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好汉入云龙公孙胜武功排名(从入云龙公孙胜中途离开梁山)

公孙胜是梁山好汉中,我最欣赏的人。他看破世事,功成身退,是极具大智慧的人。

梁山好汉入云龙公孙胜武功排名(从入云龙公孙胜中途离开梁山)(1)

入云龙公孙胜,是梁山108好汉中,排名第四,他以道士的身份加入梁山后,担任掌管机密军师。梁山被朝廷招安后,公孙胜跟着梁山大部队南征北战,在平定了淮西的王庆势力之后,宋江带着梁山大部队班师回朝,朝廷也对梁山好汉大大封赏了一番。

且加宋江为保义郎,带御器械,正受皇城使。副先锋卢俊义加为宣武郎,带御器械,行营团练使。吴用等三十四员,加封为正将军。朱武等七十二员,加封为偏将军。支给金银,赏赐三军人等。——《水浒全传》

梁山好汉衣锦还乡,都很开心。不过公孙胜却急流勇退向宋江告辞,宋江挽留无果,公孙胜和梁山众兄弟分别以后,回到蓟州继续求仙问道。

公孙胜这样急流勇退的见识和智慧,一些梁山好汉没参透,待后来朝廷收拾梁山势力时,就让梁山好汉征讨方腊,导致梁山好汉损失惨重。曾经呼风唤雨的梁山,终究风流云散。

梁山好汉入云龙公孙胜武功排名(从入云龙公孙胜中途离开梁山)(2)

公孙胜算是梁山好汉中的异类,他原本就在蓟州二仙山罗真人门下修仙,法术高超。只是因为机缘巧合的机会,才误打误撞加入梁山。公孙胜是超然世外的那种人,和宋江不是一拨的。他当然会离开梁山,回归修仙之路。

急流勇退是一种大智慧,能做到的基本都善终;不能做到的,下场都很惨。

范蠡VS文种

春秋时期的范蠡,协助越王勾践复国后,不等勾践封赏他,他就自行离开,还劝好友文种也一起离开,可惜文种没有听,最终被勾践所杀。

范蠡在给文种的信中,首次提出了“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观点,他认为勾践这种人只能同患难,而不能共富贵,所以坚决离开勾践。这样看破人心的智慧,不得不令人佩服。

梁山好汉入云龙公孙胜武功排名(从入云龙公孙胜中途离开梁山)(3)

范蠡离开勾践后,开始经商,并逐渐成为一代富商,富甲天下,他自号“陶朱公”,从此陶朱公成为富豪的代名词。范蠡也是中国人最早供奉的财神。

那个没有不听范蠡建议的文种,后来被人诬告谋反。勾践查也不查,直接扔给文种一把剑,就是赐剑自尽的意思。文种最终自刎而死。可悲可叹。如果他当初和范蠡一起离开了,结局当然会好得多,不仅命保住了,还有机会成为大富豪。

李斯之悲

因一封《谏逐客书》而出名的李斯,被秦始皇拜为廷尉;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大秦帝国之后,又拜丞相。李斯为秦朝的强大,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李斯的建议下,秦始皇在政治上“废分封、行郡县”;在文化上“书同文”;在社会上“车同轨”;在经济上统一度量衡和统一货币;

秦二世继位后,那个指鹿为马的宦官赵高,非常得宠。赵高非常嫉妒李斯的功劳,害怕李斯威胁自己的地位,于是诬告李斯谋反。最终李斯被灭三族。

梁山好汉入云龙公孙胜武功排名(从入云龙公孙胜中途离开梁山)(4)

李斯在被腰斩前,和一样要被处死的儿子说,“多想和你一起牵着黄狗再去东门打猎,看那黄狗追逐野兔”。

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史记·李斯列传》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李斯如果在秦二世继位后,能功成身退,抽身离开,他当然有大把的时光,和儿子一起打猎。可惜他没有,他的恋栈之心害了他,也害了全族的人。

急流勇退、明哲保身的智慧,李斯没有参透,结局当然不妙。他位极人臣,却没有把握好分寸,最终落得“夷三族”的下场。

张良VS韩信

和范蠡一样聪明的人,还有“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他追随刘邦平定各方势力,最终建立汉朝,功勋赫赫。汉朝建立后,张良被封为留侯、食邑三万户。张良地位崇高,却很少参与政事。只在确定刘盈太子地位时,出手帮了吕后一把。张良请出刘邦都请不动的“商山四皓”给刘盈站台,由此确定了刘盈继承人的地位,让吕后非常感激。

梁山好汉入云龙公孙胜武功排名(从入云龙公孙胜中途离开梁山)(5)

刘盈即帝位后,张良也开始求仙问道,不问世事。最终张良得以善终,而不如张良聪明的,如彭越、韩信等功臣,则下场凄惨。

韩信也是刘邦立汉的大功臣,他和张良、萧何功劳最大,被称为“汉初三杰”。

在和项羽争夺天下的战争中,韩信是刘邦最倚重的军事人才,而韩信也没有辜负刘邦的期望。韩信用兵如神,在和项羽作战的过程中,表现出了高超的军事素养,屡次击败项羽,有“兵神”之称。韩信先是被封为齐王,后来改封楚王。

汉朝建立后,韩信被封为淮阴侯。韩信很郁闷,以他的功劳,当封为王,一个淮阴侯,韩信当然看不上,总觉得不痛快。韩信太不聪明了,以刘邦的性格,能留韩信一条命,还封他为淮阴侯,已经是对他够客气了。

梁山好汉入云龙公孙胜武功排名(从入云龙公孙胜中途离开梁山)(6)

刘邦后来听说韩信有谋反之心,就准备收拾韩信。于是吕后借用萧何的计策,以刘邦平叛成功为名,诱骗韩信入宫,最终在长乐宫杀死韩信,韩信随后被灭三族。

一代“战神”,功勋赫赫,竟落得如此下场。历史总是让人不胜唏嘘。如果韩信聪明点儿,结局应该不一样。刘邦和勾践一样,也是“只能同患难、不能共富贵”的人。如果韩信能参透这一点,效仿张良功成身退、明哲保身,他也不会落得个“夷三族” 的下场。

张季鹰VS陆机

西晋文学家张季鹰,他是吴郡人,在江南很有名气。他为人“纵任不拘”,放荡不羁。

梁山好汉入云龙公孙胜武功排名(从入云龙公孙胜中途离开梁山)(7)

当初八王之乱爆发时,齐王司马冏曾征辟张季鹰为幕僚,张季鹰在北上赴洛阳就职途中,看到一阵秋风吹过,想起了家乡的鲈鱼和莼菜,忍不住感叹“人生应该自由洒脱,怎么能为了功名利禄而到千里之外当官呢?”于是张季鹰中途而返,后来司马冏兵败被杀,当时的人,都称赞张季鹰有见识。

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为见机。——《世说新语》

张季鹰何止是有见识,他是有大智慧的人,他很清楚,八王之乱这样的事,当然是能躲多远就躲多远,一定不能参与。所谓想念家乡的鲈鱼和莼菜,只是张季鹰的托词罢了。张季鹰当然看得出来,参与八王之乱,会有多么凶险。

梁山好汉入云龙公孙胜武功排名(从入云龙公孙胜中途离开梁山)(8)

张季鹰很聪明,没有参与八王之乱,返回家乡后,最终在江南逍遥一生,不用担心性命之忧。还有菰菜羹、鲈鱼脍这样的美味相伴,日子过得很舒坦。

和张季鹰同时代的文学家陆机,他的遭遇,则让人惋惜。他不仅不懂得急流勇退,反而在西晋末年的乱世中,积极搀和八王之乱,最终也是被灭三族。

陆机出身士族,是吴郡陆氏代表人物之一陆抗的儿子,陆机和他弟弟陆云并称“江南二陆”,名气非常大。陆机和陆云都是当时名重一时的大才子,文采出众,被誉为“太康之英”。

梁山好汉入云龙公孙胜武功排名(从入云龙公孙胜中途离开梁山)(9)

八王之乱爆发后,陆机先是替齐王司马冏效力,后来感觉司马冏不是靠谱的主,于是转投成都王司马颖门下,担任平原内史。

后来,司马颖与河间王司马颙联合起兵讨伐长沙王司马乂,同时司马颖让陆机担任军事统帅,负责军务。陆机只是一介文人,哪会打什么仗。虽然陆机推辞过,但司马颖还是坚持让陆机挂帅。陆机在鹿苑和司马乂作战时惨败,损兵折将,损失非常大。

梁山好汉入云龙公孙胜武功排名(从入云龙公孙胜中途离开梁山)(10)

司马颖听说陆机打了大败仗,非常愤怒,再加上司马颖身边一些看陆机不顺眼的人挑唆,司马颖下令灭陆机三族。陆机临刑前,在刑场哀叹,“家乡华亭的鹤鸣声,怕是再也听不到了”。还连累陆云和其他族人一同被杀。

(陆机)因与颖笺,词甚凄恻。既而叹曰:“华亭鹤唳,岂可复闻乎!”遂遇害于军中,时年四十三。二子蔚、夏亦同被害。——《晋书·陆机传》

其实陆机的悲剧,本开可以避免的。陆机的家族-吴郡陆氏,本身就是江南首屈一指的士族,非常显赫。如果他待在江南,不北上搀和司马家几位王爷的破事儿,他后半生肯定会过得非常舒坦。家乡的鹤鸣之声,陆机有大把时光可以听。

梁山好汉入云龙公孙胜武功排名(从入云龙公孙胜中途离开梁山)(11)

可惜陆机光有文学才华,却没有政治眼光。司马家王爷的内斗,陆机一介文人,当然不应该搀和。当初他准备北上时,就有朋友劝陆机,别去搀和司马家王爷的内斗,待在江南就非常好了。一旦北上,前途凶险。可惜陆机没听进去,最终害人害己。

有大智慧的人,经常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他们或急流勇退、或功成身退,最终保全性命。而那些缺乏大智慧的人,往往惑于世俗,判断失误,结局都很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