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也者道之动也 弱也者道之用也(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看似不起眼的文字,却蕴含大智慧。老子告诉我们,道总是朝着相反的方向转化,道的作用处是柔弱的。

老子认为宇宙万物莫不尊道,道作用于宇宙万事万物,万事万物皆有道,皆阴阳相生,以道而行。这是宇宙变化的基本规律,也是万事万物发展、运动、变化的规律。

有人说,这句话如果彻悟的话,那都可以算得上得道之人了。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字面意思讲的是:道的运转规律是反,道的落实方式是弱。

反,有两种含义,一个是回旋往返,简单的说,是圆周运动;

另一个是反向运动,即事物向现存状态相反的方向发展,比如,物极必反,盛极而衰,日中则移,月满则亏。

弱,是指弱小,柔韧,遵道用道,就要守柔处下,为而不争。

反也者道之动也 弱也者道之用也(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1)

这句话的作用在于,老子把抽象的道的特性用大众能够理解的文字描述出来,让读者能够结合自身的经历来领悟道。

对于读者来说,通过这些文字,道从玄幻莫测,捉摸不定的概念变得可以体验,可以领悟。

只要自己观察周围事物的发展变化,就可以体会到道的存在和意义。

而有了这些切身的体会,再去理解老子的道家思想,就更加直观和深刻。

反也者道之动也 弱也者道之用也(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2)

正因为反者道之动,所以我们要把握好一个""字,不必过分强求,岂不知,过犹不及,紧握的沙子更容易流逝。一旦事物发展到临界点,就很容易走向它的反面,所以老子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己"。

反也者道之动也 弱也者道之用也(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3)

天下万物自然生长,都有循环往复的规律,对可见的,有形的事物,我们易于感知,对于无形的事物,我们也要足够重视。

比如一个国家极盛而衰,事业兴旺扩张到极点就会走下坡路。

弱者道之用,道在柔弱的状态下发挥作用。

反也者道之动也 弱也者道之用也(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4)

这里的弱就是不强势,不急躁,不冒进,有条不紊,不卑不亢,顺其自然,只有在这种状态下,道才可以更好的发挥作用。

道若不弱,就不能反;道要反,就非弱不可。

反也者道之动也 弱也者道之用也(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5)

"反者道之动",任何事物,任何现象,任何状态都不会永远存在的,一切都是暂时的,都是在过程中的,我们所拥有的,只是当下的一瞬间而已。

反也者道之动也 弱也者道之用也(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6)

"弱者道之用",就是要告诉我们,身居高位要谦卑,平凡普通也不用自卑,我们不必苦苦强求,而应该看开,看淡一些,努力做事,不必强求结果,做就可以了,不必为结果纠结,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坦然面对,欣然接受,不必为过去的事情悲伤,才能更好的迎接和享受生活带给我们的馈赠。

所谓无和有,无,是不能辨别,无法感知的物质;有,是可以感知和辨别的物质。

反也者道之动也 弱也者道之用也(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7)

有的物质实际存在,但你感知不到,也就是无;同样的,有的物质表面上不存在,但可以通过别的方式感知到,那也就是有了。

所以无并不是没有,有也并非是真有。无和有是大道的两种状态,有既是无,无既是有,形态不同而已。

所以老子说:有无相生。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但这里的"无"并不是零,并不是没有,"无"不是任何东西,却可以产生任何东西,比如宇宙万物从无到有的诞生过程,宇宙万物是从一片混沌中,由道打破,并慢慢演化而来的,所以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