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李德全的处世智慧(雍正王朝办公室主任)

在《雍正王朝》这样一部不分主角、配角,没有丝毫多余桥段的经典历史电视剧中,但凡有几句台词甚至但凡有露面机会的角色,都值得推敲和琢磨。李德全,康熙、雍正两代帝王的近侍大太监,严格意义上讲,基本相当于领导的“办公室主任”而且还兼任“私人助理”的那种。从角色上看,李德全绝对算不上主角;但从为人处世、职场智慧方面而言,李德全又丝毫不逊色于上书房的三位老狐狸。

康熙皇帝信任和倚重李德全,有着数十年的接触和了解;但对李德全了解并不深的雍正皇帝,为何刚一登基就舍弃了潜邸的管事太监——高毋庸,继续留用李德全呢?

当然,雍正皇帝之所以留用李德全,有着皇权合法性的理性考虑:将康熙皇帝的近侍太监留在身边,既能证明自己登基为帝、执政为民的光明正大、问心无愧;又能借助李德全的特殊身份,为自己的皇权合法提供最直接的证明。

当然,这一切还有一个极为关键的前提,除了绝对的忠心外,李德全还是一个将“办公室主任”做到极致的代表性人物。

雍正王朝李德全的处世智慧(雍正王朝办公室主任)(1)

康熙庆典中,李德全的完美表现

康熙朝末期,时任“大将军王”的皇十四子胤禵取得西北战场上的阶段性胜利以后,康熙皇帝终于答应举行大寿庆典。但在庆典过程中,本就身体有恙的康熙皇帝出现了明显的不适,考验李德全的时候到了。

作为近侍太监,李德全对康熙皇帝的身体健康负有直接责任;更何况,李德全的恩宠荣辱和康熙皇帝的身体健康、是否在位有着直接关系;所以,康熙皇帝一旦出现身体欠安,第一个紧张的就应该是李德全。

但面对这种情况,拥有自主处理权利的李德全并没有擅作主张,而是找到了时任“上书房大臣”的张廷玉和马齐:

“二位中堂,怎么办?要不要赶快停了庆典,召御医为皇上诊脉?”

就冲李德全的这个举动和这句问话,我们就能看出李德全处事的精明和周全。我们先来看下张廷玉的回应:

“不行!那样一来就引起朝野震动,再说皇上也不会答应的!”

御前服侍那么久,大事小事经历那么多,李德全会不明白擅自叫停庆典、召唤御医会带来何种负面影响?

当然知道!

李德全之所以这样做、这样问,能够达到以下几个作用:

1、将自己对康熙皇帝身体状况的担心,清晰、明确告知两位上书房大臣,树立自己忠心侍主的正面形象外,还能通过两位康熙近臣的嘴让康熙皇帝明白自己的这份忠心,进一步稳固自己的御前地位。

作为“办公室主任”,忠诚、服从是最基本的工作原则,但你横不能每天在领导面前高喊口号、疯狂拍马屁吧?所以,你要从侧面入手,从领导的身边人入手,毕竟从别人嘴里听到的,永远比自己亲口说出的要更显可信、更显真诚。

2、为保障康熙皇帝的身体健康,李德全能想到的是“叫停庆典、召唤御医”,但这样做会带来何种后果,李德全也非常清楚。为了寻找更稳妥的办法,更为了尽可能消除这样做带给自己的负面影响,李德全找到两位上书房大臣是最完美的选择。

身为“办公室主任”,你手中掌握的权力仅次于一把手,但这种权力是绝对的双刃剑。利用好了,你顺风顺水;利用不好,你举步维艰。所以,不管遇到什么事,找别人商量商量总不会错;更重要的是,要严格遵照“办公室主任”的角色设定——“服务员”来开展工作,保证所有的命令都有更高级别的出处,保证所有的安排都有人兜底。这一点,需要品,细细的品。

3、充分体现出李德全对两位上书房大臣的尊重!

身为“办公室主任”,你的领导永远都不只有一把手,领导班子成员都是你的领导,都是能够影响甚至中断你仕途生涯的关键人物。时时谨慎、处处小心、思虑周全,才是最完美的工作态度。

雍正王朝李德全的处世智慧(雍正王朝办公室主任)(2)

我们的解读是不是有点过度了呢?

略有沉思以后,张廷玉问道:

“还有几个庆典?”

来看李德全的回应:

“还有三四个庆典,最后是由阿哥们拜寿,敬献寿礼!”

听完李德全的介绍,张廷玉这样安排道:

“这样吧,把前面的庆典取消,马上提前让阿哥们给皇上拜寿、献寿礼。”

被李德全刻意省略的“三四个庆典”,被张廷玉安排取消了;被李德全专门指出的“皇子拜寿、敬献寿礼”,被张廷玉安排提前了;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李德全心中早就有了最完美的处理方式,他只是在等着这个安排从张廷玉的嘴里说出来而已。这就是谨慎,就是小心,就是在最可能降低自己负面影响的前提下,严格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这才是一个“办公室主任”能够长久任职,能够获取仕途发展的完美做法。

鄂伦岱将一个天生烙有一个“寿”字的天外来石进献给康熙皇帝以后,康熙皇帝给出了这样的态度:

“哦!那可是难得的吉物啊!既然是上天所赐,朕亲自来接!”

但将寿礼打开,发现是一只死鹰以后,李德全却给出了这样的回应:

“没什么,一块石头,没什么好看的!”

这里有一个极为明显的问题:一个被康熙皇帝如此重视、打算亲自来接的寿礼,李德全为何就敢如此直接的拒绝康熙皇帝?

再说了,李德全难道不知道康熙皇帝的脾气?更何况,李德全的拒绝用词俨然就是“欲擒故纵”的用意,康熙皇帝还会听从李德全的安排吗?

很明显,这句话是李德全故意为之,但问题在于他为什么这样做?

雍正王朝李德全的处世智慧(雍正王朝办公室主任)(3)

因为这只死鹰会带给康熙皇帝何种影响,李德全非常清楚,出于工作职责,他必须这样做;但更重要的是原因在于,这是一次光明正大表明自己忠心侍主的大好机会。明知拦不住康熙皇帝,明知康熙皇帝会受到巨大负面影响,但只要有这句话就能让李德全的正面形象彻底树立,让李德全可能受到的负面影响彻底消除。

我可出言劝阻了,我可忠心侍主了,康熙皇帝如果再出什么事,和我无关!

如果事态发展到你无法控制的状态,如果矛盾出现在领导班子内部,“办公室主任”一定不能冲动站位,更不能擅作主张、妄下判断,尽到你的责任、表现出你的态度就行了。“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是办公室主任“牺牲”最常见的方式之一,如何躲过这个致命关卡,李德全给我们做出了最完美的示范。

雍正朝时期,李德全的完美表现

进入雍正朝以后,雍正皇帝舍弃了潜邸的管事太监——高毋庸,继续留用了前朝御前太监——李德全。但前文我们已经提及,雍正皇帝之所以留用李德全,最初的原因在于维护皇权合法性的理性考虑,可如果雍正皇帝坐稳了江山、稳固了统治根基,李德全势必会落到尴尬境地,甚至直接被彻底抛弃。

对于“办公室主任”而言,领导的更新绝对是最大的机遇,也是最大的威胁;但对于李德全这样再无晋升可能的“办公室主任”而言,皇权的更迭、皇帝的更新则只剩下威胁,却再无机遇了。所以,李德全必须想尽办法渡过雍正皇帝的“利用期”,通过雍正皇帝的“考核期”,从根本上获得雍正皇帝的信任和倚重。

事实证明,李德全不愧是“办公室主任”的最佳代表,他在雍正朝的表现也绝对可圈可点,堪称教科书级别。

将乔引娣从允禵身边夺过来以后,雍正皇帝给乔引娣的任用下达了最高指示:

“朕不但能够让你不死,还能够让你在朕的身边服侍朕。调她到养心殿做近侍宫女,她若是自残或是寻短见,朕即刻赐死允禵!”

注意,这个命令是下达给大太监李德全的。也就是说,李德全接下来既要保证乔引娣的人身安全,哪怕是自残和自尽;还要保证乔引娣能够顺利来到养心殿御前近侍。

雍正王朝李德全的处世智慧(雍正王朝办公室主任)(4)

乔引娣,可是一个沉浸于爱情中的执拗姑娘,可是两眼都是允禵的刚直女子。让这样一个姑娘心甘情愿地前往养心殿服侍雍正皇帝,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大口吃肉、满嘴流油的敬事房太监——赵公公,对照顾乔引娣的秦顺儿有过这样一句命令:

“你给我听着,里屋的奶奶要是一顿没吃,你就给我饿一顿;要是一天没吃,你就给我饿一天。”

这个命令来自哪里?很明显,就是来自李德全!

这就是李德全执行力的恐怖:将具体任务细节化、明确化并给予严格的惩罚措施。

身为“办公室主任”,不管你有多么的忠心,多么的听话,没有执行力、没有办事能力也是等于零。但“办公室主任”毕竟是一级领导,不必也不能事必躬亲,如何让领导安排的任务完美的转移到下属身上,如何想尽办法证明自己的执行力,李德全的做法绝对值得我们学习。

这个办法很简单:对下属不狠心,领导就会对你狠心,个种利弊,自己权衡。

事实证明,李德全的办法非常有效。这个桥段以后,就是李德全对雍正皇帝的工作汇报:

“那边的小太监秦顺儿送过话来说,乔引娣已经开始吃饭了。昨儿个答应了,说是愿意到养心殿来。奴才今儿个就安排她来当值。”

这里,我们还要专门解读一下李德全的汇报艺术:

1、明明是雍正皇帝的逼迫,但在李德全的嘴里,却成了乔引娣“愿意到养心殿来”的自愿为之。

将领导的不地道、不讲理,甚至违背原则的命令,完美掩盖、完美转化,也是“办公室主任”的基本要求。

2、听到乔引娣开始吃饭的消息后,雍正皇帝有一个明显欣慰的眼神,李德全立马汇报了自己对乔引娣的工作安排——“今儿个就安排她来当值”。

雍正王朝李德全的处世智慧(雍正王朝办公室主任)(5)

不管领导拥有何种工作方式,也不管领导拥有何种脾气秉性,拖沓,尤其是工作上的拖沓都只会让领导不高兴。领导交代的任务办出了结果,要立即汇报,而且要按照领导的最初打算汇报,你放心,如果领导改变了想法,他会另有命令、另有安排。

除此之外,这段剧情以后还有一个隐藏的小细节,那就是原本于敬事房工作,负责洒扫的基层小太监秦顺儿被安排到了雍正皇帝的身边服侍。

很明显,这是李德全的安排,是李德全对于秦顺儿完美完成任务以后的犒赏。作为宫中的大太监,只有做到“赏罚分明、雷厉风行”,李德全才能领导好满宫的太监,才能替雍正皇帝省去管理太监的烦忧,才能体现自己的管理价值,稳固自己太监总管的位置。

乔引娣来到养心殿以后,因为初到御前不懂规矩,错将凉奶茶进给了雍正皇帝。雍正皇帝生气后,李德全给出了这样的反应:

立马下跪求饶,并拉着乔引娣下跪,然后一边自打耳光一边给出解释:

“奴才该死,奴才该死,大概是新来的人把凉的奶茶给皇上端上来了!奴才知罪、奴才该死。”

首先,出现这样的错误,李德全负有绝对的管理责任,所以他没有第一时间推脱责任,而是先拿出了明确的认错态度——“奴才该死”,争取主动、争取雍正的谅解。

然后,向雍正解释错误出现的原因所在,并立即跟上一句“奴才知罪”。既让雍正皇帝明确了“事不关己”,又巧妙地规避了推脱责任的嫌疑。

更重要的是,李德全还在自己的下属乔引娣面前,树立了一个维护下属、替下属担当的完美形象,更便于今后领导工作的开展。

雍正王朝李德全的处世智慧(雍正王朝办公室主任)(6)

这就是李德全,这就是李德全能得康熙、雍正两代帝王信任和倚重的原因所在,就是一个“办公室主任”能获得长久仕途生命,或者获得进一步仕途升迁的基本操作办法。《雍正王朝》,为何被称为“职场教科书”?李德全绝对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

参考资料: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雍正王朝》

(本文仅基于《雍正王朝》具体演绎情节和人设解析,并不以历史史实为依据,个人观点,欢迎提出批评意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