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正念的发挥方法(如何长时间专注)

​从本篇起,我们会进入专注力系列的下篇——专注力的通用技术,为大家介绍几个通用的提高专注力方法。

下篇: 专注力的通用技术

五、冥想法——回归最深沉的安宁

六、舒尔特表——强硬的专注

七、环境阻隔是一门技术活

接下来是正文部分。

五、冥想法——回归最深沉的安宁

你大概率听说过冥想这么个玩意儿,感觉它可能有用。但是你不清楚它究竟在什么场合有用,有用到什么程度,又有哪些注意事项。

1冥想的作用

对于现代人来说,这是一个神技。

它可以提高你的专注力,而且是从非常深刻的底层逻辑上进行改善(待会儿细讲)。对于高中生来说,冥想练好了,原来学习容易走神发呆的,现在更容易聚精会神了,甚至连计算错误、看错题目之类的低级错误都会减少些;

它可以让你的睡眠更好,精神更饱满。别人睡7个小时白天精力不够,而你睡7个小时就休息够了,不打瞌睡精力旺盛;

它可以缓解你的负面情绪,让你不那么紧张、焦虑、恐惧、烦躁等,内心平静,既适合高压应试环境下的学生,又适合工作疲惫的焦虑的成年人;

它甚至还对你的健康有一定的帮助,练好了能够调整部分慢性病;

基于对身体的调理和对情绪的纾解,冥想也自然对你的意志力有所帮助;

……

这么多的作用,你说你要不要练一练?

在这么多好处当中,我们着重说一说第一个——改善专注力。

2.冥想的本质在于控制

你对冥想的初步印象,大约是一个人安静的坐在那里,可能盘着腿,看起来好像很有气质的样子。脑海中对应的形象要么是某个瑜伽中心海报上苗条的气质美女,要么就是修仙的道士、悟禅的和尚。

我建议你先把这样的形象放在一边,先来了解一下冥想的本质是什么——

冥想的本质,在于对大脑意识的控制。

冥想正念的发挥方法(如何长时间专注)(1)

你是否了解,我们对自己的大脑,极度缺乏控制力?不信的话就做一个小实验:现在,命令自己的大脑,3分钟之内,什么事情都不要想,保持一片空白(但是不能睡着了),试试看能不能做到?

不用你长达4个小时的控制,只需要3分钟就好了!

99.9999%的人,根本做不到。

何止三分钟做不到,你将发现自己的大脑如此的不受控制,就连一分钟都无法保持安宁!如果你一分钟之内就控制不住窜出来几十个念头、走神几十次,也丝毫不奇怪!

极度缺乏控制,就是我们大脑的常态。

而所谓冥想,就是要加强我们对大脑的控制。

这样的控制练习起步很简单——先从摒除杂念开始练起。静止不动,安坐在那里,专注于一个固定的事物,将意识固定投放在那里——比如呼吸,或者下腹部传说中丹田的位置。

为什么这样的练习能够极大的促进你的专注能力呢?

第一,很明显,它本身就是在要求你专注——专注于自己的呼吸等

第二,你可以回忆一下我们第一章所讲授的引发专注涣散的超级大脑杀手——高刺激导致的高阈值。你可能立刻就意识到了,冥想练习,就是对高刺激高阈值状态的最强对治

高刺激状态下是,你的大脑不断接收刺激;而冥想状态则是另一个极端——你的大脑完全不接受任何刺激,尝试保持绝对的宁静

所以在第一章的时候我就强调,想从高刺激高阈值的状态下走出来,冥想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它的对治非常的具有针对性,而且从底层逻辑出发,效用深远。

唯一的问题是,它练起来有点难……

尝试练习冥想的人很多,但真正能够练下去、取 得效果的却很少。但是没关系,下面 , 我会给出一个最简易的冥想方法。 这套方法的特点不在于多么复杂高深、源远流长,而在于,它相对容易上手 ——这才是一般人所需要的。毕竟,大家也不是来修仙的,不需要成为禅师,只是想通过它来改善一下自己的专注力而已。

3.最简冥想练习法

那么该如何进行最简的冥想呢?

冥想正念的发挥方法(如何长时间专注)(2)

练习控制力,一定要从最基础的开始练习,那就是,把思维控制到最少——不要念头乱动想各种各样的东西,你就关注一个东西,怎么保持一种接近于空的状态(具体怎么弄后面细说)。就好比小学一年级小朋友练习打篮球时候,先不要做各种花哨动作,先练习双手把球抱稳了再说。有些冥想方法很复杂,让你在脑子里构想很多的图像,比如太阳、光团、带有某些颜色的各种形状等,这些都是大后期的事情,最简版本里不要碰这些东西。你只练习最基础的内容就好了,第一节说的各种冥想的好处,你只用练习最基础的内容就能得到了

3.1从呼吸开始

你一开始要练习的是,把大脑的注意力全部投放到一个最简单的东西上面,而不去想其他事物。一般我们会选择把注意力投射到自己的呼吸上面

冥想正念的发挥方法(如何长时间专注)(3)

你自然的呼吸,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去注意到呼吸这件事情本身的。现在你要把注意力投射上去,像一个旁观者一样观察自己的呼吸。这里的观察不是说用眼睛去看,而是一种感知,你觉察到自己正在呼吸,你感受气流从自己的鼻孔里出入顺便提醒大家注意,感知呼吸,不是控制呼吸,不要用意识去干扰呼吸,尤其不要憋气。

然后呢?空气进入了又怎么样?把气呼出来了又怎么样?然后又怎么样?

然后就没了。不怎么样。

没错,就这么多,你就感受自己的呼吸就好了,没有目的,没有期待,脑子里保持寂静,这样就完美了。

就这么简单吗?其实这已经不简单了,因为你的大脑会控制不住的迸发出各种杂七杂八的念头——昨天食堂的饭真难吃,今天数学课睡着了不知道漏掉了哪个重点,英语老师今天两只袜子的颜色不一样……

你想要保持那种大脑一片寂静、专注感受自己呼吸的状态?不好意思,这些杂念会不断的干扰你。

于是你要做的就是,跟它们斗争,反复的拉扯。他们不断的把你带偏,你不断的挣扎着重回正轨(寂静的感知呼吸),他们又继续把你带偏,于是你又继续挣扎回来

冥想正念的发挥方法(如何长时间专注)(4)

你刚开始练习的时候,就会处于这种状态。

这种斗争就在你的大脑中进行,看起来你并没有做什么事情,然后实际上你的大脑会很快就变得疲倦,想睡觉。所以练习冥想的初期,部分同学会感到睡眠立刻就变好了,因为练冥想的时候练着练着就睡着了……没关系,你就挑选睡觉之前的时间在床上练习就好了,睡着了就睡着了,没事,明天继续练。

另外也有一部分同学,他练着练着会感觉大脑越来越清醒,变得特别有精神,恨不得跳起来刷两套试卷,感觉老子现在的状态已经无敌了,压轴题随便秒。这种情况也很正常,放心的继续练,但是第一,你感觉很清醒、很精神的情况下,依然注意控制杂念,不要一兴奋脑子里就散乱了;第二,这种情况的学生,练习冥想后可能无法快速入睡,因此尽量不要安排在睡觉前练习。

3.2身体姿态的调整

同时,为了让你更加专注不产生杂念,你的身体姿态也需要一些调整。

正统的冥想练习讲究,盘腿正坐,双手交叠,脊柱挺直,双肩下垂,含胸拔背……总之讲究特别多。

冥想正念的发挥方法(如何长时间专注)(5)

然而我告诉你,这些讲究,并非完全必要。如果你全部都讲究到位了,你自然练习起来就特别完美特别优秀了。然而你需要成为一个冥想大师吗?你需要完美的冥想吗?你不需要,因此你不需要把所有细节都做得那么完美,你只要掌握几个关键要点就可以了。

在身体姿态上,最核心的是保证脊柱挺直。盘腿嘛,你爱盘不盘,不重要;双手可以叠交,也可以自然放在膝盖上,无所谓。

附注一下,脊柱挺直,保持大致的直就好了,不要特别夸张的特意去挺。尤其腰部,既不要弯腰驼背,也不要刻意的挺腰,搞成女性减肥广告上的S型曲线那样,那样会有反作用。

在保证脊柱挺直的基础上,你可以有两种姿势选择。一种是坐姿,一种是睡姿——没错,躺着也能冥想

正统练法是盘腿坐着练。但是第一,盘腿很多人是盘不上去的,筋骨太硬……所以作为简化版,你坐在椅子上双脚着地,普通的坐姿练习也可以的,效果不会减弱多少,对大脑的改善作用依然存在。在家里住的学生和成人推荐就这么练,当然,如果你身体柔韧性比较好,正统的盘腿练法更好。

第二,坐着练习冥想的另一个问题是,如果你是住寝室的,你的室友可能以为你在修仙……万一碰到打雷下雨,嘴贱的还会问你一句:这么快就要渡劫了?

冥想正念的发挥方法(如何长时间专注)(6)

寝室里关系好,心态平和比较包容的,你还可以跟他们解释一下,我是在冥想blahblah。碰到寝室里关系一般的,或者室友有些认知偏见的,你压根就解释不清楚。

因此对于高中生、大学生等住宿生来说,又有了一个折中的方法:躺着练习冥想。

其实躺着练习冥想也行,本质上还是在训练大脑,训练思维的控制力,所以影响不大。另外平躺着练习也能保证脊椎挺直,姿势也正常。所以高中生们,你也可以这么练。

不过从效果上说,确实坐着要好一些。主要原因是,躺着练习太容易睡着了……你原计划练习20分钟再睡觉,然而躺着练的话,可能5分钟就睡着了,于是练习量就减少了。

但练了总比不练要强啊,也就少一点吧!而且你坚持练下去,越到后期就效果越好,甚至能一定程度上控制睡眠——我想保持清醒就保持清醒,想睡着就睡着。

3.3冥想的一些注意事项

第一,部分同学需要准备一点工具。最主要的是耳塞,因为冥想需要保持安静,不能有声音打断。住寝室的同学很难有安静的环境,你睡觉的时候正在集中注意力练习着,别人起床上个厕所甚至翻身造成床咯吱一响,都会打断你,严重降低训练效果。

因此你需要有个耳塞,塞紧一点,能够显著降低噪音。就是下图这种:

冥想正念的发挥方法(如何长时间专注)(7)

自行淘宝,很便宜,这产品没什么技术含量,不用挑,各家都一样。

部分住家的同学可能也需要买,楼上的走路重一点,楼下汽车关门“砰”的一声,平时可能不觉得怎么样,但是冥想的时候对环境安静要求非常高,就会被影响到。

第二,部分同学可能需要更换一下集中注意力的部位。之前提到,冥想的核心在于思维的控制,要把注意力投射在呼吸上,去感知它。一般人这么练没问题,但有鼻炎的同学可能会有问题。暑假培训的时候就有几个这种案例,当他把注意力投射在呼吸上的时候,时间久了会感到鼻根、眉心到额头那一片有细微的痛的感觉。

其实这是冥想的另一个作用,它会微幅调整你的身体健康,治疗一些慢性病。上面的鼻根到额头那一片的痛感觉,其实就是冥想带动你的免疫系统去修复身体慢性病的表现,并没有任何害处。不过由于这种细微的痛感会影响你的注意你,让你不断分心没法继续练下去。所以有鼻炎的同学可以选择换一个投射注意力的地方,一般选择肚脐下2-3寸的地方,就是传说中的丹田。

但是注意,你不要以为自己在修仙啊,也不是练气功啊,就是把注意投放在那里而已。同样的,你也不要试图控制什么,你只是去感知自己身体的一个部分(肚脐下2-3寸)就好了,你只是把注意力放在那里而已。剩下的和之前感知呼吸的练习是一样的。

第三,大脑的专注状态。除了专注于呼吸和下腹丹田之外,还能不能专注其他地方

首先,不要随便换位置,容易出问题。专注呼吸和下腹,是经过几千年的实践发现最好的选择。你随意换其他地方,有风险,而且效果也不好。比如之前有个学生,自作主张把注意力投射到自己的眼球上——

几周之后,他闭眼内视见光,睡不着觉了,还头晕……

冥想正念的发挥方法(如何长时间专注)(8)

暑假线下课培训的时候,还有同学提出疑惑,她之前在其它地方看到,冥想的时候大脑要保持一片空,什么都不要想,要处于“无”的状态,“似有非有”的状态,好像跟我说的专注于身体某个部位(呼吸、下腹等)不一样啊。

为防止其他同学也有这种疑惑,我提前解释下。所谓“无”状态,或者更玄乎一点的“似有非有”“似空非空”之类的描述,本质上就是要求大脑专注于“空”的状态。这也是一种可行的练法,但是这种练法难度太高了(首先大部分人很难理解这是一种什么状态,根本不知道怎么练),很多人根本就练不会,就算能练会的也是要花费很长很长时间才能练会。而且由于难度很高,练起来失败率也很高,非常容易中途放弃。所以在注重易执行性的最简版本中,我完全不推荐这种练法,纯粹是自找麻烦。

第四,关于冥想的音乐问题。你会看到有人建议冥想配有音乐引导,一般是些轻柔舒缓的音乐。但也有人建议冥想不要有音乐,就是纯粹的安静。

到底哪种好呢?

要不要音乐,关键在于你的专注程度和阶段。

如果你的专注力非常溃散、非常难以专注,那么在冥想的最初期,你可能需要一些音乐的引导。随着冥想的持续,几周之后,你可以逐渐降低对音乐的依赖——即便没有音乐引导,你也能专注下来了。

如果你的专注力本身不差,只是想练习冥想加强,那么我建议你从一开始就抛弃音乐,从绝对的宁静开始。这是一个比较高的起点。

当然,如果你发现这个比较高的起点做起来有点难,那么弄点音乐引导下也行,但是不要太依赖了,顶多几周之后,还是要放下的。

最终,冥想会变得非常纯粹,不需要音乐,纯粹的宁静而已。

好了,关于冥想的练习技术和注意事项,我就说这么多了。最后为了鼓励你们练习,我贴张截图吧,某位仅仅练习了一个月左右的学生的反馈:

冥想正念的发挥方法(如何长时间专注)(9)

还有一个学生,初中的,原来数学分数是类似这样波动的:100—120—103—119……初中数学满分就是120分,所以她的波动实际上就是“第一名—中下游—第一名中下游……”为什呢?因为虽然她所有题都会做,但是总会忍不住错一些计算错误、看错题、抄错数字之类的问题。

然后她按照我的要求练习了2个月的冥想,突然发现,自己各种算错题的低级错误大幅减少了!稳定第一了!

为什么这么神奇?因为所谓看错题、抄错数字,其实都是专注力不稳定,会出现瞬时溃散,就是一些瞬间走神。专注力上升了,自然不会出这些错误了。

建议你立刻开始练习冥想。越是专注力差的人,冥想对你的帮助就越大。

本章总结

冥想正念的发挥方法(如何长时间专注)(10)

(点击图片查看高清大图)

拓展阅读

如何长时间专注(一)——信息流过载下的高阈值

如何长时间专注(二)——从意志力到专注力

如何长时间专注(三)行为动机——专注力的长期与短期分野

如何长时间专注(四)心流的必要条件——边界难度

学过的东西马上就忘了?学习策略专家提出这些解决方案……

这种作文标题,能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

高中学习,整理改错本真的有用吗?

案例:原生家庭的隐藏问题,是如何影响学生学习的?

学习的策略夏令营招生链接

这个老师研究了十几年学习策略,发现最核心的学习方法只有这几种


作者简介

思维专家,学习策略专家,曾任教育智库高级研究员,《新校长杂志》执行主编,企鹅辅导特邀讲师,[学习策略师]创始人,畅销书《深度思维》作者。为几万中小学学生、教师、校长进行过学习策略培训。

想要咨询问题的同学和家长,可以加我的助理yexiuzhuli001

微信上的咨询问题,我如果有空,看见了会尽可能回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