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管家测亩工具使用(从割田术到无人机遥感)

古装推理剧《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正在热播。开场时,两个农民为“三亩六分”农田大打出手,起因是剧中主角帅家默测出的良田面积与田契不符,导致二人无法均分。

帅家默的本职工作是丈量田亩,运用“割田术”,将田块分为若干圭田、斜田、箕田、弧田,继而采取不同算法……剧中,他一股脑儿冒出来的术语,听得观众一头雾水,原来在古代测量一块农田如此复杂。而今,测量农田又分几个步骤呢?

农田管家测亩工具使用(从割田术到无人机遥感)(1)

技术人员操作无人机,测量农田面积 记者 陈烨/摄

3月9日一早,记者来到北仑大碶新湖岙农庄一块农田旁,感知无人机遥感测量带来的科技和高效。

该农田位于新路村,以田埂为界,两个地块种植的都是小麦。记者现场看到,无人机遥感测量过程可谓一气呵成:将设备安装完毕,设置好各类参数信息,然后遥控无人机飞至农田上空,盘旋七八分钟后落地。采集到的信息后续只要导入电脑,便能生成数据。

农田管家测亩工具使用(从割田术到无人机遥感)(2)

无人机拍摄农田

据悉,这项技术是指利用无人机拍摄地面农作物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再进行影像拼接、数据解译等工作,测量取得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和空间分布数据。

古时,以步丈量或借用工具,终究是在田间行走,如今无人机加持,只要站在外围,就能轻松获取数据。农田测量工具的演变,也是一部科技“进化史”。

宁波晚报记者陈烨文/摄

来源:中国宁波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