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副省级城市gdp(15个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

一、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的历史沿革

1954-1959年:国家设置5个计划单列市:沈阳、武汉、广州、重庆、西安;

1964-1968年:在5个基础上新增哈尔滨,设立6个计划单列市;

1984-1993年:在6个基础是又新增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南京、成都、长春8个城市,设立14个计划单列市;

1993年:减少至6个计划单列市 重庆、深圳、大连、青岛、宁波、厦门,其余省会城市不再实行计划单列;

1994年:正式将计划单列市改为副省级市行政级别。确定16个副省级市(重庆、武汉、沈阳、大连、哈尔滨、广州、西安、青岛、宁波、厦门、深圳、南京、成都、长春、济南、杭州;其中重庆、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仍为计划单列市。

1997年:重庆直辖,副省级城市减少为15个,其中计划单列市减少为5个。

19年副省级城市gdp(15个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1)

15个副省级城市分布

二、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的经济总量

19年副省级城市gdp(15个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2)

15个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2020年度GDP排名

从上表来看,2.5万亿以上级别有深圳、广州。1.5万亿以上,成都、杭州、武汉,值得注意的是武汉2020年受疫情影响,GDP为负增长,但这种情况下,武汉依然高居第五,可见其经济实力和经济弹性。假设没有疫情影响,按照3%的保守增长率,2020年武汉的GDP总量应该在16880左右,跟成都还是维持1000亿左右的差距。相信2021年,武汉的数据会让人更为惊艳!

19年副省级城市gdp(15个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3)

15个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产业结构

从产业结构上来看,东北的哈尔滨、长春、大连、沈阳第一产业占比还是比较高的,其次就是北方和西部的城市济南、青岛、成都,可以说第一产业的占比与城市的区位是对应的,第三产业方面,广州占比高达72.56,哈尔滨以69.66排名第二,对哈尔滨来讲,我认为第三产业占全区经济比重最高,是拉动该城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19年副省级城市gdp(15个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4)

15个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人口总量

19年副省级城市gdp(15个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5)

15个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人均GDP

从人口上看,成都高居第一,而这个数据还是2019年末的数据,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成都常住人口已经超过2000万,达到2093.8万人。经常跟成都作比较的武汉,普查后常住人口也只有1232.65万。

人均GDP上来看,深圳最高达20.4万元/人,是末尾哈尔滨的近4.3倍,是15个城市人均均值的1.6倍,这个差距还是有点高的,副省级城市间尚且如此,其他的城市就更不用多说了,两极分化现象严重。

三、2021年上半年GDP状况

19年副省级城市gdp(15个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6)

15个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2021年上半年GDP状况

2021年15个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GDP总量数据也出来了,武汉增速最快,但是鉴于2020年的基数太小,所以总量还没有提上来。但是从整体上来讲,上半年15个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都保持着10%以上的高速增长,这些城市是我国经济的晴雨表,直接反映着我国的整体经济面,相信在下半年的冲刺中,这些数据还会更亮眼。

【看都看完了,点个关注呗!O(∩_∩)O】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