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教师的职业认知 小学教师应具有职业的自我觉知

小学教师应具有职业的自我觉知——读李镇西《校长手记》有感,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对小学教师的职业认知 小学教师应具有职业的自我觉知?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对小学教师的职业认知 小学教师应具有职业的自我觉知

对小学教师的职业认知 小学教师应具有职业的自我觉知

小学教师应具有职业的自我觉知——读李镇西《校长手记》有感

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是我们先人留下的教育箴言。任正非说,一个国家的强盛,是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完成的。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对职业责任和育人规律应有自觉地认知。然而,纵观学校里大多数老师的日常工作,许多人还在混沌中。他们没有自觉担负起以教书来育人、启蒙养志的教师职责。而且,他们也没有对成长中的儿童有正确的认识,只会抱怨、职责。

教师怎样培养人?培养的途径是点点滴滴的引导、示范,还有对学生与生俱来的让自己趋于更好的本能的信任。教师为学生树立怎样的价值观?最基本是具备不影响别人的素养,乃至让人们因我而幸福的价值追求。然而,为什么我们在一些学校经常看到,孩子们无所顾忌的大声喧哗、随地扔垃圾?因为老师和家长没对他们及时提醒、教育,因为老师们没有觉察学生此类行为的不妥并给予及时引导。

老师的职责有哪些?教书的目的是育人,是边教书边育人,育人重于育分。不是育人不传授知识,不是育分不育人;不是一切为了考高分。不是只为高分其他一切完全漠视。否则,这样的教师是学生的噩梦,是学生成长的刽子手,这样的教育也是对国民的戕害。

现在,这样的老师太多了!他们从事教育不是为了学生,是为了他们自己。为了让学生为他们考个好名次,以便他们获得更多的利益:名誉、物质、职称........而且,这似乎不是某个人的行为,而是集体的价值追求。同时,整个社会对考试分数的极致追求,对考不出好成绩的恐慌,也是教师职业群体不得不被裹挟着工作的客观现实。学校被裹挟,教师被裹挟,家长同样被裹挟,孩子们也不知不觉被裹挟。所有人都成了考试高分的终极目的追随者。

然而,分数无上限,名次无上限。因为,只要有排名就有先后,无论你考多少分,多努力,头悬梁锥刺股努力到极致,第一名也只有一个。如此,群体的焦虑一定出现,内卷一定出现。随之而来还有越来越多的自我怀疑者和自暴自弃者不可避免的出现。如此,心理出现问题成了很多人的健康拦路虎,也是社会安全的隐患。

为什么会这样?是不是该深思?然而,有多少老师会思考这些问题?有多少老师会自觉省察自身?有多少老师意识到当今教育的困局有可能是自己教育行为导致的结果?又有多少老师相信学生本性良善而以正面鼓励?当然,也可能有面对现实无力改变的无可奈何,更多却是浑然不觉。

在这样的教育现实面前,李镇西老师这样一位理想主义教育者,他的教育追求,他的教育践行,他的孜孜不倦的教师生涯的笃定行走,就更加令人肃然起敬!是的,教育不就是让别人因我而幸福吗?教师不也是让别人因我而幸福吗?孩子们不应该成长为让别人因我而幸福的人吗?这不是教育的普遍目的吗?不是教师职业的基本功能吗?为什么到了现在教师这个职业成了这个样子?渝是提高教师地位教师们渝不知足,渝是需要教师担负起教育兴国的责任,他们渝困惑、渝不自知?为什么在国家危机重重的20世纪早期的中国,涌现了那么多的教育仁人志士?陶行知、陈鹤琴、蔡元培,当然还有当代的于漪、朱永新、李镇西......?

幸而,新课程方案和新课标已实施。真正进行一场教育的革命势在必行。我们应该上下一心,坚毅推进教育改革,更重要的是所有教师在教育理念、教育行为、课程实施等众多层面的彻底革命和身体力行。这需要教师们善于学习,做一位高素质的现代公民,做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示范者;深研新课程方案和新课标,善用教材,开放课程;需要专家跟进,对项目式、大单元、任务群等学习方式的实施指导,真正走出育人育心的教育之路,真正探索出培养适应未来生存与发展的人的教育课堂。

小学教师们,请睁开双眼,觉察职责,不负国家与人民的嘱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