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惊艳的和服(惊艳至极的和服)

令人惊艳的和服(惊艳至极的和服)(1)

令人惊艳的和服(惊艳至极的和服)(2)

中国从古至今都是一个存在感超强的国家,

不仅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更是有超强的文化渗透力。

日本作为近邻,其和服就是受中国文化影响一个典型体现。

和服的出现可追溯到日本的古坟飞鸟时代,

相当于中国的南北朝时期。

当时东吴地区临海,出现了与日的商贸往来。

因此,东吴风格的服饰就经此传入日本,

造就了和服的雏形,“吴服”一词亦因此而来。

令人惊艳的和服(惊艳至极的和服)(3)

真正有文字记载,将中国服饰引进日本,是从奈良时代开始的。

奈良时代正值中国盛唐时期,

日本派出大批学者、僧侣到中国学习。

这些遣唐使者把唐代文化艺术、律令制度都带回了日本。

“衣服令”就是奈良时代模仿唐代制定的制度之一。

到了平安时代,由于受到当时国风影响,

衣服色彩开始多样化,衣袖也向宽大方向发展。

当时和服的名称也很有趣,如“唐草”“唐花”“唐锦”等,

无不体现着唐代女装对日本和服的影响。

服饰图案

令人惊艳的和服(惊艳至极的和服)(4)

令人惊艳的和服(惊艳至极的和服)(5)

唐时代的服饰纹样大部分都以花卉为主,或是把花卉作为陪衬,图案或规范工整或连续对称,部分形象是趋于写实的。在晚唐时期的服饰图案更为精巧美观,从色泽和形状上都更加艳丽优美。

日本和服得服饰纹样的原型也大多来自自然界的花鸟风月或生活中的各种器具。

宽衣博袖

令人惊艳的和服(惊艳至极的和服)(6)

令人惊艳的和服(惊艳至极的和服)(7)

先前奈良时期的服饰,传承了唐衣的宽袍大袖,孟浩然的《春情》诗:“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落梅。”在《簪花仕女图》中,仕女的服饰就是诗中所描绘的穿着。日本和服的衣袖就受到了当时中国的影响,采取宽博的袖型状态。和服适合于不同体态的人穿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正日本人在体形上的不足。

开放衣领

令人惊艳的和服(惊艳至极的和服)(8)

令人惊艳的和服(惊艳至极的和服)(9)

从唐代妇女服饰的衣领上来看,也从一定程度上彰显着当时思想的开放,当时出现了一种领子叫做“坦领”,里面不穿内衣,坦胸脯于外,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保守装扮。

受到唐朝服装影响的日本和服的领口采用凹陷的设计手法,为的是显露脖颈的修长、细嫩的肌肤,现如今歌舞伎的服装以及振袖依然保留了这样的风格。

这同时也牵涉到了日本人的独特审美观。

面妆妆容

令人惊艳的和服(惊艳至极的和服)(10)

令人惊艳的和服(惊艳至极的和服)(11)

唐代女性的面妆也是达到了一个空前华丽的状态。

她的绝美、无拘束超越了唐以前任何时代。

点面靥、抹胭脂、描斜红、涂唇脂、画黛眉、贴花钿等诸多方法。

当时施面的铅粉色泽洁白细腻,

施于面、颈、胸等部位。

眉毛的画法更是比较奇特新颖,

她们将天生的淡眉拔掉,刮净额毛,

再用颜料画出黛眉,眉的种类也比较繁多。

同时唐代女子也酷爱点唇,

用朱砂混合动物脂膏制成唇脂,

为自己化妆成樱桃小口,

这也便是当时面妆的一个审美标准。

唐代的妆面风格直接在日本流传开来,受到了广泛的追捧,现如今,从传统的艺能歌舞伎以及日式传统婚礼上新娘的妆容形象中就可以很直观地了解到,粉面,阔眉,小朱唇,面厣、斜红,都与唐代女子面妆极为相似。也不失一种难以言表的美感。

唐式发型

令人惊艳的和服(惊艳至极的和服)(12)

令人惊艳的和服(惊艳至极的和服)(13)

在唐代妇女十分重视对头部的装饰,

发式和发髻式样的变化多端,以梳髻为主,

或挽于头顶,或结于脑后,形制十分俏丽。

日本古典女性长发梳理与唐朝的发式形状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又不同于唐代女性对发的处理,她们倾向于使长发与装饰溶为一体。如同在大自然中,树木的枝干,树枝垂挂如同梳理的长发。现在日本传统的女子发式,则是学自唐式发型的一种,造型样式层出不穷,以梳髻为主,头饰多以花为主。

在经历了镰仓时代到室町时代,

和服在沿承唐朝服饰基础上改进,加工,

后来一向脑洞大开的日本人,

又逐渐把本国的气候特点、本国人的形体特征

以及审美情趣等因素通通加进来,

将和服改良成了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服装。

随着时代的进步,历史的发展,

两国的服饰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唐代女子服饰,不仅为当时的唐文化增添了很多光彩,并对后世历代妇女的服饰生活与文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日本民族虽然对国际流行的西洋服饰比较青睐,

但本民族的传统和服也穿戴至今。

- END -

撰文 | 林耎

编辑 | 采薇君

图片 | 来源自网络

转载请联系作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