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和目的是什么意思(目的的目是什么含义)

我们都知道“目的”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基本上来说不需要再去解释,今天我们把这个词分开来看看,“目”和“的”是怎么成为一个词的。

先来看看后面的“的”:有个成语叫:无的放矢,意思是没有目标乱射箭。后比喻说话做事没有明确的目的或不看对象,不结合实际,盲目乱来。

还有一个成语叫:众矢之的,比喻大家攻击的目标。矢:箭。的(dì):箭靶子。

通过这两个成语,我们能看出来,“的”就是箭靶的中心。

目标和目的是什么意思(目的的目是什么含义)(1)

箭靶:的

了解了“的”,我们再看看前面的“目”,百度汉语里目一共有9个含义:

目标和目的是什么意思(目的的目是什么含义)(2)

百度汉语里对“目”的解释

目标和目的是什么意思(目的的目是什么含义)(3)

说文解字

很详细,但是没有我们想要的答案,那“目”是什么时候和“的”在一起的?它们怎么就成了一对?

这还得从古代来找原由,古人说眼睛为目,箭靶的中心是“的”,而射箭时,箭是从“目”飞向“的”,古人把这一系列动作转化成一个概念:目的,目的并不是最后的那个点,而这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这是目的一词的来源之一,同时也应该是最正确的。

目标和目的是什么意思(目的的目是什么含义)(4)

射箭的过程是由“目”向“的”

我们再来看隋唐时期的一个故事,公元581年,隋高祖杨坚篡夺了北周政权的王位,周静帝被赶下了台。北周高官窦毅当然也同其他官员一样,被迫结束官宦生涯,敢怒而不敢言。

窦毅的女儿不仅风华绝代,而且正义敢言,是女中豪杰,很有气概。她悲愤中骂道:“可惜我不是男子汉,不然,我必挺身解救国难!”窦毅吓得赶忙制止女儿,怕惹出祸端,不过,他十分钦佩女儿的胆量和仗义,决心要为她找个好丈夫,将来可辅佐夫君做些大事。

于是,窦毅出榜比武招婿,条件是不仅要有才学,还要有武功,谁想娶自己才貌人品皆佳的女儿为妻,先要射中自己画于比武擂台后墙上的孔雀的眼睛。

满城王公贵胄子弟纷纷前来射箭一试。结果却无人射到孔雀眼睛而全部落选。这时,有位青年名叫李渊到窦府,他拉弓如满月,箭出似流星,连发两箭分别射中孔雀的左右两眼,窦毅高兴异常,立即将女儿嫁给了李渊。这李渊夫妇正是后来唐太宗的父母呢!“目的”是起源于窦毅的孔雀眼睛(目)之靶(的)呀!

故事到这里就讲完了,不过我们只能把它当成故事来听,因为它不一定就是历史,画在墙上的孔雀,能画出两只眼睛吗?我闲着无聊在网上搜索了很多孔雀的图画,哪有画着两只眼睛的啊?

目标和目的是什么意思(目的的目是什么含义)(5)

我们只要了解到“目的”这个词的来源,的的确确是和眼睛有关的。

通过这个故事让我们更深刻的认识“目的”这个词语,就可以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