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凡在山东综艺唱歌(时光的旋律第二季)

半岛记者 王悦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很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掠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每当《七子之歌》响起,大家就会想到在20年前澳门回归祖国的欢庆时刻。当五星红旗在澳门徐徐升起,那种热血沸腾的情感,深深烙印在每个中国人的脑海里。对于当年年仅八岁的贾凡来说,词曲作者闻一多和李海鹰是让自己敬仰的两个名字,当20年后的他有机会再唱经典《七子之歌——澳门》,他更想去探索这首歌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一座飘零400年的城市,一位爱国诗人,一首饱含深情的歌曲,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作为歌手,又该如何去重新诠释这样的爱国经典?

贾凡在山东综艺唱歌(时光的旋律第二季)(1)

《七子之歌》作者闻一多:

赤子之心,就是要报国

在北京,贾凡拜访了《闻一多传》的作者,即闻一多先生的后人闻黎明老师。闻老介绍,我们所熟知的歌曲《七子之歌》,是闻一多先生《七子之歌》组诗中的部分。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写完《七子之歌》后不到两个月,闻一多就踏上了归国的旅程。他提前结束学业,就是为了早日投身到报效祖国的行列之中。7月4日,《现代评论》杂志上发表了闻一多回国后的第一组爱国诗作,其中就有这组《七子之歌》。

《七子之歌——澳门》这首诗在字里行间中,无不展现出澳门400年的沧桑,与中华民族对命运的抗争。这首诗令我们体会到了闻一多在写作时情感上的爆发,也同样感受到了他的坚强与不屈,正像诗中所写:“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贾凡在山东综艺唱歌(时光的旋律第二季)(2)

曲作者李海鹰:

闻一多先生的爱国诗作,是我音乐创作的基础

1998年底,中央电视台播放大型电视纪录片《澳门岁月》,片中第一次唱响了这首主题歌。总导演李凯在一次翻阅闻一多诗集的时候,发现了《七子之歌》,并决定将其作为《澳门岁月》的主题曲, “这首诗最合适,诗人对澳门的呼唤正是编导在《澳门岁月》中所要宣泄的情绪,共鸣之处就是中华民族祈盼统一,祈盼澳门回归祖国的主旋律。”摄制组找过不少人为这首诗谱曲,但都不满意。最终找到了广东音乐人——作曲家李海鹰老师。

李海鹰老师在收到歌词时,那几句诗词就一直在他的脑海中缭绕,而他的创意,就是跟随着闻一多先生的思路,前面用简单的音调转换,就如同缺失母爱的孩子唱着简单的童谣,从中间部分开始像浪涛一样呼唤,展现渴望母爱的情感。这样的旋律,渐渐在他的脑海中浮现。第二天,这首《七子之歌——澳门》的曲子,就如同早已谱写好的一样,被李海鹰老师迅速完成。谈及自己的创作感受时,李海鹰老师说:“首先,有了闻一多先生这首充满真挚、浓郁情感的诗,才有了我创作的基础。”

带着满怀感慨,贾凡人生中第一次来到了澳门。时光流转,沧海桑田。回归20年来,澳门从中葡文化小城摇身一变,已然晋身世界旅游胜地。在变与不变间,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也使澳门成为一个风貌独特的城市,留下许多的历史文化遗存。2005年,澳门历史城区被列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

闻一多先生所创作的诗歌也成为了如今澳门人人会唱的经典。而第一次唱响《七子之歌——澳门》的,正是当年澳门培正学校的孩子们。贾凡专程探访了这所百年老校,去寻找这首歌的印记,并邀请孩子们和他一起再唱经典。

听到正在排练《七子之歌——澳门》的孩子们的天籁童声,贾凡的思绪也一点一点回到了从前,他仿佛看到了闻一多先生在1925年的时候写下铿锵有力的诗句,1999年全家人坐在电视机前第一次听到那首歌的感觉,再次涌上了心头……

《七子之歌——澳门》唱响的20年以来,澳门与祖国母亲心心相印,澳门社会更加稳定,经济飞速发展,成为同时期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在未来,澳门不仅仅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一员,也将成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和葡萄牙语国家开展合作互利的重要平台。

今晚湖南卫视7点30分,湖南经视7点45分播出的《时光的旋律》(第二季),贾凡将再唱经典《七子之歌——澳门》,敬请关注。完整网络视频请登录芒果TV观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