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投资价值及分析(建筑工程行业7月投资策略)

引言: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当在经济中占据举足轻重地位的房地产被锤趴时,又有谁可以独善其身?,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基建投资价值及分析?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基建投资价值及分析(建筑工程行业7月投资策略)

基建投资价值及分析

引言: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当在经济中占据举足轻重地位的房地产被锤趴时,又有谁可以独善其身?

原以为2021年的房地产企业跌宕起伏只是偶然现象,但随着暴雷、烂尾、资金链断裂、破产清算......属于房地产企业的弊端在2022年上半年愈演愈烈。就连背靠国资的绿地,也在今年5月打破国企“金身不破”的信仰,不折不扣成为了中国首家债务暴雷的千亿级国资房地产企业!

而我国建筑业总产值中超过60%来自房建领域。作为建筑业的第一大客户,建筑企业与房地产企业业务联系紧密。

随着房地产企业陷入持续性财务困境,房地产下行压力仍在持续,在地产行业动荡的背景下,身处房地产上游的建筑行业也受到不利影响。

疫情影响反复持续,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行业转型已然成势,建筑企业经营愈发困难。重点领域支撑乏力,全年基建隐忧显现。

一、行业现状

(1)投资端

基建稳增长政策陆续出台后实际落地举措不足,基建重点领域(道路、铁路、水利)增速在年初短暂反弹后,后续增长开始呈现乏力态势,1-5 月道路投资同比下降0.3%,铁路投资同比下降3.0%。

(2)政策端,基建投资与开工前置对市场信心的提振作用有限,由于缺少具备可持续性的政策举措,基建增速在年初反弹后继续开始持续下行。

当前基建投资对经济与信心的修复效果不及预期,稳经济压力仍然严峻,我们认为后续的政策需要明显加大力度,更关注解决实际问题,下半年有望看到政策演变的几条路径:

1) 盘活存量优质资产吸纳更多社会资金;

2) 发行特别国债对接重大项目,直接给予资金支持;

3) 适当放松专项债对项目收益性的监管要求;

4) 适当放松城投债发行监管。

(3)项目端

使用专项债用作资本金的项目数占比仅有2.3%,反映真正符合要求的项目很少,导致专项债总体的撬动作用有限。PPP 项目集中开工,但新入库项目和落地项目投资额分别下滑7.9%和64.5%,项目回报机制方面,尽管可行性缺口补助类项目的占比显著提高,但融资条件最好的使用者付费类项目占比仍然较低。

二、企业新签合作现状

整体新签不及预期,央企龙头优势扩大

2022 年Q1 建筑业新签合同额6.34 万亿元, 同比增长2.1% , 相对于上年四个季度的增速31.9%/14.4%/7.8%/5.96%持续下行,“稳增长”政策驱动下的实际落地订单增长略低于市场预期。2022 年Q1,八大建筑央企新签合同额3.25 亿元,同比增长19.7%,大幅领先建筑业新签增速。八大央企新签合同额占建筑业新签合同比例达到51%,同比去年一季度提升7.5 个百分点,反映出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央企龙头优势持续扩大。

三、投资板块

六月跑输大盘,静待明确的政策信号,复苏逻辑下,板块热度明显降温。

6 月1 日-6 月27 日,申万建筑装饰指数下跌0.08%,同时期上证指数上涨6.19%,沪深300 指数上涨8.84%,在申万31 个行业中排名第30.年初至今(截至6 月27 日),申万建筑装饰指数下跌3.48%,同时期上证指数下跌6.97%,沪深300 指数下跌9.63%。

四、投资建议

基建稳增长为主,重点关注装配式和绿色建筑

央企基建企业一季度新签营收稳健增长,龙头优势持续扩大,推荐交通基建龙头中国交建;装配式建筑在稳经济的环境下持续承压,但行业转型升级的大趋势仍未改变,随着下半年经济逐渐回暖和疫情好转,板块具有较强的复苏弹性,推荐装配式钢结构龙头鸿路钢构;绿色建筑是实现“双碳”目标下的重点发展领域,BIPV渗透率有较大的潜在提升空间,看好板块在疫情后复苏期的业绩兑现,推荐绿色建筑设计龙头启迪设计。

五、风险提示

政策落地不及预期;重大项目审批进度不及预期;疫情反复导致地方财政压力持续增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