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岁宋丹丹三段婚姻(宋丹丹三段婚姻)

1960年在北京的一个文化家庭里宋丹丹出生了,父母年轻的时候在革命区参加革命,后来来到北京,那时候父亲宋汎在北京文联当书记,母亲是北京一所中学的一位美术老师,她大概是觉得儿子的名字要大气工整一些,所以两人中唯一的儿子取名宋北杉,而三个女儿全部以她喜欢的色彩起名:大姐叫宋萤萤,二姐宋青青,而三妹叫宋丹丹。

带着母亲的期望和五彩斑斓的名字,宋丹丹开始了自己的童年。

学生时代的宋丹丹学习成绩并不好,她并不是个聪明的小女孩,数学数学不会,历史,地理永远记不住,物理从来不明白,这种挫败感让她很自卑,小时候的她沉默寡言,长着一张可爱的娃娃脸,皮肤白皙,整个人粉嘟嘟的,可以说是迪士尼在逃公主。

59岁宋丹丹三段婚姻(宋丹丹三段婚姻)(1)

大概是出众的颜值,在高中时的宋丹丹遇到了他的初恋,初恋文质彬彬,才华出众,学习成绩优异。

那时候的宋丹丹正值青春期的年龄,整日沉浸在爱情的甜蜜中。

用她的话说:“自己那时候正在初恋,哪还有心思学习,一心都扑在恋爱上,写情书,约会,写诗。”

就这样,宋丹丹的成绩很差,一边是爱情的蜜霜,一边是对自己未来前途的迷茫,在两者情绪中,宋丹丹要思考自己以后的人生轨迹了。

八十年代,改革开放,恢复高考,大批的青年学子奔向人生际遇的转折点,高考是他们必选的道路,带着热血和迷茫,宋丹丹热血和迷茫了三次,三次高考,都名落孙山。

那时候,在人们的眼里,高考成功上大学,高考失败种土豆。

就这样简单直白,宋丹丹很伤心,难道以后的人生就这样了吗?

59岁宋丹丹三段婚姻(宋丹丹三段婚姻)(2)

而她的初恋恰恰相反,一举考上了北京大学。

宋丹丹更无比崇拜他了,她经常在北京大学的校园里闲逛,只为了见男友一面,为了给男友一个拥抱,她曾雪天半夜坐车到西直门,而自己的学习更是一落千丈。

三次高考失败,人生好像只有爱情还算顺利。

正在那时,她的邻居家的女孩子拿着一张北京晚报找到她。

她说:北京人民剧院在招学员,你可以试一试,在邻居女孩的眼里,宋丹丹一颦一笑很有表演的味道。

在宋丹丹眼里,人艺是个什么东西,干什么?唱歌的地方吗?自己并不擅长唱歌?

她借了两块,凑到了人艺两块五的报名费。

父亲帮她找了朋友的一个妹妹来辅导她,那个妹妹年轻的时候上过戏剧学院,宋丹丹问她怎么表演,她告诉了宋丹丹八个大字,这也对她面试人艺的时候起了很大的作用。

“大大方方,自自然然。”

她给老师念了一段报纸,那个老师纠正了她的抑扬顿挫。

就这样宋丹丹赶鸭子上架,带着一份孤勇,抱着一份希望去人艺面试。

面试前,她精心打扮了一番,宋丹丹用火筷子夹了一下自己的刘海,穿上二姐的旧坡跟高跟鞋,来到了人艺。

到了人艺门口,黑压压的全是人。工作人员给她了一份招生简章,她看到要招二十人,心想还好,二十人自己应该有机会,再仔细一看括号里面写着五人女生,她看看周围,那些打扮洋气,长相姣好的面容,心里直打鼓,她很自卑,觉得自己没有希望。

初试时,她记住老师的八字教诲,很大方自然地介绍自己,读了一份报纸,面试老师让她跳舞,她跳了一段广播体操。

就这样她通过了一轮轮的面试,直接到三试的出色发挥,最终成功成为人艺的学员。

似乎事情永远不会完美。

一边是事业有了起步,一边是爱情出现裂痕。

初恋完成了北京大学的学业,打算出国学习,或许是两人观念的不同,或许是两人都各自走在不同的道路上,这份爱情没有得到一个好的结局。

59岁宋丹丹三段婚姻(宋丹丹三段婚姻)(3)

而那时的宋丹丹已经在人艺的培训下演技突飞猛进,找对了属于自己的床,躺在上面终于有了做梦的感觉。

对于初恋的分手,宋丹丹也深深受挫,她很不甘心自己从十八岁一直以来维护的爱情就这样结局,所以出于报复或者释怀,她和一个男人谈了三个月的就结婚了。

闪婚带来的不了解不适应,让她们在婚后矛盾更多,这段婚姻没有维持多长时间,最后以离婚作结局。

1987年,在《纵火犯》的排练现场,她遇到了那个留洋归来,一身才气的英达,此时的英达虽算不上玉树临风,但出身顶级世家的他,落魄贵族和京圈真格格宋丹丹相比还是门当户对,在简单了解后,两人都对彼此一段失败的婚姻互相理解,再加上家人的支持,1989年两人结婚。

59岁宋丹丹三段婚姻(宋丹丹三段婚姻)(4)

这一年也是宋丹丹第一次以小品女演员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

那时候的她已经是人艺的台柱子。

1989年,宋丹丹由话剧向小品倾斜,那一年,她第一次登上春晚的舞台,《懒汉相亲》中的魏淑芬说着一口东北话,有些憨厚又有些小精明,让观众哈哈大笑。

后来几年,宋丹丹接二连三出现在春晚上,最早时是和黄昆合作,《超生游击队》,《手牵手》等等,后来和赵本山合作,《小崔说事》《钟点工》等等,仿佛一看到白云那标志性的门牙,人们的脸上就会露出笑容。

小品事业的发展让她有些惊喜,短短几年的时间,她成了家喻户晓的小品女王,就像她说的一样:“小品是她穿着最好看的衣裳。”

事业上的得意却遭到了感情上的巨大危机。

59岁宋丹丹三段婚姻(宋丹丹三段婚姻)(5)

自从和英达结婚后,宋丹丹就承担起家庭的全部责任,那时的英达事业还未有起色,出生落寞贵族的他心里只有自己的怀才不遇和成功梦想,所以家庭的大小事务都交给了宋丹丹。

1994年,英达作导演与王朔合作《我爱我家》,这是中国第一部情景喜剧。

他也遇到了自己的命中贵人梁左。

梁左是中国著名剧作家,编剧,相声作家,是著名相声演员姜昆的御用写手。

《我爱我家》由梁左作编剧。

59岁宋丹丹三段婚姻(宋丹丹三段婚姻)(6)

在巴图出生后,宋丹丹为了英达的事业,此时的她放弃了很多机会,决定出演《我爱我家》。

只是宋丹丹没想到的是:正是由于这部剧让她和英达的婚姻出现了第三者。

有一天,梁左刚刚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的妹妹梁欢来到剧组看望哥哥梁左,大概是托哥哥的关系,顺势成为了《我爱我家》的另一个编剧,在拍摄的过程中与英达相爱,两个人在宋丹丹的眼皮底下谈起了恋爱。

此时的宋丹丹并没有发现这些,她除了拍戏,就是照顾自己年幼的儿子,夫妻两人之间很少见面,很少沟通。

直到1997年,宋丹丹向英达提出了离婚。

这么多年的无爱婚姻,长时间的冷暴力让宋丹丹疲惫不堪,直到她为了摆脱孤独,或者放纵一把,她有了一段婚外情,在出轨后的第三天,她就给英达打了电话,告诉他实情,两人一起约好结束这段婚姻。

此时的他们还算和谐,感情的淡薄没有让两人恶语相向,他们手拉着手一起去了民政局办了手续,直到回去的时候,宋丹丹无意间看到梁欢给英达发的短信。

“什么时候回来,事情办好了吗?”

晴天霹雳,宋丹丹才明白过来她一直以来都被蒙在鼓里,原来早就出轨的是英达,她曾经还面对英达和梁欢的绯闻说不可能,原来自己就像小丑一样被两人耍。

在与宋丹丹离婚的几个月后,英达和梁欢快速结婚。

59岁宋丹丹三段婚姻(宋丹丹三段婚姻)(7)

“离婚一年多,我遇到了英达,在我的三段婚姻中,英达这一段,总好像不可触碰。”

这是宋丹丹在几年前在自己的自传里写的一句话,可见这段婚姻把宋丹丹伤得很深。

半年后,宋丹丹在好朋友的介绍下,认识了当时是首都钢铁公司的总经理赵玉吉,他高大气派,彬彬有礼,两人相识二十八天后闪婚。

59岁宋丹丹三段婚姻(宋丹丹三段婚姻)(8)

可以说宋丹丹真的敢爱敢恨,对感情从来不拖泥带水,这或许也和她的性格有关,强势,干练。

这段婚姻还好有个好的结局,两人都是离婚人士,都各自带着孩子,但是一家人相处得很好。

赵玉吉对巴图视如己出,经常领着巴图去游泳、去博物馆、听音乐会、上学校。

有一次,老师让每一个孩子到自己的爸爸妈妈跟前说一句这学期来最想说的话,巴图跑到赵玉吉跟前,两手捧着他的脸,在他耳边说:“爸爸,我永远爱你!”那个时候,赵玉吉感到特别幸福,宋丹丹也十分感动。

而宋丹丹呢,也对继女很好,她经常带女儿买衣服,支持她的事业等等。

反观在一旁的英达却显得有些落寞和名声扫地。

59岁宋丹丹三段婚姻(宋丹丹三段婚姻)(9)

在和梁欢结婚后,两人有了一双儿女,对于儿子,他给他起名英如镝,花了许多金钱和时间去培养他,可是对大儿子却不管不顾。

他曾经明确地说既然离婚了,就什么都不要来找我了。

婚姻契约的结束让他对血脉亲情也一并割舍,毫无责任感。

在一次公开的采访中他说,如果去外太空自己会带三样东西:莫扎特的CD,一本书,还有英如镝的一张照片。

在他的心里,他似乎只有一个儿子,完全忘了巴图。

59岁宋丹丹三段婚姻(宋丹丹三段婚姻)(10)

在英达的父亲英若诚去世的时候,宋丹丹打来电话慰问,询问自己和孩子能不能去参加老爷子的悼念,英达直接拒绝了,巴图没能和爷爷见最后一面。

至今巴图的房间里还摆放着爷爷英若诚送给巴图自己翻译的书,和自己的雕像。

这些年,英达一直在公众面前扮演慈父的形象,所谓的司机保姆厨师教练四栖父亲,可是对巴图来说是不是有些太不公平。

不过好在巴图已经长大成人,初为人夫,昔日的绝情父亲也从另一面督促他做好一个父亲。

而宋丹丹在60岁的时候从人艺退休,现在的她参加参加综艺,虽然在综艺里有些气人,遭到网友的吐槽,但是她的艺术成就没人能够质疑,这对她来说,是最根本的。

我们可以看到宋丹丹的人生经历过很多起起落落,她对待感情干净利落,在几十年前的社会可以说具有了强烈的女性意识,活得很辛苦却也自由,现在名利双收,有钱赚,有钱花,或许网友的评论吐槽她根本不当回事,也不值得当回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