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为啥叫黑暗世纪(中世纪为何被称作)

一说起“黑暗时代”,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中世纪;而历史上还存在一段被称作“黑暗时代”的岁月,那就是位于前1000年前后、约300-400年时间的古希腊时期。所谓“黑暗”,其一是指其遗留史料甚少,几近于无,其二则是当时古希腊不存在任何大型政权,举目皆是四处分散的小规模势力,一片混乱。

而在小型政权各自割据这一点上,无论是中世纪还是古代的黑暗时代,做得都差不太多:中世纪的欧洲在名义上虽有神圣罗马帝国,但其力量已不复往昔罗马帝国之盛,而大小封建诸侯们都拥有各自的天地。而正是这种相当令人费解的混沌状态,才使得其与“黑暗时代”一词紧密相连。

中世纪为啥叫黑暗世纪(中世纪为何被称作)(1)

有趣的是,在群雄割据的局面中,各地的新星也缓缓升起,古代所谓的“黑暗时代”由此又被称作“英雄时代”,但同样混乱不堪的中世纪就不曾有过这种待遇。究其原因,还是因为“黑暗时代”之中世纪本身所面对的“环境”问题所致。

中世纪的时间跨度自西罗马帝国灭亡起至10世纪为止,其中4世纪—5世纪时世界进入了大规模的低温化进程,成了民族大移动的一大契机,并且这场低温还往后又持续了五百年。在温室栽培技术出现之前,环境气温只要降低两三度,就会给农作物带来不可挽回的深重影响。该影响程度之深刻,曾引发了各地的饥荒以及人口急剧减少的现象。

有一种产量测量标准常被采用:种下一粒麦子,最终能够收获几粒麦子?而根据当时的记录,收获最少的时候一粒麦种仅能收获5粒麦子;而古代的苏美尔文明虽已达到了70粒的傲人成绩,但同样也经受过中世纪前期低下的农业生产率的影响,否则远不止这个数值。

另外从罗马帝国时代后期开始,内陆地区的开拓使得海洋航行的使用次数锐减。只要物资与材料能够运抵当地,居住在内陆地区并无任何不便但如果这些资源必须从远方调配运送,耗费的成本则将会呈指数级上升。根据测算,相比起利用船舶进行海路运输,陆路运输所要耗费的成本是其25倍有余。陆路运输高昂的成本之下,人们只愿意在居住的区域储备当地所需的基本物资,与偏远地带的交易也日益减少。这种生活条件维持一代还好,但如果不断持续下去,以往得心应手的诸多技术如造船与驾驶技术,都会在时间流逝中不断遗失。气温低下致使作物的产量减少,同样减少的还有人口数量困在内陆地区的人们过着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技术水平以及以往的商业航线等等都随着时间飘散在空中……中世纪的黑暗时代正是在这种持久的恶性循环中陷入万劫不复之地的。

中世纪为啥叫黑暗世纪(中世纪为何被称作)(2)

由于文明的落后在中世纪兴起了一股“猎杀女巫”的风潮。大量的年轻貌美的女子被当做“女巫”被残忍的杀害,也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口的出生率,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社会文明甚至出现极大的退步。

中世纪为啥叫黑暗世纪(中世纪为何被称作)(3)

欧洲真正从“黑暗时代”中抽出身来,是在1000年左右即所谓的“大开垦时代”,其起因也似乎在冥冥中注定了:气温开始逐渐回暖,另外,“三圃农作制”等新型农耕技术的引入也大幅提升了农作物产量,所谓“三圃农作制”,是一种将耕地分为“春耕用地”“秋耕用地”以及“休耕地”三部分并不断轮换的农作制度。这能够使土地长期保持最佳状态,产量也能得到保证。其中,休耕地也并非完全放置不管,人们往往会在休耕地上放牧各类家畜,其粪便等排泄物有助于土地恢复肥力。再者,新型农具如锄头与牛羊驱动的轭犁等也得到了改良,伴随着气温的不断上升,农业生产能力开始快速回血。兴起于12世纪后的文艺复兴运动若没有先前的农业水平提升作为基础,是绝不可能实现的。

中世纪为啥叫黑暗世纪(中世纪为何被称作)(4)

毋庸置疑,由于遭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中世纪前期的人口数量低迷与文化发展停滞等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实情,中世纪最开端的这500年被称作“黑暗时代”也并不冤枉。然而到了11世纪,气温回升与农业技术水平的进步奠定了物质极大丰富的社会基础,并在历史上留下了文艺复兴这一不可磨灭的印记。

由此看来,“中世纪即黑暗时代”的观点还是不完全准确的,中世纪并非只有单调的色彩,而应看作“黑暗前期”与“辉煌后期”的结合体,这样想必会更易于理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