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产的第一辆轿车(我国第一辆轿车面世)

我国生产的第一辆轿车(我国第一辆轿车面世)(1)

老覃在前天写了《小机械厂仿造拖拉机被嘲笑“太土”,毛主席挥笔大书:卑贱者最聪明》一文,讲的是仅有16个人的小机械厂“安东机械厂”,通过模仿匈牙利进口的GS35单缸二冲程拖拉机,在1957年1月31日仿造出了我国第一台轮式拖拉机——“鸭绿江一号”。“鸭绿江一号”和进口的拖拉机相比,虽然土得掉渣,却得到了毛主席的高度赞扬。毛主席挥笔写下了300多字的赞语,其中有12个字非常著名:“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

今天来说一说我国第一辆轿车的诞生过程。

毛主席有很深的汽车情结。但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他并没有自己的专用轿车。

老覃在前年写了《陈嘉庚在延安目睹了毛主席与勤务兵的一个细节,叹为全世界所仅有》一文,文中提到,1940年3月,陈嘉庚组织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视察团于该年5月31日到达延安,他通过全面了解延安军民的生活、生产情况,对毛主席产生了无限的敬仰和爱戴。

在这种情况下,陈嘉庚先生专程将两辆美国“福特”牌轿车送给中共中央。

我国生产的第一辆轿车(我国第一辆轿车面世)(2)

怎么分配这两辆车呢?

不管怎么分,大家都主张把其中的一辆定为毛主席的专属用车。

但毛主席坚决反对。

毛主席提出了自己的主张:把其中一辆作为朱老总的专属用车,以方便他出入指挥作战;另一辆调配给了年岁较大的“延安五老”林伯渠、谢觉哉、董必武、吴玉章、徐特立使用。

毛主席拥有专属用车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1949年12月,他本人出访苏联时,斯大林慷慨赠予了他一辆苏联斯大林汽车制造厂于40年代生产的高级防弹轿吉斯110。

老覃在这里补充一下,在汽车工业方面,苏联不管是卡车还是轿车,都要落后世界先进水平十几年。原本,苏联汽车工业的起步就源自于1930年美国福特公司的技术转让。即苏联汽车工业的底子是美国福特公司给打下来的,其汽车发动机技术与欧美甚至有二十年的差距。

毛主席的这辆黑色防弹“吉斯”,外表豪华,但它有8个缸,耗油量极大,而且车内没有空调设备,每到夏天,车里如同蒸笼!

不用说,夏天乘坐这辆车,那就是活受罪。

但毛主席从没有对这辆车表示过不满,经常乘坐它外出,并使用它迎来送往自己的客人。

他还经常叹息,说:“咱们什么时候也能生产出这样的车辆呀。”

毛主席在出访苏联期间和苏联方面签订了《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确定了一系列苏联援助中国建设的重点工业项目。

其中的第一汽车制造厂是156项重点工业建设项目之一。

1953年6月9日,毛主席签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力争三年建设长春汽车厂的指示》, 造汽车成为我国首批重点工程列入第一个五年计划。

我国生产的第一辆轿车(我国第一辆轿车面世)(3)

1953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典礼在长春市西南的孟家屯举行。有人提议效仿苏联斯大林汽车制造厂的叫法,把这第一个汽车厂命名为“毛泽东汽车制造厂”。毛主席坚决反对,他说:“叫第一汽车制造厂就好了,很快,我们就要有第二,第三个汽车制造厂了。”

1956年,第一汽车制造厂的第一辆卡车尚未下线,又有人建议把这一产品命名为“毛泽东号”。毛主席却提笔给该产品命名为“解放”。

1956年7月13日,解放牌卡车在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

毛主席大为高兴,但仍感美中不足。

1958年2月,他亲临第一汽车制造厂视察,语重心长地对厂长饶斌说:“我什么时候才能坐上我们自己生产的小轿车呢?”

我国生产的第一辆轿车(我国第一辆轿车面世)(4)

为了尽快满足毛主席的心愿,该年4月初,第一汽车制造厂全厂动员,组建了制造轿车的突击队,开始研究生产轿车。

和安东机械厂通过模仿匈牙利进口的GS35单缸二冲程拖拉机生产出“鸭绿江一号”相似,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工程师们通过模仿法国西姆卡的Vedetti设计出了轿车的底盘和车身,另外根据奔驰190仿造出了发动机,于1958年5月12日5时30分生产出了我国第一辆轿车样车。

该样车为流线型车身,顶部银灰色,车身为紫红色,6座,装有冷热风,发动机罩前上方立一个小金龙铸件,发动机最大功率为70马力,最高车速可达每小时128公里,耗油量为百公里9~10升。

我国生产的第一辆轿车(我国第一辆轿车面世)(5)

当时毛主席常说的一句话是“东风压倒西风”。

这辆车就被命名为“东风”。

即在小金龙铸件的下面就铸上了“东风”的汉语拼音:DONG FENG。

另外,这辆东风的生产代号为CA71。

CA为China Automobile的首字母缩写;7为车辆类别代号,代表轿车;1表示第一代车型。

作为向党的八大二次会议献礼的产品,CA71于5月17日送到了时任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杨尚昆处,由他审看。

杨尚昆建议把汉语拼音“DONG FENG”换成汉字。

于是,厂长饶斌连夜安排工作人员把拼音字母“DONG FENG”刷掉,换上了毛体“东风”二字。

5月21日上午9点,CA71开到怀仁堂门前,停在小花园内,等候与会代表的参观。

毛主席在这一天下午两点参观了CA71,并和林伯渠秘书长一起坐进轿车,由司机钱海贵开着,围着花园跑了两圈。

我国生产的第一辆轿车(我国第一辆轿车面世)(6)

CA71的车身小巧玲珑,车门更窄,毛主席身材魁梧,进出都很费劲,但他毫不以为意,满面春风地说:“我终于坐上我们自己生产的小轿车了!”

对于CA71车身太小这一点,后来前来参观的贺龙元帅直呼:“这车太小了,坐进去感到憋屈。”

饶斌把贺龙元帅的话牢牢在记在了心中。

周恩来是在5月23日前来看车的。

他看得最认真,最仔细。

他亲自打开了CA71发动机的机盖查看,一眼就看出这发动机是抄奔驰的。

他谆谆善诱地说:“抄呢,国外各个国家、各个公司之间也都互相抄,但我们要抄得巧妙,抄得让人看不出来。也就是说,关键的技术我们在做不出来的情况下,可以抄;非关键的部件我们能够自己做,就花点心思去做,别出心裁地去做,做得和它的完全不同。现在,像我们这台CA71,一看就是抄奔驰的,不好。”

接着,他又关心地询问饶斌,生产时有什么困难?设备、原材料有哪些方面不足?

周恩来的话让饶斌有一种拨云见日,豁然开朗的感觉。

东风回厂后,第一汽车制造厂掀起大搞轿车运动,准备大批量生产东风车。

但是,随后尝试生产出的30台东风故障率高得吓人,根本不能使用,全部成了废品。

第一汽车制造厂上上下下痛定思痛,准备下大功夫对东风进行改进,突然有消息传来,说北京汽车厂要试制高级轿车,准备向国庆十周年献礼。

第一汽车制造厂的领导坐不住了,作为我国第一个汽车厂,怎么能让别的汽车制造厂先一步把高级轿车制造出来呢?

这样,第一汽车制造厂放弃了对东风汽车的改进,直接研制高级轿车。

怎么研制呢?

还是仿造为主。

为了帮助第一汽车制造厂进行仿造,周总理把法国雷诺公司送给自己的轿车赠给第一汽车制造厂做样车,朱老总也把他的捷克产“斯柯达”轿车送给第一汽车制造厂;陈毅元帅送来了自己坐的“奔驰”600型轿车给第一汽车制造厂。

第一汽车制造厂把这些样车全部拆散,让工人按照这些样车的零部件进行改造,然后实行拼装。

对一些尚无办法解决的零部件,如液压变速箱阀体,发动机缸体和发动机的复杂部件,就直接装用原车件。

这样,经过全厂上上下下一个多月的连日奋战,第一汽车制造厂在8月1日试制出了第一辆高级轿车样车。

这辆样车弥补了东风样车的不足,又高又大,使用的是V型8缸汽油发动机,其最大功率达到了200马力,最高车速达到每小时185公里。

吉林省委书记吴德根据当时“乘东风,展红旗”的口号,把这辆车命名为“红旗”。

我国生产的第一辆轿车(我国第一辆轿车面世)(7)

从1958年8月至1959年9月,红旗样车被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试制改进,最终定型。其正式编号为CA72。

1959年9月建国10周年前夕,首批30辆CA72被送往北京,在10月1日的游行队伍中接受了毛主席的检阅。

1959年12月,CA72迈出国门,前往民主德国莱比锡举办的国际汽车展览会参加展出,在世界汽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

1960年,CA72现身于日内瓦汽车博览会,被一位世界闻名的汽车设计专家评价为“东方艺术和汽车技术结合的典范”。

另外,有一位意大利的著名汽车造型设计师的评价相当有意思——只有一个字,那个字的含义是“聪明而狡猾”。

究其意思,是他知道CA72是一辆仿造之作,却又不知是仿造了谁的,所以只能用“聪明而狡猾”来评价。

在很长一段时间,红旗车被指定为“国车”。

但它的毛病也不小,其中,车身过重、油耗较大等缺点一直没能解决。

1981年5月,红旗车因耗油较高等问题被勒令停产,《人民日报》在5月14日登出了停产指令,指令明确指出:“从今年6月份停止生产。”

红旗车停产后,国家斥巨资购了数辆进口的保险车。

俗话说,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这一比较,红旗保险车CA772的舒适性和防护性的优势一下子就凸现了出来。

中央领导对购进的保险车非常不满意,重新召回了红旗保险车。

我国生产的第一辆轿车(我国第一辆轿车面世)(8)

这回,第一汽车制造厂再也不敢躺在往昔的功劳簿上睡安稳觉了,全厂下下紧紧地抓住了机会,不断改革创新,清除了红旗车的各种缺点,使它成为了一个历经数十年而屹立不倒民族大品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