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主线剧情第四章(匪议东周番外五)

在东周列国的故事中,吴越争霸无疑是春秋部分最重要的篇章之一。两个国家先后崛起,通过战争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将本来处于边缘化的吴越之地带入了中原文化之中,让中华文化的发展前进了一大步。在两国争霸的数十年中,产生了很多历史故事,至今仍旧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历史经验。这些历史故事也被后世不断的改编和演绎,丰富了小说、评书、戏剧和影视剧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内容和题材。本章节要讲的越女剑故事后续就是一个典型,它的在后世的发展和变迁,对中华神话传说和武术文化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力。

山海经主线剧情第四章(匪议东周番外五)(1)

在明代文人冯梦龙的小说《东周列国志》上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发展越国,暗中组织和训练军队,要报当初被吴王夫差灭国的仇恨。相国范蠡给他出主意,说南林有个女人善于剑戟之术,可以请来训练部队,这样越国的军队就能打败吴国的军队。越王勾践采纳这个建议,派人请南林的这个女人北上,小说中称其为越女。越女北上过程中遇到一位老翁,拄着竹杖站在道边等她,要与她比试剑术。然后两人交手,越女接住了老翁刺出竹杖的末梢,老翁则化为白猿飞身上树离开。越女到了越王宫中,向越王勾践展示了自己的剑术,堪称当世无敌。

山海经主线剧情第四章(匪议东周番外五)(2)

然后越王勾践让越女训练越过的军队,将这些军队训练成以一挡百的精兵。越王勾践便以这些精兵反攻吴王夫差的军队,最终大破吴军,灭了吴国,成为春秋争霸中第三位,也是最后一位正式称霸的国君。而吴越争霸结束后,越女悄然的离开了越国的军队,隐居于山林之中。这便是广为流传的《越女剑》的故事,这个故事在数千年来有过无数版本的演绎和改编,成为中国人心中对剑侠最早的故事。然而越女最后去了哪里,结局是怎样呢?那只与越女比较的白猿到底是何方神圣?这样的疑问却一直萦绕在读者和观众的心头。

山海经主线剧情第四章(匪议东周番外五)(3)

从文字记载来看,这段故事现存最早的版本是东汉学者赵晔的历史著作《吴越春秋》中。后来这个故事在历朝历代中都有所改编,先后出现在唐朝的《艺文类聚》、《补江总白猿传》中。后来明朝小说大发展,这个故事又在《剑侠传》、东周列国志》等小说中被重现。而现代人对这个的故事了解,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金庸武侠小说的盛行。《越女剑》作为金庸小说的短片著作,在粉丝群体中常被提到,因此在武侠读者群中有一定的影响力。上述的这些改编和演绎都是在武侠或者历史战争的范畴内,其实民间还对这段故事有过神话的创作。

山海经主线剧情第四章(匪议东周番外五)(4)

在明朝文人冯梦龙对罗贯中的《三遂平妖传》进行增补创作死,也就引入了这段故事。故事中的越女不再是《剑侠传》中说的赵处女,而是天上大神九天玄女下凡,奉天帝的命令帮助越王勾践讨伐吴王夫差。她对越国军队的训练也不只是临阵搏击的剑术,还有各种行军打仗布阵的兵书战策,因此被越王勾践封为国师。这个故事中白猿是越女在帮助勾践打仗时收的徒弟,由于虔诚供奉越女,所以被传授了剑术。在平灭吴国后白猿也随着九天玄女飞升到了天庭,天帝论功行赏封白猿为白云洞君,让其执掌九天秘书(简称天书)。

山海经主线剧情第四章(匪议东周番外五)(5)

这段对越女神话般的后续创作也相当具有影响力,其中故事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被改编成了动画片《天书奇谈》。动画片中那位盗取天书,并传授给主角蛋生的白衣老头袁公,就是越女剑故事中白猿的后续操作。而作为越女神话对应角色的九天玄女在中国古代小说中更是广为流传,许多以战争为背景的小说都会有九天玄女的身影。比如在古典名著《水浒传》中,九天玄女就是引导宋江和一百单八将招安的重要角色。她传授给了宋江三卷《天书》,既帮助梁山好汉在南征北战中立下战功,也让宋江约束梁山好汉归顺朝廷,不得祸乱世间。

山海经主线剧情第四章(匪议东周番外五)(6)

在民间传说、稗官野史和地方志中,白猿的形象也很丰富。尤其是在峨眉山的传说中,他被认为是峨眉山武术的祖师。传说峨嵋派最早的创始人是先秦时候的剑客司徒玄空,他模仿峨嵋山上白猿搏击的形象创造了白猿剑法和白猿通背拳。由于他的武术来自于白猿,又好穿白衣,便被人成为白猿公,或者叫白猿祖师。

他是峨嵋派武术最早起源的故事中的祖师,在峨眉山的传说和明清四川文人的笔记中记载不少。有传说他与越女的交手是发生在他武术刚成,而云游天下之时,这算得上中国历史上最早记载的剑客剑侠了。因此司徒玄空也与少林武僧鼻祖僧稠(达摩其实不会武功)、武当宗师张三丰,并称为中华武林三祖。

山海经主线剧情第四章(匪议东周番外五)(7)

越女剑的故事背景发生在春秋末年的吴越争霸时期,流传至今已近三年了。历史上是否真的发生过这样的传奇侠客故事,已经无从考证。而历朝历代的典籍中多有记述,却说法不一。然而这种侠客和剑客的文化却切切实实存在的,而且一直流淌在中国人的血液之中。这种文化如今已不仅仅是小说和传奇故事,更多的是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在中西方文化交织和冲突的今天,这种来自于远古的文化却也是中国人文化自信的来源。我们只需要将这些传统文化学习和理解好,自然也能创造出更多受欢迎的文化产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