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宏心中的日月讲述了什么(王力宏无问西东)

2018年热播电影《无问西东》,让我们认识了意气风发、却迷失方向的吴岭澜;奔赴一场劫难,却像去赴一场盛宴的沈光耀;为了虚荣,被命运拖入深渊的王敏佳;还有陈鹏、张果果,这几个年轻人在最好的年纪,在四个非同凡响的时空面对最残酷的考验,一路前行,无问西东,这就是青春的模样。

王力宏心中的日月讲述了什么(王力宏无问西东)(1)

剧中王力宏饰演的沈光耀,是一名西南联大的大学生,父亲又是高官,出身豪门让他前途无限光明。但是当战争的号角吹响,他却毅然决然的投笔从戎,成为了一名空军飞行员,最终慷慨赴难。

历史上沈光耀的原型是沈崇诲。他出身名门,祖父沈味兰曾任张之洞的幕僚,父亲沈家彝是清末举人,在民国建立之后,更是出任奉天省的审判厅厅长,中华民国大法官等职务,就连他的母亲陈氏,也是贵州的名门望族。

王力宏心中的日月讲述了什么(王力宏无问西东)(2)

1911年6月25日,沈崇诲出生。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之下,可以想见沈崇诲自幼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这种教育也并非中国传统的“入世”之说,更多的则是修身、平天下的济世之策。他喜欢岳飞、文天祥、史可法,在保证优异成绩的同时,也喜欢体育,注重身体素质的培养。

在10岁时,他进入北京成达高等小学,后来又考入天津南开中学。与众多人对富家子弟的认知一样,他的求学之路确实十分平坦,18岁时便考入了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

王力宏心中的日月讲述了什么(王力宏无问西东)(3)

但又与我们普通人认为的富二代不一样的是,他却并没有富二代们的高高在上。他参加清华大学的棒球队、足球队,代表学校参加全国运动会,即使是比赛中被撞伤,他也绝不轻下火线。

或许也正是这种勇悍与家庭出身,决定了他日后的命运。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之中,事实上危机已经出现。1931年,日本人为了攫取更多的利益,制造了“九一八”事变,而张学良奉行不抵抗政策,仅仅不足半年,东北全境沦陷。

王力宏心中的日月讲述了什么(王力宏无问西东)(4)

民为草芥,沈崇诲做的是领导大学学生组织义勇军,进行抵抗。在1932年毕业之后,他到了绥远工作。但眼见日本人对中国的侵略一步一步加深,他终于做出了一个决定。当年10月,中央航校在北平招生,他义无反顾的选择了报名,随后的12月他成为了中央航校的第三期学员。

作为中国空军的摇篮之一,成立于1928年11月的中央航校校址设在杭州笕桥,设立的初衷就是为中国培植一批空军人才。而在设立之后,它也迅速的培养了一大批的优秀飞行员,沈崇诲便是其中一位。

在中央航校,沈崇诲不仅学习了基本飞行科目,也对驱逐、攻击、侦察等科目进行了学习。毕业之后,深感航空之重的他,选择了留校任职。

王力宏心中的日月讲述了什么(王力宏无问西东)(5)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人开始全面侵华,上海很快也成为了他们的目标。八月十三日,日军纠集重兵对上海发动攻击,淞沪会战打响。作为空军一员,沈崇诲奉命前往轰炸日军第三舰队。在首日旗开得胜之后,八月十九日,在队长谢郁青带领之下,七架轰炸机再度出击,目标为长江口外的日军舰艇。

沈崇诲驾驶的轰炸机编号为904号,然而就在他距离日本舰队不远之时,飞机发生故障。在电影《无问西东》中,“沈崇诲”最终选择了撞击出云号,壮烈殉国。作为佐证,队长谢郁青也曾说,沈崇诲驾驶飞机直冲下去。

王力宏心中的日月讲述了什么(王力宏无问西东)(6)

但与这些说法相反,4天后人们在启东县发现了副驾驶陈锡纯的遗体。如果是撞击,又怎会有遗体留存呢?而在后来台湾的史料揭秘中,才确认是发动机故障。当时沈崇诲、陈锡纯虽知悉飞机故障,但是已经报了必死之心,誓要报国的两人,最终选择了继续投弹轰炸,最终以身殉国。

当时,沈崇诲年仅26岁。而他也用生命践行了那句刻在中央航校的誓言:“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

王力宏心中的日月讲述了什么(王力宏无问西东)(7)

必须要提及的是,在沈崇诲背后的中央航校英雄团体。这些飞行员们,大多与他一样都出身名门,但在抗日战争时期,他们又不只是富二代,更是一名战士,包括被称为中国空军“四大金刚”的王牌飞行员高志航、刘粹刚、乐以琴、李桂丹在内,至少有242名飞行员殉国。而他们的平均年龄也不过20多岁。

向英雄们致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