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好还是不上好(幼小衔接到底要不要上)

答案是一定要上。这不是我说的,是我确定过好几个小学一年级的老师得到的答案,并且根据我们教育行业10年的经验之谈。

首先说拼音这一块,就足够让我们家长抓狂,小学2个星期就学完了,过的特别快,所以孩子基础要打的特别扎实。

如果不相信,可以提前网上买回来一年级教材验证下。这个在二胎家长那里也得到了很多印证,所以幼小衔接,是二胎妈妈的选择。

这里补充一个误区,幼小衔接不仅是知识,还有能力培养,习惯培养三个部分,拼音属于知识范畴。因为拼音基本家长自己不会教,因为跟我们之前学的也不一样,即使教孩子,也没方法,有方法,容易破坏亲子关系。

知识方面拼音说完了,很多人会杠。孩子学校也学也教,就是快慢的问题,一个学期追赶别人,三年级之前都不重要,代表不了什么。

如果大家都不报幼小衔接都不学,那么完全没问题,现在是小学老师默认你已经学过已经会了,这是普遍性的问题,也是教改的方向。

这是宏观,到微观咱们每一个孩子的个体,有考虑过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吗?是能赶上了,这是迟早就需要付出的时间就是早晚的问题,破坏的是孩子的自信心。多出来的时间阅读不好吗?当然如果吸收能力特强,家长特别用心,那就不用报,问题是咱们是不是那一类孩子和家长。

数学其实比较好解决,孩子都能接受,差别不大,大在阅读理解,数学思维,做题速度,三年级前确实看不出来,但刷题训练速度是破坏一些思考力的。

其次就是识字阅读和书写,识字不是学习刻意练习一条路,可以通过阅读加可以练习加兴趣做到,日常生活场景处处都是学习的地方,不存在超前学习,古诗词积累一样的。书写当然不建议太早,但大班下学期知道规范书写是打好基础的关键。阅读习惯没培养起来,小学要解决习惯问题,能力问题,当然越早培养越好了。

英语更不用说,2-6岁语言发展关键期。这时候学习事半功倍,科学方法。节省未来学习时间。

知识说完了,说能力,能力里面专注力、表达力,能做住,听指令,跟小朋友互动交往。这些是小学课堂和幼儿园时间不同,上课形式不同导致的。知识量不同导致的,首先这些能力是可以训练的。

最后是习惯,孩子早睡早起作息习惯,握笔坐姿习惯、运动习惯、独立刷牙、整理书包、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时间习惯,避免家长写作业盯着,催、逼、吼,这些如何解决,都是提前建立起来的,逐步适应,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儿,有主人翁意识。这一点确实家长需要花费时间和心力的。

再来总结下,幼小衔接一定要上,不仅是知识,还有能力和习惯,知识部分差别主要在于拼音,差距在阅读。

幼小衔接班到底要怎么选?短期还是长期,寒暑假暑假还是全日制?全日制如何选?如何避坑。很多家长知道重要,把孩子找一个短期幼小衔接培训机构,交给暑期班就完了。

请问暑假一个多月能把拼音听说读写全部解决吗?孩子能吸收多少,扎实不?再说拼音最容易出问题的是前鼻韵母、后鼻韵母整体认读部分和应用部分,光学习都要花很多时间呢。

但是事实是上了比不上好,上全日制幼小衔接比寒假班、暑期班或者短期幼小衔接培训班要好,学的扎实。好多家长,幼儿园纯玩,自己教,或者幼儿园教一部分,学校学一部分。

短期培训解决的是孩子的知识问题,解决不了孩子能力和习惯的问题。问题又来了,有一类全日制幼小衔接班,全天都在学习幼小衔接内容,家长看孩子底子确实很扎实,书写、生字、拼音完全没问题,写字作业特别多,但是孩子户外活动时间少、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学习,幼儿园科学、艺术、社会、健康实践活动很少,上课是小学化模式,这就是超前学习,孩子到了一年级二年级厌学的多,从小写的太多了,过早小学化了。

这点可以从农村郊区或者很多私立幼儿园看出来,跟很多园长交流,她们都知道孩子要玩中学,不能小学化,但如果不教,家长就不选,幼儿园就没生源,公办幼儿园也是如此。剧场效应,前排人站起来了,后面的人也都站起来了。

解决的办法要么找一个全日制幼小衔接幼儿园,即能解决孩子知识问题,也能解决能力和习惯培养的部分问题,当然家长配合不可或缺,因为大部分时间在幼儿园,但这类全日制幼小衔接班少,而且家长信息不对称,甄别难。

再来说一个目前业内的统计结果,一般上幼小衔接全日制的大部分是二胎家庭要么就是幼小衔接上吃过亏的要么就是受过益的,确实两极分化。

一般一胎家庭要么旁边有有经验的带要么有高人指路。

幼小衔接好还是不上好(幼小衔接到底要不要上)(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