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幅计提商誉减值致公司严重亏损(公司一纸公告资产增加3亿)

前言:

财务报表客观的数字,主观的人。会计从来都不是客观的记载,他是人创造出来的工具,所以记账出来的财务数据,从来没有客观一说。每一个数据的存在都有一个基本前提,在这个基本前提下再计算出数字,这就是会计。这个基本前提我们称他们为:会计六大要素、四大假设、会计计量、会计政策、会计估计......

大幅计提商誉减值致公司严重亏损(公司一纸公告资产增加3亿)(1)

今天我们以“荣盛地产”2020年的一纸公告,财务账面总资产立马增加3个亿。

“荣盛地产”一纸公告,财务账面资产增加3个亿?

大幅计提商誉减值致公司严重亏损(公司一纸公告资产增加3亿)(2)

2020年12月8日,#荣盛#地产公司发布公告:

2020 年 12 月 7 日,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四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会计政策变更的议案》,决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 3 号—投资性房地产》、《企业会计准则第 28 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相关规定,对公司会计政策的部分内容进行变更。

2021年4月,该公司发布2020年公司年报,根据年报,我们来看一下净资产变动情况:

大幅计提商誉减值致公司严重亏损(公司一纸公告资产增加3亿)(3)

年报显示,公司资产合计增加3.04亿,其中其他流动资产增加2.59亿,投资性房地产增加0.45亿元,公司负债增加0.76亿,账面净资产增加2.28亿。

啥???发个公告这些数字就能变???这是玩魔术么?

财务报表的天生bug---会计政策变更

发个公告,公司资产增加3个亿,这不是玩魔术,是真实数据,合理、合法、合规。

不懂的是我们自己?不是企业怎么了?

如果你看不懂,看不透,产生亏损。那只能说,我们只是在为自己的认知买单而已。

(1)投资性房地产会计政策调整前

我们以“荣盛地产”的其中一项“投资性房地产”调整为例,在调整之前,公司投资性房地产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按其预计使用寿命及净残值率对建筑物和土地使用权计提折旧或摊销。

这段文绉绉的是意思是啥呢?

我们知道,会计计量属性中有一个计量属性叫“历史成本原则”,什么意思呢?就是会计在计量的时候,是以当时资产价格记账的,这叫历史成本原则。

以“荣盛地产”的投资性房地产(就是购买的房子用来出租的叫投资性房地产)为例,按照历史成本原则,公司账面上的投资性房地产价值是按照当初买房的时候的价值入账的,而且随着一年一年过去,房子还要折旧。

根据荣盛地产的公告,公司房屋及土地使用权的折旧方式如下:

大幅计提商誉减值致公司严重亏损(公司一纸公告资产增加3亿)(4)

根据公司资料,2020年年初,按照历史成本计价的原则,公司投资性房地产历史购买价10.39亿,每年公司折旧,累计折旧了1.57亿,账面价值只有8.93亿元。

但是事实上,中国的房子是一直在涨价的,二手房现在的价值比刚买的时候要高很多。但是财务记账的时候,却一直用原来的价值在账面反映。

所以说因为有“历史成本”计量的原则,导致公司账面的资产有时候无法真实反映实际的资产状况。

(2)投资性房地产会计政策调整后

有人说,既然“历史成本”计量原则无法真实反映实际资产状况,那是不是可以按照其他计量的规则?

是的,可以。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投资性房地产可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但是这并不是所有的都可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这是考虑到有些资产很难取得“公允价值”,而且,公允价值也有一个缺陷,就是这样的价值到底如何去判断?

就像现在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很市场化了,但是拿到市场上也是各有不同,我们取得的市场价值真的是真实能够变现的市场价值吗?

但是由于房地产市场确实已经很市场化了,一般会有一个基准价,变现也会在基准价上下浮动,能得到一个大概差不多的价值。所以,企业会计准则中对投资性房地产允许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于是荣盛地产公司2020年12月发布一纸公告,说我的“投资性房地产”原来采用“历史成本”计量的,现在我变了,我要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于是会计一顿操作,根据公告,把账面“投资性房地产”的价值调整到和市场价值差不多的价值。

于是就有了审计报告公布的,将2020年1月1日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由原来的8.93亿元调增到9.39亿元,账面资产调增了0.46亿元。

这样的调整,有错吗?完全正确。

是的,就是发一公告,会计在电脑上敲一敲,资产就会增加0.46亿元,而且是正确的调整。

大幅计提商誉减值致公司严重亏损(公司一纸公告资产增加3亿)(5)

总结

前面我说过,财务报表的数字是死的,看起来很客观,但是财务报表是人做出来,所以他是主观的。

如果要深究,那么我们可以发现,会计这一学科本来就是建立在主观性的基础上,是人为建造的模型。而这个模型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基础上,离开了这些假设,那么我们看到的报表就会变成另一个模样。

因为报表是这些假设为基础建立的模型,所以也就给了很多人可以操作的空间。

法律规定企业在变更这些假设时有告知的义务,但是他没有替大家解读的义务。

所有阅读财务报表的人,一定要阅读报表的编制基础,如果你要用财务数据和其他公司数据做比较,请记得编制基础一定要调整一致才具有可比性的。

我们可以不懂做账,但是我们要有财务思维,否则所有的失误都是缴纳的“认知税”。

“ 一文讲一个故事”,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CPA深度财税分享站

还可以免费获得肖星老师的《一本书读懂财报》电子版哦。有需要的私信我。

欢迎大家关注系列文章:

链接:

1、以 万科 为例,揭秘财务报表的天生bug(缺陷)?

2、以“东阿阿胶”之“驴”,揭秘财务报表的天生bug(缺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