网课。老母亲亲自抓孩子学业,三年级开学后考试,数学提高到70多分,偶尔单元测能得100分。

自此,学业上收获了自信,稳步提升中。

幼儿几何启蒙思路图解(这位妈妈总结了融合)(5)

这一路,最重要的我们要知道自己的阶段目标——独立上学,能融合,而不是混。要实现这个目标,日常的干预训练是起点,基本能力要打扎实。

其次,机构集体课是融入幼儿园和小学的过渡课程。如果说个训课是提升孩子单个的能力,那么集体课就是提升孩子整合技能的能力。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二者最好都能上,互相补充,增加孩子泛化,获得成功体验,提高自信心。

最后,学到的能力要回到融合环境和自然情境中去锻炼和印证,干预训练和融合教育共同推进,形成闭环。在我看来,机构训练的目的是回归社会,融合教育的目的是更好地适应环境。

幼儿几何启蒙思路图解(这位妈妈总结了融合)(6)

自己提升,再求接纳

作为谱系家长,我们都希望孩子在学校能被接纳。虽说孩子上小学是法律赋予的权利,受义务教育法的保护,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咱们孩子上学。可上学质量以及孩子能不能上的好就是咱们家长应该考虑的了。

让孩子尽可能多地具备上学的能力,是学龄前最值得做的准备。

假如我们是NT家长,我们可以接受并接纳ASD孩子的前提是否也是 ASD孩子不影响我的孩子正常上课?

如果这个特需娃比较乖,虽然反应有点慢学东西也比较慢,这都没关系。但是假如这个特需娃,上课到处乱跑,教室里脱裤子,行为问题多多,可能就不被其他孩子,老师,学校和家长接受。

所以,想让环境包容和接纳我们,还是得从自身出发,提高自己的能力,尽量减少给他人的麻烦和影响。

幼儿几何启蒙思路图解(这位妈妈总结了融合)(7)

图源:pixabay

上小学要具备的基本能力

小学对孩子的独立能力、规则能力要求比幼儿园高,为了更好融合,在上学前需要针对相应的能力进行重点干预训练。

01、集体常规

安坐能力:这是最基本的,非常重要。到了小学,一节课40分钟,如果坐不住,影响还蛮大的。

上课听讲能力:孩子在1对多的集体环境下,进行学业学习的能力。

注意力:对于老师的集体指令和单独指令,能够给予恰当的反应。和同学有共同注意力。

同伴参照能力:同伴做什么,我就做什么的能力。老师刚刚说的话,走神了,没听见,没关系,看看同伴干啥呢?哦,翻书到第11页,那我也赶紧翻。

一日常规:能够知道并且遵循一日常规或者课程表的安排,跟随老师做相应的内容。

功能性社交及语言:“你好”,“再见”,“谢谢”,等等。不强求跟同伴的友谊,但求礼貌功能的交流。

上课举手:发言时要举手,想上厕所等需要举手征求老师的同意。

课间准备:把上一节课的物品收好,下一节课的物品拿出来。

幼儿几何启蒙思路图解(这位妈妈总结了融合)(8)

图源:pixabay

体育课、活动课、排队、做操:能够跟随老师指令完成相应的任务。这部分由于是动态的,稍微有些难度,需要在机构重视此类集体课的训练。

生活自理能力:孩子都是自家的宝贝,但是到了学校或者幼儿园,就需要自己喝水,吃饭,收拾书包。最最重要的是大小便需要能够自理。

02、问题行为

严重干扰课程秩序的行为:离开座位、大喊大叫、哭闹、上桌子、上窗台、打人、摸人、抱人、随地大小便,当众脱裤子等等。

幼儿几何启蒙思路图解(这位妈妈总结了融合)(9)

能独立上小学对于谱系家长来说绝对是个里程碑,但不代表上学后就万事大吉了,万里长征才刚开始而已。

上学这件事就如高考一样,并非生活的全部,所以“上学”也不是融合的全部。

因此,不能独立上小学,或者需要陪读,或者上特校,也不代表学前干预失败。每个孩子的基础能力不同,干预后的效果会有差异,不应为此感到懊恼和沮丧。

---END---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