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电磁学五君子的科学家(报童出身的电磁学巨匠)

翻开人类科学发展的史册,上面记录着迈克尔·法拉第(MichaelFaraday,1791--1867)--一位19世纪伟大的物理学家、化学家的业绩,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被称为电磁学五君子的科学家?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被称为电磁学五君子的科学家(报童出身的电磁学巨匠)

被称为电磁学五君子的科学家

翻开人类科学发展的史册,上面记录着迈克尔·法拉第(MichaelFaraday,1791--1867)--一位19世纪伟大的物理学家、化学家的业绩。

人们称他为“电磁感应实验的巨匠”,他对电学有着独特的兴趣,在电磁学的所有领域几乎都有重大的发现:著名的电磁感应定律,是当今人类所用电力工业的理论基础;电解定律是电解、电镀等电化学工业的理论基础;电介质、磁介质、抗磁性的发现奠定了场论的实验基础;磁致旋光效应的发现,揭示了光与磁的联系,成为光的电磁场理论的实验根据;他提出的力线概念,是电磁场理论的雏形,引起了物理学的变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物理量就有两个:电容单位和电量单位……。

一个人,若有其中任何一项成就,都足以垂名青史,而这一切又都集中在法拉第一个身上,真是不可思议!

法拉第不仅把一生贡献给人类的科学事业,还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以及他高尚的个人品德。

如果他用自己的科学发明,去当时大工厂里当技术顾问,他可以有非常优厚的收入,是他在实验室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收入的几十倍。但法拉第为了科学事业,在“一方面可以得到15万英镑的财富,一方面是完全没有报酬的学问”两者之间选择了后者,于是一生以穷困为终。

“然而这却使英国的科学名声高于各国之上,垂四十年之久”。法拉第与居里夫人一样,生命完全属于科学事业,而毫不顾及个人的生活与享受。

法拉第在科学上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但他却根本没有上过什么学,只的童年,没有幸福与愉快,而是充满难辛。他出身报童,靠自学成才,凭着对知识与科学的一往情深,终于攀登上科学的高峰。

1791年9月22日,法拉第出生在英国伦敦城南的一个贫穷的铁匠家庭。当时正是拿破仑连年征战的时代,战争造成使得法拉第家的生活更加艰难。为了生计,父亲把家搬到伦敦城内的一条小巷子里,在一座马车房上的小阁楼里安了身。一家的人生计,只能靠父亲一人出外帮工来维持。在这样的环境中,法拉第度过了他的童年。

到法拉第10岁时,只能靠救济金勉强维持生活,有时他一周只能领到一块面包,然后分成七份,每天一份。这么少的食物,对极需要营养的儿童来说,实在是太少了。所以法拉第长期忍受着辘辘饥肠,挨过难受的每一天。

生活的艰难,使法拉第早熟,他在13岁时,就到一家书店里当报童,以微少的收入,补贴家用。不论刮风下雨,不管路途遥远,法拉第都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按时完成老板交给的任务。

生活虽然艰难,但法拉第并没有因此失去乐观向上的情绪。他在繁重的劳动中,保持着开朗活泼的性情,热情友好的态度,因此赢得了老板和顾客的信赖,不久就成了书店里的一名免费学徒。这说明,尽管贫穷,仍有学习与成功的机会,这机会不是天赐的,而是靠自己的表现争取得来的。

法拉第在书店里勤奋好学,不管多累多重的活,都抢着干,他要在劳动中学习知识。不久,法拉第的技术就赶上了师傅。这使得好心的店主允许他在工作之余阅读店里的书籍。这对法拉第来说,是对辛苦劳动的最好回报。

由于贫穷,法拉第只上过两年小学,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自学。不管多饿多累,他都要学习。当报童时,他就经常抽空看报,店里的书报给了他一个广阔的天地,培养了他读书的兴趣。现在有机会看到更多的书籍,他别提有多高兴了。

每天的劳动下来,晚上,别人都休息了,法拉第还在店里的小阁楼里做着各种实验。他没有工资,只有几个少得可怜的零用钱,但他把这点钱都节省下来,购买实验用的材料。没有仪器,他就自己动手制作,从摩擦起电机,到伏打电堆,只要是能做的实验,他都要亲手做成功。

这种学习与实验,是法拉第精神的最大满足,使他忘记了生活中劳累与贫困,也使他走上了科学研究的成功之路。

法拉第:1791年生于英国,1867年逝世。自学成才的科学家,在电磁学所有领域都有重大发现,他的发现是现代的电力工业、电化学工业的理论基础。他具有哲学家的眼光,能从自然界中看到还没有为人征服的东西,并为后人的探索,指出正确的途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