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知道傻干活的人 只知道傻傻努力

只知道傻干活的人 只知道傻傻努力(1)

现在针对孩子的教育,要走的比别人更靠前、比别人更快,起码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成年人在做选择的时候,也是会问自己能得到什么?优先看重对自己的即时利益,闷不做声的努力被大部分职场精英摒弃。但这真的是唯一正确的方向吗?

作者:洋松果

文章总计3500字,阅读时间5分钟

目录:

一、朋友的“无价值”成长之路,让我大跌眼镜

二、目前看起来无价值的事情,究竟值不值得去做?

三、如何在无价值中,继续保持努力

只知道傻干活的人 只知道傻傻努力(2)

一、朋友的“无价值”成长之路,让我大跌眼镜

好朋友在现在这家公司呆了5年 妥妥的老员工。5年前刚去的时候,我们劝他积累一段时间经验就去大点的公司,小公司发展前景太小,安逸的环境里待久了会废的。

他淡淡的说:感觉这家公司还是有发展空间的,有行业壁垒,公司盈利还不错。就这样一路稳扎稳打,从技术执行到当了个小领导,现在的情况让我们大跌眼镜:薪资并没有比我们在大公司少,年底给了十几万的奖金,另外还有几十万的期权。

起初内心一片不解,我们其他几个人跟随着行业和个人的发展趋势,跳了几次槽,从小公司到大公司,从上市企业到业内顶尖公司,本以为一直走在前列,但回过头发现被折腾的苦不堪言不说,走的并没有预想中那么快。

只知道傻干活的人 只知道傻傻努力(3)

回过头又去看这件事,朋友说:当时你们都劝我走快点,但我一直觉得哪怕做的事情从短期看,没有明显的利益价值,但相信自己的方向是对的,并在无价值中持续努力,慢慢走总会看到做这些事的意义。

真是大智若愚的表现,狠狠的扇了我们浮躁的人一巴掌。

只知道傻干活的人 只知道傻傻努力(4)

二、目前看起来无价值的事情,究竟值不值得去做?

1、别人看起来无价值的事,对你来说这件事是不是有价值的?

以前的同事阿文,被安排做领导的PPT,别人看起来影响自己本职工作的事情,他则不然。因为对设计PPT感兴趣,做起来动力十足,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做的越来越好,做着做着,他自己去创业了,凭借PPT模板就年入百万。

只知道傻干活的人 只知道傻傻努力(5)

在职场里,我们被教育不要去做无价值的事情。但有些事情只是别人看起来无价值,自己觉得有趣又有价值,那么就不要太在乎别人的看法。有决心和兴趣投入的工作,积累久了价值会逐步叠加,迸发出的能量连自己都难以想象。

很多自媒体大V的介绍,大家基本是从别人看起来无价值的事情出发,去写文字、去跑步、去拍照片,越写越好,越跑越自律,越摄影越投入。之后才慢慢的从副业转为主业,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只知道傻干活的人 只知道傻傻努力(6)

以前的职场人推崇技多不压身,喜欢尝试并学习不同的技能,让自己更有竞争力。现在专业主义盛行,但很多专业学科是相同的,可以互相验证和借鉴。

比如你业余对设计感兴趣,学习一些设计的基础知识,可以让你做出更专业且美观的PPT、写一封主次分明的邮件、甚至连做自媒体输出的内容都比别人更赏心悦目。

很多事,未必要为了对自己有利才去做,而是出于兴趣做了,额外带来了有利的影响。

2、别人看起来做不出价值的事,你自己能不能做出价值

写了多本畅销书的李治,在毕业刚去百事的时候,被领导安排了一个食品试吃的任务。在其他人看来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事情,她打算做出不一样的结果。按照食品的特点和分类做了详细的说明,并设计了有意思的口味便利贴,在试吃的时候让大家投票选出最佳食品。最后会议室都被参加活动的同事挤满了,连副总裁都对她刮目相看。

只知道傻干活的人 只知道傻傻努力(7)

在职场上,有一种能力,叫可以把不起眼的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同样写一封邮件,别人可以逻辑清楚、重点突出,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介绍的清清楚楚,领导看起来也可以快速把握住重点。你随便把想说的话堆砌起来,不标粗不分段,没有图表没有格式。

领导一眼就能看清楚你的工作风格和态度,如果有了重要的任务,交给第一种人可能更放心。其他比如做几页PPT、写一个文档、做一次汇报,虽然都是比较小的事,但可以从细节处看功夫。

只知道傻干活的人 只知道傻傻努力(8)

更别论自己的本职工作了。有个同事,每天很努力的工作,但每次升职加薪都没她,她很委屈觉得自己做了很多。

但领导反馈说:没有匹配的产出,在一些小事情上也没有做出彩,虽然辛苦,但找不到可以升职加薪的理由。也是职场中典型的大事没出成绩,小事没出彩。

前两年快速发展的互联网行业,很多人被打了鸡血般想找到一个风口,然后坐等财务自由。虽然一部分人提前走上人生巅峰,但赚快钱并不是正常的出路,很多时候当我们看不到方向,或者看不清方向的时候,与其浮躁的换来换去,不如在当下的选择下,耐下心稳扎稳打。

把看似无价值的事情,做出价值,是对自己的要求,是一种工作的态度,也是职场很有价值的竞争力。

只知道傻干活的人 只知道傻傻努力(9)

三、如何在无价值中,继续保持努力

1、不要让自己成为一个依靠本能傻傻努力的人

你有没有忍受不了公司的环境、奇葩的老板就选择裸辞,遇到领导的批评就拼命的辩解,遇到工作的困难就凑合完事,遇到瓶颈就选择温水煮青蛙。

人性本身是趋利避害,追求安逸的。在工作中如果只凭借本能做判断和选择,是难以获得成长的。这时候,越努力,反而越看不到希望。

只知道傻干活的人 只知道傻傻努力(10)

如果要保持持续的成长。就需要不断的去学习,不断去更新自己的认知,用方法论替代本能可以保证我们不出大的错误。不依赖本能的反应,用更新后的认知做选择,可以让我们的努力更加有效。

我那个朋友虽然一直在一家公司,但并非是不努力的坐等升职加薪,或者傻傻的努力,而是勤于思考公司的业务,如何让自己的技术更好的帮助业务,对公司的客户情况非常了解,才有了后续的机会。对比来看,比他晚2年去公司的朋友,3年过去依旧只是执行。

2、有方向有计划,把看似不可能的事做成

只知道傻干活的人 只知道傻傻努力(11)

20英里法则

从美国西海岸的圣地亚哥,到东北部的缅因州,被人们称为“美国大陆最长的距离”。这段路由3000英里,地势复杂,且常伴恶劣天气。

心理学家吉姆·柯林斯组织了3批人进行试验:到达终点便是胜利。

第一组计划:好天气时走40-50英里,坏天气时休息。

第二组计划:出发很有信心和激情,计划每天行进50-60英里。

第三组计划:无论天气恶劣还是晴朗,每天只走20英里。

5个月后,人们以为前两组会先到,出人意料的第三组先到达了终点。调查后才得知第一组容易被好天气诱惑,被坏天气影响,没有坚持执行计划。第二组出发时信心满满,但急于求成,后来渐渐懒惰下来,失去了斗志。第三组人有明确的规划,严格执行,不受天气和地势的干扰和诱惑,最终第一个到达终点。

吉姆·斯克林得出结论:执行一项任务,有明确规划,严格执行,保持自律不被诱惑,就可以成功。也就是“20英里法则”。

企业在新人培训的时候,都会强调创业时期的精神。比如“三天三夜的事迹” 之类。都是在传递如何把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在团队的通力合作下完成的。

很多企业家在做一件没有人做或者没有人愿意做,哪怕有时候自己也不看好的事情的时候,实际上也是一个发展的机遇,一点点探索和落地,一点点在煎熬中实现,也才有了现在的腾讯、华为、滴滴和摩拜等国内的顶尖公司。

只知道傻干活的人 只知道傻傻努力(12)

朋友入职新工作之后要负责一个公司业务数据大屏的任务,对她来而言以前没接触过,而且实际上也不属于她的职能范围,所以在她看来是完全无价值的事情,但领导安排下来了只能带着焦虑硬着头皮做。

后来我们一起坐下来把这件事给拆解开,应该有哪几个最重要的任务,每个任务该由哪个部门参与,对于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如何找该行业的专家咨询等等。而且对她来说,这个任务是一个很好的工作产出加分项。

她是个执行力极强的人,所以任务拆解完心里有了底,便有信心可以一点点推动并实现了。现在回过头去看,她说:看似没有价值的事情,慢慢实现的过程才感受到对自己的改变和价值,而且做成这样一件以前看似困难的事情,本身也是非常好的奖励。

3、要专注且追求极致,有一颗能够踏实下来的心

只知道傻干活的人 只知道傻傻努力(13)

之前和一个朋友聊职业规划:他说要么选准一个行业,做扎实了做透了,起点低也没关系,从销售、到市场到运营到管理,这样用10年时间,就可以成为行业专家,把一个行业吃的透透的。要么就走技能专家的路线,维持一个专业领域,在不同的行业里学习和积累,也可以成为专业领域的大拿。最差的选择是一直换行业和专业,一直没有积累,干的越久价值越低。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一直专注市场路线,从主管到经理到部门负责人,到后来的CMO,积累了大量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越走越踏实,越走越快。

在工作中能够踏实下来,是很朴素的一句话,但也是一个值得时时回味的道理。前两年互联网圈一直提倡的工匠精神,也是在强调工作要踏实,在做事的时候要有匠人的专注,对极致的追求。因为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还没有到拼智力拼天赋的程度,单是足够专注足够努力就可以甩开大部分人了。

在无价值中,能够忍得住寂寞和欲望,保持踏实和专注,坚持把从小到大的事做到极致,本身就是特别有价值的一件事。

只知道傻干活的人 只知道傻傻努力(14)

四、写在最后

因为朋友的经历,有感而发。未必要一味的追逐热点追逐风口,像我们一样的大部分人,走得太快反而适得其反,倒不如安稳住浮躁的心,就像农民管理田地一样,认真的种好每一粒种子,耐心的除草、施肥、浇地,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所有的收获都值得喜悦。

慢即是快,少即是多。共勉。

只知道傻干活的人 只知道傻傻努力(1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