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的农业和土地制度(浅谈季历不断开拓土地)

商朝自甲帝之后就开始走下坡路,国势越来越衰弱,而边疆外族却越发强盛,屡屡试图进犯中原。武乙帝继位后,生活奢侈,惨无人道,国人都很怨恨他,这时的商朝国势就更加衰败了。

而就在商朝国势衰败之际,周国却偷偷发展起来,其中为周国发展迈出第一步的人就是季历。季历是谁呢?可能大家都不熟悉,他就是周文王姬昌的父亲,他不断开拓土地,为周朝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注:由于先周史料的缺失,就算是《史记》对于季历的记载也不过短短几句话,今天我们通过《古本竹书纪年》、《诗经》、《左传》、《国语》等有关于季历的记载,整理出季历平生的事迹,一起来看看吧。

商周的农业和土地制度(浅谈季历不断开拓土地)(1)

季历

01季历即位:孩子出生成为季历的转折点

季历长到13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古公亶父就想着为他张罗一门好婚事了。古公心想着,如果找个能够帮助周国的就好了,决定后古公就开始寻找适合的女子。没想到在不久之后,还真让古公找到了一位身份地位都不错的女子,这个女子也愿意嫁给季历。这个女子就是挚国国君的女儿,挚国当时是殷商所属的诸侯。

在一个黄道吉日,季历就把这个女子娶进门了,这个女子跟婆婆太姜一样贤惠,于是大家都称呼她为太任。不久之后,太任就怀孕了。就在太任将要生产的时候,突然一只火红色的大鸟飞到她的窗户边,古公觉得这是祥瑞之兆。孩子出生后,古公一看果然有圣贤的气象,于是非常高兴,说:“我的后代有成大事的人,应当就应在这个孙子身上吧。”于是就给这个孙子取名为姬昌。

季历的大哥太伯跟二哥虞仲听到父亲古公说的话,彼此看了一眼,懂了父亲的意思。父亲是想把位置传给季历,好将来传给姬昌。但是季历排行最小,由他即位名不正言不顺,于是大哥二哥一商量,就一块离开了周国,来到了南方荆蛮之地,并在那里繁衍生息,不再回周国。

古公去世后,因为儿子只有季历,所以季历就顺理成章地继承了位置,并为了周国的崛起开始了努力。

商周的农业和土地制度(浅谈季历不断开拓土地)(2)

季历一家关系图

02季历跟虞国和挚国进行合作

季历的大哥跟二哥到了荆蛮之地,慢慢也习惯了当地的习俗,通过努力地发展,也建立了一个小国家虞国。

而此时季历也已经继承了周国,正想着向外发展,然而他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于是他就将目光放到了他大哥建立的虞国和老丈人的挚国,如果能得到他们的帮助,那发展起来就容易得多。

说干就干,季历于是就经常去拜访他的大哥太伯,太伯也愿意为周国的发展出一份力量,而挚国这边则是季历的妻子出了比较多的力,劝说她父亲与季历合作,最终也达成合作,共同发展。

  • 《诗经》中就有对季历跟虞国的合作的记载,如下。

《诗经·大雅·皇矣》记载:帝作邦作对,自大伯王季。维此王季,因心则友,则友其兄,则笃其庆,载锡之光,受禄无丧,奄有四方。

翻译:上帝建立了一对邦国,这一对邦国创始于太伯、王季。就是这位先祖王季,他顺从父亲,友爱他的两位兄长,致使福庆不断增加。天帝赐他无限荣光,承受福禄永不消减,天下四方我周占全。

商周的农业和土地制度(浅谈季历不断开拓土地)(3)

03季历开拓土地第一步:对鬼方的征服

在跟虞国和挚国达成合作后,季历就开始了发展,首先目标是要开拓土地,而这时刚好有一个契机。由于商朝国势衰弱,一个叫“鬼方”的方国就趁机不断侵扰中原,商王武乙于是就派季历去抵御鬼方的入侵,季历就可以借着这个契机开拓土地。

季历于是就带领着周国士兵开始了征讨鬼方之战,但是他个人能力有限,于是就向合作的虞国和挚国请求了帮助,在虞国和挚国的帮助下,历经三年的征战,季历终于大败了鬼方,俘虏了二十个翟王,也顺便开拓了不少土地。商王很高兴,赏赐了季历不少东西。

  • 《古本竹书纪年》就有武乙对季历赏赐的记载,如下。

《古本竹书纪年》记载:武乙三十四年周王季历来朝,武乙赐地三十里、玉十㲄、马八疋。

注:这是季历征伐鬼方一年,取得初步胜利后,武乙对他的赏赐。

商周的农业和土地制度(浅谈季历不断开拓土地)(4)

04季历开拓土地第二步:对戎狄的征讨

季历打败了鬼方不久,商王武乙就死了,他的儿子太丁继位,而此时商朝国势就更加衰弱了,边疆戎狄部族又趁机进犯中原,于是太丁帝又任命季历发兵征讨戎狄部族。

  • 注:据说武乙到黄河和渭河之间打猎,突然天空中打雷,武乙被雷劈死。(《史记·殷本纪》)

季历先是征讨燕京戎,然而事实却给他泼了一头冷水,周国根本不是敌国的对手,被燕京戎大败。

失败是成功之母,季历也不灰心,又将目标放在了实力比较弱的余无之戎。这一次,周国又再一次借助了虞国跟挚国之力,经过一番斗争,终于打败了余无之戎,周军士气又高涨起来,周国又顺便开拓了一些土地。

  • 《古本竹书纪年》对季历征伐余无之戎有记载,如下。

《古本竹书纪年》记载:太丁四年周人伐余无之戎,克之。

商周的农业和土地制度(浅谈季历不断开拓土地)(5)

05季历继续大规模开拓土地,最终被商王除掉

季历打败了余无之戎,商王太丁很满意,于是就任命了季历为牧师。这样季历就变成了一方诸侯之长,有权征讨那些反叛的国家。而太丁赐封季历为牧师的目的,是要利用周来抵御和征服那些侵犯中原的狄戎部族。

而季历拥有牧师这个称号,又可以借着征讨叛国的机会开拓土地,因此季历就更加努力了。不久之后,季历就打败了始呼之戎,然后又打败了翳徒之戎,抓了他们三个大夫。

  • 《古本竹书纪年》中就有这两次征讨狄戎的记载,如下。

《古本竹书纪年》记载:太丁七年周人伐始呼之戎,克之。十一年周人伐翳徒之戎,捷其三大夫。

当然,在征服戎狄的过程中,季历开拓了不少土地,周国的势力也越来越强,但是季历还没来得及高兴呢,灾难就来了。

由于季历大规模地征战,扩展土地,太丁帝感觉受到了威胁,于是就将季历囚禁起来,最后杀死了。

商周的农业和土地制度(浅谈季历不断开拓土地)(6)


季历虽然不在了,周国的发展却没停止

这时候周国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了,很多诸侯也都纷纷前来归顺。季历去世后,其子姬昌接过了季历的胆子,继续着周国的发展事业。

姬昌时期,由于父亲被商王处死,周国与商朝的矛盾和冲突已经更加严重了。但是好在姬昌沉得住性子,表面上还是恭恭敬敬地臣服于商王,按时上贡,取得了商王的信任。

于是商王任命了姬昌为方伯,让他去讨伐那些反叛的诸侯。姬昌于是跟季历一样,打着为商王抵御外族的旗号不断开拓土地,提高周国的势力。

同时,姬昌又在周国推广德政,诸侯都被感动,于是很多诸侯都来归顺,周国的势力范围又进一步扩大。到了姬昌后期,周国的势力范围已经“三分天下有其二”了,也有了可以跟商王对抗的力量。

结语

季历不断开拓土地,为周国的发展迈出了第一步。而季历之所以能够成功开拓土地,很大原因是有大哥建立的虞国和老丈人的挚国的帮助,加上当时商朝国势衰弱,边疆外族不断侵扰,季历才能借着讨伐叛国的机会开拓土地,扩大周国的面积,发展周国的势力。

也是因为季历太过心急,一下开拓了太多土地,引起了商王的注意,最后被商王除掉了。虽然季历死了,但是周国的领土还在,周国的力量也还在,这就为周文王崛起而称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史料:《史记》、《古本竹书纪年》、《左传》、《国语》、《诗经》等

本文由余儿谈历史原创首发,抄袭必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