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酐350属于糖尿病肾病5期(慎之又34)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试过

兢兢业业的工作一周

放假的时候彻底放空自己

开开心心的追剧

然后饿了煮个泡面

吃完再美满地去睡觉

肌酐350属于糖尿病肾病5期(慎之又34)(1)

结果第二天一早发现自己“膨胀”了

因为脸部水肿

完全没办法出门嗨皮

肌酐350属于糖尿病肾病5期(慎之又34)(2)

即使不熬夜、不吃宵夜

有的人一觉睡醒

第二天也会“莫名其妙”的水肿

难道这还是个玄学问题?

其实水肿这件事有迹可循

水肿分为病理性水肿生理性水肿

肌酐350属于糖尿病肾病5期(慎之又34)(3)

生理性水肿

一般跟个人生活习惯有关

吃过多高盐、高糖的食物

就是引起水肿的罪魁祸首之一

虽然口味上得到了满足

但是身体却不一定承受得了

高盐、高糖的食物中钠离子含量过高

使人体水分困在细胞之间

形成异常积水

也就是水肿

肌酐350属于糖尿病肾病5期(慎之又34)(4)

另外

饮水量不足也是导致水肿的

重要因素之一

体内缺水会使血液循环变差

血液循环受阻会导致局部或下肢水肿

经常久站或久坐的人群

也容易出现下肢水肿

下肢长期保持一个动作或角度

会使下肢压力较大

影响腿部供血及循环

从而形成体位性水肿

以上情况所引起的水肿

都可以通过时间推移

或者按摩、冰敷、局部刮痧等方法

快速消除水肿

肌酐350属于糖尿病肾病5期(慎之又34)(5)

而经常出现体位水肿的人群

还应该尽量避免长久保持同一姿势

少穿高跟鞋

可以尝试穿弹力袜

或入睡前将脚抬高超过心脏高度

帮助缓解水肿

肌酐350属于糖尿病肾病5期(慎之又34)(6)

病理性水肿的出现

往往是说明我们器官功能

或者是身体代谢水平出现了问题

不同部位水肿

暗藏着不同的信息

肌酐350属于糖尿病肾病5期(慎之又34)(7)

如果经常出现

晨起时眼睑水肿

水肿厉害时还会出现

面部及双下肢持续的凹陷性水肿

即水肿处的皮肤用手按压出现凹陷

这种情况多数属于肾源性水肿

提示你的肾脏可能出现问题

肾源性水肿严重时还会引起胸水、腹水等症状

肌酐350属于糖尿病肾病5期(慎之又34)(8)

如果市民本身有

其他心脏方面基础的疾病

清晨时出现

双下肢轻度水肿

活动后水肿情况会加重

还伴有心慌、气短、呼吸困难、胸水、腹水等症状

这种情况多属于心源性水肿

肌酐350属于糖尿病肾病5期(慎之又34)(9)

如果出现

脚踝部水肿

然后逐渐蔓延整个下肢

同时体检时反应有腹水的情况

多属于肝源性水肿

主要是由于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

或肝癌引起的

这类人群平时表现为四肢消瘦但是肚子肥大

容易出现腹胀、食欲下降等情况

肌酐350属于糖尿病肾病5期(慎之又34)(10)

如果经常出现

小腿胫骨前水肿(非凹陷性)

还伴有皮肤干燥、脱屑、增厚等情况

严重时还会出现怕冷、乏力等症状

这种情况多属于黏液性水肿

主要是由于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

肌酐350属于糖尿病肾病5期(慎之又34)(11)

如果先出现体重下降、消瘦

然后再出现水肿(从足部蔓延至全身)

同时伴有全身乏力、精神不振等情况

多属于营养不良性水肿

主要是由于慢性消耗疾病引起的

如贫血、肿瘤等

如果是孩子出现营养不良性水肿

多数是由于喂养不当引起的

如果使用药物后

出现身体上某些部位水肿

停药后自行消退

这种情况多属于药物性水肿

糖皮质激素、口服避孕药、硝苯地平

哌唑嗪、胰岛素等药物都容易引起水肿

肌酐350属于糖尿病肾病5期(慎之又34)(12)

如果出现病理性水肿

就证明身体已经出现比较严重的健康情况

建议大家要立即就医

明确诊断

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

肌酐350属于糖尿病肾病5期(慎之又34)(13)

1、新鲜冬瓜皮熬汤

冬瓜皮具有利水消肿的作用,在熬汤时可加入赤小豆、白茅根、茯苓等同煮,建议每日一次。

肌酐350属于糖尿病肾病5期(慎之又34)(14)

2、揉按水泉穴

平时可以多揉按水泉穴,两脚两侧,每侧每次揉按5-10分钟,以局部感到酸胀、麻痛为宜。水泉穴除了消水肿,还具有活血通经的作用,痛经的女性也可以多揉按。

肌酐350属于糖尿病肾病5期(慎之又34)(15)

3、脸部刮痧

进行脸部刮痧时力道要轻揉,速度不宜过快。刮痧板与皮肤呈15度夹角,缓慢向上进行提拉式刮痧。需要注意的是,刮痧前要在脸上涂抹刮痧油、芦荟胶或面霜等。

肌酐350属于糖尿病肾病5期(慎之又34)(16)

本文作者:肾病科 张亚楠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