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筑路兵:揭秘高原筑路兵

来源中国军网

新藏线,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是西藏西部重要的运输大动脉,海拔5000米以上的路段有130公里,是入藏线路最为艰难的,最为危险的一条;川藏线,历史上是茶马古道,现代是川藏公路、是川康公路和康藏公路的合称,川藏公路以风景优美路途艰险著称,堪称是世界上最美的公路。

常年驻守西藏的武警某部交通第三支队官兵守护了新藏线17年、川藏线22年,由于高原条件的艰苦和自然环境的恶劣,驻守新藏、川藏“两线”的官兵苦中作乐,研究了一套高原筑路兵版的独特“方言”。

今天,就用一组萌漫带大家见识一下高原筑路兵“方言”里的那些词儿:

词条1:刀客

你以为是这样?

青藏高原筑路兵:揭秘高原筑路兵(1)

或者这样?

青藏高原筑路兵:揭秘高原筑路兵(2)

好吧……你想多了……

其实是这样的。

青藏高原筑路兵:揭秘高原筑路兵(3)

养护新藏线和川藏线需要很多机械操作能手,最能体现高超技术的是平地机操作。每次的路基整平、铲雪工作,甚至有的时候要在悬崖边上施工,对操作手的要求很高,铲刀的高度、角度要精确到位,平地机要安全平稳,否则就会车毁人亡。因此,高原筑路兵们把那些操控一流、技术精湛的平地机驾驶能手称为“刀客”。

词条2:护甲

你以为是这样?

青藏高原筑路兵:揭秘高原筑路兵(4)

那么你就错了,其实是这样的。

青藏高原筑路兵:揭秘高原筑路兵(5)

护甲的全称是:安全防护反光背心。在高原上行车,经常可以看见官兵在迷彩服外,身着反光背心养护道路。它的作用是提醒司乘人员前方施工,减速慢行,尤其在夜晚施工时,更是保护官兵人身安全的保护盾。

词条3:野餐

想到野餐,你肯定想到是这样,哇,美味!

青藏高原筑路兵:揭秘高原筑路兵(6)

其实是这样。

青藏高原筑路兵:揭秘高原筑路兵(7)

野餐是官兵在野外作业时吃的饭。因为野外条件极为简陋,而且常有风沙,官兵们就蹲着围成一圈在一起就餐,能够挡住部分风沙进入碗里,因此也称为“蹲餐”。在部队刚上勤初期,由于筑路工期时间紧,官兵们必须争分夺秒抢进度,经常早出晚归,中午饭一般采取“蹲餐”的方式在工地吃,炊事班将饭做好送到工地后,官兵们拿出碗筷,围圈就餐。这也成为很多老兵记忆中经典的场景。

词条4:扛大箱

你以为是这样?

青藏高原筑路兵:揭秘高原筑路兵(8)

不要结合文字想,其实是这样。

青藏高原筑路兵:揭秘高原筑路兵(9)

扛大箱,说的不是肩扛,而是官兵的座驾。交通部队上勤新藏线和川藏线之初,交通工具只有斯太尔高厢车,官兵们上勤坐的都是车厢,加上土路的颠簸、恶劣气候、高原反应,五脏六腑都好像要被颠出来一样,这种记忆让官兵们终身难忘。

词条5:雪岛

你以为是这样?

青藏高原筑路兵:揭秘高原筑路兵(10)

其实是这样……

青藏高原筑路兵:揭秘高原筑路兵(11)

雪岛不是岛,而是雪灾后的村庄。雪山孤岛是西藏阿里遭受暴风雪后最普遍、最平常的概念,由于阿里地区冬季雪灾频发,有的地区积雪达十几米高,道路中断,所有供给无法进入。驻守在这里的武警官兵们,便迎着风雪用生命奋力开辟通往孤岛的生命通道,一次次解救受困群众于危难之中。

词条6:洋房

你脑海中浮现的是这样?

青藏高原筑路兵:揭秘高原筑路兵(12)

而事实上……

青藏高原筑路兵:揭秘高原筑路兵(13)

你没有看错,我也不是在开玩笑。部队上勤之初,没有营房,官兵们只能借牧民的羊圈作为临时住所,被官兵们戏称为“洋房”。一位亲身住过“洋房”的老兵说,“洋房”的地上是一层又黑又厚又臭的羊粪,官兵们每天都要极力忍受着酸臭的羊粪和阴冷潮湿的环境,一边对路段进行养护,一边自己动手修建营房。通过两年的努力,一幢幢漂亮的营房拔地而起,官兵们从此便告别了住“洋房”的历史。

词条7:旗兵

提到旗兵,你肯定先想到他们,太帅了!

青藏高原筑路兵:揭秘高原筑路兵(14)

但在高原天路上却随处可见他们。

青藏高原筑路兵:揭秘高原筑路兵(15)

管理养护国道,确保公路畅通,是高原筑路兵的基本职责。开展养护工作时,官兵们除了用标识划分施工区和通行区外,还会派驻安全员用旗语指挥过往车辆通行。旗语有规范的动作,每个动作有固定的含义,比如:靠边停车的动作是,旗兵双手持令旗,右手旗高举示意驾驶员停车,左手旗指示停车位置,驾驶员靠边停车后,旗兵主动告知前方正在施工,公路上有坑槽,提醒驾驶员注意安全,减速慢行。

词条8:描红

你以为是这样?

青藏高原筑路兵:揭秘高原筑路兵(16)

不,其实是这样。

青藏高原筑路兵:揭秘高原筑路兵(17)

描红是官兵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具体是要把公路两旁竖立的公里里程碑上的数字,用红漆描绘得更加鲜艳醒目。公路里程碑一公里一块,新藏线全程2080公里,川藏线养护路程800公里,总共有2800多块里程碑需要官兵们用手一笔一笔仔细地描红。219国道1314里程碑,数字谐音“爱要久,一生一世”,于是每一个经过这里的游客或者路人,都喜欢将自己和恋人的名字写下,每每不到一个月,数字就会被名字遮盖住,为了能够清晰地告知过往司乘人员自己所处的具体位置,官兵们要经常将其重新描红。

词条9:涂唇

你想到了这样的画风?

青藏高原筑路兵:揭秘高原筑路兵(18)

误会了误会了,其实是官兵嘴上裂开了口子。

青藏高原筑路兵:揭秘高原筑路兵(19)

官兵们用唇膏,不是臭美,而是因为高原干旱少雨,风大干燥,紫外线强烈,长期在野外执行公路养护保通任务,嘴唇裂口的事情经常发生,有时甚至疼得吃饭都不能张大嘴,笑也不能笑。随着后勤卫生条件的逐年改善,现在部队为官兵统一配发了军用唇膏,嘴唇干裂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高原筑路兵“方言”的那些事儿,就先告一段落。

虽然说的是“方言”,但这背后体现的却是人民子弟兵不为人知的辛苦和坚持。

无论是守护边关海岛,还是翱翔蓝天星际;无论是手持钢枪冲锋陷阵,还是紧握铁锹护路保通,中国军人有千百种样子,但无论哪一种,都绝对是好样子!

青藏高原筑路兵:揭秘高原筑路兵(2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