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最好的绝招(刘邦最喜欢的一个谋士)

在郦食其的故里高阳小镇,还保留着汉代所建的纪念郦氏兄弟的墓祠。

后人曾为郦食其写下了这样一幅挽联:“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雄鬼死不还家。”郦食其,秦时高阳人,又被称为“高阳酒徒”。在成语中,“高阳酒徒”意为喜好饮酒、洒脱不羁之人,其原型人物就是郦食其。值得一提的是,他的“酒徒”称谓是被刘邦逼出来的。

刘邦最好的绝招(刘邦最喜欢的一个谋士)(1)

郦食其家境穷困,这辈子就两个喜好,一是喝酒、二是读书。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爱好却成就了“高阳酒徒”之名。郦食其外表儒雅,内心却极为狂放不羁,简单来说,论学识、能力,郦食其皆具备。然而,人无完人,心高气傲是他最大的缺点,以至于命丧齐国。

早年,县里的人们都称他为“狂生”,他一心想考取功名,报效国家。可惜,生不逢时,天下动荡,郦食其报国无门,只好隐居乡野。秦朝末期,民间不满秦室残暴统治,纷纷揭竿而起。一呼响应,群雄并起,当时比较有名气的起义势力有三股,即:陈胜、项羽、刘邦。

刘邦最好的绝招(刘邦最喜欢的一个谋士)(2)

郦食其虽隐居乡野,但对于天下事还是了然于胸的。既然无国可报,何不追随明主建功立业呢,郦食其如此想。纵观大局,有希望夺取天下的唯陈胜、项羽、刘邦三人,论实力、名声,刘邦无疑都是最弱的,但是,郦食其偏偏最看好刘邦,并且,成为一名刘邦的忠诚“粉丝”。

听说刘邦兵驻陈留后,郦食其按捺不住内心激动,立刻起身前去自荐。不过,刘邦这等身份,地位崇高,岂是他想见就能见的,几番周旋下,郦食其找到刘邦军中当兵的老乡,请求他帮忙引荐。

然而,老乡却说:“我劝你还是打消这个念头吧,沛公最讨厌的就是儒生。有次别的儒生前来,沛公夺下他的帽子,当场朝里面撒尿,嘴里还怒骂不止,你就不怕沛公这么对你?”郦食其自信道:“老弟,这些你无需担心,尽管帮我传话就是。”

刘邦最好的绝招(刘邦最喜欢的一个谋士)(3)

或许是怕郦食其被羞辱,又或许担心受到刘邦责罚,这个老乡并未进行传话。

郦食其守在营外许久,仍不见消息,脾气有些急了,他决定直接闯入见刘邦。当天,刘邦正在房间内与两名女子玩乐,性情高涨时,便听到侍卫报:“门外有儒生闯入”。关键时刻被人打断,刘邦气急,朝外怒骂道:“什么鸟儒生,不是天下事,我一律不见。”

这时的郦食其已来到门前,恰好听到这句话。向来自傲的他,怎能忍受这般侮辱,一把夺过旁边侍卫的剑,怒目而视道:“进去!告诉刘邦老儿,我是‘高阳酒徒’,不是他口中的‘鸟儒生’。”郦食其的声音很大,表面是给侍卫听得,实际是说给一门之隔的刘邦听的。

刘邦最好的绝招(刘邦最喜欢的一个谋士)(4)

刘邦一听“高阳酒徒”,态度立变,忙起身将郦食其迎入,好酒好菜招待。

这倒不是郦食其名气多大,主要是两人兴趣相同,都是“酒徒”之辈,如今趣味相投,倒也从陌路成为了知己。刘邦这般款待,郦食其也不能白吃白喝,于是,就说:我和陈留县令很是要好,请您派我到他那里去一趟,让他向您来投降。“

于是,刘邦就派遣郦食其前往,自己带兵紧随其后。不久陈留果然投降,于是,刘邦赐给郦食其“广野君”的称号。

之后,郦食其就成为了刘邦的使者,往来于各诸侯之间。可以说,在汉朝的开国谋士中,郦食其稳健不如萧何,战略眼光不如张良,机智不如陈平。但他纵酒使气,疏阔狂放,跟刘邦很对脾气,很可能是刘邦最喜欢的一个。

刘邦最好的绝招(刘邦最喜欢的一个谋士)(5)

在公元204年的秋天,郦食其提出:“要到齐地做齐王田广的思想工作,让齐王主动投降。”

刘邦有点犹豫,毕竟,齐地环境险恶,而郦食其又是60高龄,哪能经得起奔波折磨,但郦食其执意要去,最终刘邦只好同意。郦食其确实能力突出,凭借着丰富的见识与利害关系的剖析,他成功说服齐王归顺刘邦。私下,他充分发挥“酒徒”本色,与齐王田广成为酒肉朋友。

大将军韩信听闻郦食其仅凭借一张口舌,就轻而易举的收服了齐地,内心满是嫉恨。

他不愿功劳被人抢走,便率军袭击齐国。田广得知消息后,认为是郦食其里应外合,当即派人将其抓住。面对昔日的酒肉朋友,田国满是遗憾道:“郦兄,枉我把你视作知己,你竟然这样对我,未免太过阴险了吧。如果你能劝韩信退兵,我就放了你,否则,唯有烹杀喂狗处置。”

刘邦最好的绝招(刘邦最喜欢的一个谋士)(6)

郦食其闻此,淡然一笑道:“田老弟,真正干大事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反正我命在你身上,怎么处置随便。”显然,郦食其无比自信,甚至,可以说自大,他认为:“田广只是口头威胁,绝不敢将其烹杀喂狗吃。”

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郦食其终归还是太自傲,根本没想到田广一根筋,真的将他扔进了油锅烹杀了,尸体也果然被拿来喂狗了。不得不说,郦食其死的有些窝囊。“高阳酒徒”的典故流传千年,历代皆有文人留下笔墨。唐代诗人李白一首《梁甫吟》:

“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

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

... ...

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

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

... ...

梁甫吟,声正悲。

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

风云感会起屠钓,大人嵲屼当安之。”

刘邦最好的绝招(刘邦最喜欢的一个谋士)(7)

诗文描述了郦食其拜刘邦、收齐地的事迹,关于烹杀之事,李白并未提起,未免有些遗憾。不过,在1973年,我们的伟大领袖重续前作,作诗一首:

“不料韩信不听话,十万大军下历城。

齐王火冒三千丈,抓了酒徒付鼎烹。”

刘邦最好的绝招(刘邦最喜欢的一个谋士)(8)

这两位诗人笔下生辉、曲尽其妙,前后呼应间,更为世人生动再现“高阳酒徒”一生。

参考资料: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高阳酒徒郦食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