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以为自己是老板(老板和资深HR眼中的他们)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张蓉 史春波 黄小星,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hr以为自己是老板?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hr以为自己是老板(老板和资深HR眼中的他们)

hr以为自己是老板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张蓉 史春波 黄小星

这个夏天,第一批00后大学生毕业,正式走进职场。

反职场PUA、拒绝画饼学、整顿职场……在网络空间,人们给00后的职场表现贴上了“勇”的标签,他们敢于表达和挑战,也拥有“转身说不”的果决。

当这群互联网原住民和真实的职场相遇,擦出了哪些火花?对于这批新晋的社会人,职场管理者又是如何接招的?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和杭州多位企业主、资深HR聊了聊,描摹出他们眼中的00后职场新人画像。

视觉中国 供图

敢于表达:比起听,更多参与讨论

在杭州一家科技类公司,自去年下半年起,已涌现不少00后职场新人的面孔。

“他们大多先到公司实习,根据实习期的双方匹配度,选择是否转正。”这家科技类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张梦尧介绍说,这届校招生留存率约七成,目前,公司有近20位00后入职,大多是理工科毕业生,从事软件开发、技术支持等工作。

张梦尧34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十年。身为80后,在和这批新员工的交流中,他意外地发现00后在职场中的表现突破了自己原有的认知。

“过去,我以为00后会更看重自我的工作情绪和幸福感,但事实上,他们很在意从事工作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格局比我想象中要高。”张梦尧记得,在和新员工的交流会上,00后们关心的很多问题都围绕着工作价值和意义,“比如,他们会自主地关心公司开发的项目是否会创造社会价值、以及公司在行业内的推动力。”

同时,张梦尧也强烈地感受到,在职场中,00后怀揣的社会责任感与崇尚自我并行不悖。

“他们在意八小时工作之外的生活品质,格外注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张梦尧说,公司整体节奏比较快,员工每天加班一两小时是普遍状态,但00后往往倾向于自己协调工作时间,“他们会在既定时间完成任务量,但期间会给自己安排弹性休息的时间,比如,周一到周三加班,周四、周五准时下班,不会在意前辈或领导的目光。”

对于公司定期组织的短期培训、运动会、团建等集体活动,00后也大多会先注重个人时间安排的考量,参与度没有往届员工高。

“往届员工参与度可能是七八成,但00后往往只有一半报名。”张梦尧举例道,公司几乎每月会进行一场培训,短则半天,占用下班后两小时,长则一两天,占用一天周末,对此,不少00后会直言拒绝,“部门领导去问原因,他们也说得很直接,‘工作日可以参加,但周末有自己的安排,比如旅行、野餐、参加兴趣班等’。”

“敢于表达自我想法”,这是00后新员工给张梦尧带来的直观感受。“他们不太会在意对话者的身份、层级,只对自己认可的事情低头,主张平等交流。”张梦尧发现,随着这些新鲜血液的加入,公司的分享会氛围也正悄然发生变化。

当领导或老员工在会上分享自己对前沿科技的想法,不少00后会直言不讳地指出他们的瑕疵,进而加入讨论,围绕区块链、元宇宙等新概念侃侃而谈。“他们是互联网原住民,接收信息的渠道很多样,也有自己的理解。”张梦尧感叹道,过去,这种会大多时候是单向输出,几乎不会有新员工发表观点,而是默默听下去。

视觉中国 供图

维权意识浓郁:大多缺乏自我反思,“你别PUA我”

对于00后的敢于表达,杭州普特教育咨询有限公司HRBP赵源也有相似的感受。

这家公司有106位职员,其中,00后占比超过10%。“不同于往届员工沟通时会委婉地弯弯绕绕,压抑自我情绪,不敢表达真实想法,他们大多会直接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需求。”赵源欣赏这份直接,“在职场上,比起总是让对方猜测你内心的曲折,不如大方直接,减少沟通成本。”

但另一层面,赵源观察到,不少00后过于自我,在职场中,完全听不进他人的意见。

赵源记得,有一次,有位部门主管就事论事,批评一位00后新人工作完成得不好,对方的反应却格外激烈,从此消极怠工。

“他缺乏谦逊的心态去接受这些负面评价,心理的抗压能力也比较弱。”赵源分析说,哪怕是老员工,也难免有失误的时候,但大多往届员工即便当下顶撞几句,事后也会自我反思,调整工作状态。而她遇到的00后大多缺乏自我反思,容易对不同意见表现出强烈的对抗性,甚至把它上升到一定高度。

另一位让赵源印象深刻的00后,则一度“跑到我们办公室,气势汹汹地来闹事。”这位00后在实习期间表现不佳,缺乏足够的工作能力,一周后,被人力资源部劝退。“他情绪激动,觉得公司对不起他,声称要索要赔偿。但实习本就是双向选择的过程,雇主方拥有解除实习协议的权利,也不需要赔偿。”

辞退00后员工时,赵源几次面对类似的局面。有00后前一刻还苦苦哀求,说自己找不着其他工作。可当赵源劝导他先思考一下自身的问题时,对方立刻有了情绪,回怼道,“你别PUA我。”另一位00后由于被劝退,公开发朋友圈,抨击部门主管的行为。

赵源拥有十年的招聘经验。从面向这届毕业生的招聘开始,她已经感受到,00后不同以往的充足的维权意识。“确实有一些公司存在违规现象,我自己就听说过有公司随意克扣员工工资、甚至发不出工资,这时,年轻人确实需要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益。但不能因为个别公司的行为,就天然地对抗所有公司。”在赵源看来,一些00后正被网上充斥的所谓整顿职场的风向标带跑偏。

加班时间长吗?有没有加班费?有没有餐补?有没有交通补贴?……招聘中,曾有00后一次性向赵源甩来十多个问题。起初,赵源向对方解释,如果加班,可以调休,但对面的年轻人随即围绕没有加班费抗议起来。赵源坦承,对于这样的求职者,自己宁可直接远离对方,不会考虑录取。

视觉中国 供图

企业老板:他们很需要被理解

去年,位于台州的浙江宝宇缝纫机有限公司来了20多名职高的实习生,但一年后,最终留下了3人,企业把这3名留下的00后大学生,当成了“宝贝”。

“总的来看,留下来的表现都是挺优秀的,他们做过车间,也做过销售”,该公司一名负责人说。“脑子比较活络,一学就会。”

对于00后,他很是感慨。“在生活上,他们比较追求自我,在工作上,因为普遍家庭条件比较好,他们又追求稳定,愿意到民营企业一线岗位的就很少了。”

为了改善年轻人的生活配套,公司改造了一幢大楼,花了几百万,不得不说,对于一个民营企业来说,这是需要很大魄力的。

“改造的像宾馆一样,希望他们住的更舒适一些,空调网络是必配的”,但对于00后来说,吸引力还是不大。

在这名负责人眼里,这些年轻人更喜欢热闹的城市,像公司所在的工业区,离城市有点远,生活娱乐不方便,他们会很在意。

“这是崇尚自由和个性的一代,我们应该给与包容和理解,作为企业也是给与了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慢慢熟悉和适应,毕竟社会和学校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两个月前,李枫(化名)的设计公司也招了三名00后,在他这名80后老板看来,也是有些难以理解。“他们最反感的是加班,特别是双休日加班,要叫回来总会有很多理由。”李枫说,“对于待遇方面倒不是很在意。”

才两个月,其中一名就已经离职了,“前面一天加班太晚了,第二天直接不来上班。打电话问他,说不来了,感觉和他们还是有代沟。”他说,不过00后也有很多优点。“比如特别会活跃团队的气氛,有自己的观点。”“他们也很需要我们的理解”。

杭州一家短视频公司的负责人徐毅(化名),也曾对一个00后的实习生印象深刻。实习结束时,这位实习生和他进行了一番恳谈,其中一句话让他记忆犹新——“你说以后我们这一代都进入职场了,还会这么‘卷’吗?”徐毅无言以对。

徐毅是85后。作为创业公司,“卷”的文化一直很浓:平时第一时间追全网热点,为流量拼搏,加班甚至通宵熬夜,都是家常便饭,前几年盛行的“互联网思维”教育他,“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他们只有比对手付出多一些的时间,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这个00后实习生,虽然就读的大学并非985/211,但在他们这表现很突出。徐毅和他细聊过,和徐毅这一代传统的苦读——考学路径不同,00后实习生的成长历程,有更多插曲,“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本身就受过多元价值观的冲击,包括他在摄影、电影、音乐里寻找精神寄托,并形成了自己的价值体系,这是我们那一代不敢想的,”徐毅发现,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丰富的思想,这位实习生的综合表现会更突出。

而实习生留下的“内卷”问题,也持续引发了徐毅的思考。因为公司还在初创,来的大多是年轻人,徐毅感觉,95后的新人多少还有着“精英”思维,能够以高薪、职位晋升等激励上进,而一些00后,他们会想得更多,价值也更多元,传统的“胡萝卜+大棒式”的驱动力已经不好用了。

HR建议:真正地接纳,并融入工作

惊喜与碰撞并存,当张扬个性、标榜自我的00后走进职场,一些企业也在尝试调整管理方式,扬长避短。

由于员工培训到岗率降低,科技类公司开始录制视频课程、进行图文推送,让没有参加培训的员工自主选择时间在网上打卡完成学习。“从共性化管理走向个性化管理,这正是企业健康发展的方向。”张梦尧说。

在杭州普特教育咨询有限公司,8月中旬,执行多年的“大小休”制度正式取消,恢复双休。“靠制度来约束人是最消极的办法,公司主张营造快乐的工作氛围,凝聚一批志同道合的人。”赵源说,此外,公司也愈加重视员工关怀,目前,每个月开展一到两次团建活动,并向员工进行满意度调查。

张梦尧和赵源不约而同地向雇主方提出建议,面对职场新人,弱化00后的身份标签,摆脱思维定式和刻板印象,多去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

在赵源看来,初入职场的“00后”表现出的自我,也是所有人年轻时可能走过的阶段,“谁还没有过横冲直撞的时候呢?”赵源说,希望00后真正地接纳并融入自己的工作,在社会中经历成长,摸索出自己的喜好和发展路径。

视觉中国 供图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