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光谷区学区划分(武汉学区系列东湖高新区)

【前言】:本文是武汉各城区学区系列第34篇。前面大家先后了解了武昌区、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青山区、洪山区的中小学教育格局,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近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这里晴空云鹤觉得有必要说明一下,“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只是一个功能区(行政管理部门叫“XX管委会”),而不是行政区(即国务院民政部正规备案的一级行政区,其行政管理部门叫“XX区人民政府”),是托管了洪山区和江夏区的部分区域(共8个街道)而形成的。所以很多买了房的业主,明明是东湖开发区的楼盘,楼盘地址却是洪山区(注:有的是江夏区),身份证号也是洪山区,同时户口本、教育入学又是东湖开发区,这种情况很常见。

此外,“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简称有“东湖高新区”、“东湖开发区”,别称为“武汉·中国光谷”,通常大家习惯性地简称为“东湖高新区”,其实大家认真看看其全称,其中根本就没有“高新”二字,而是“新技术”(非“高新技术”),所以其实简称“东湖开发区”、“东新区”更合适,只不过大家更习惯性地称为“东湖高新区”,这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

一、东湖高新区高中初中分布地图及相关学校概述

武汉光谷区学区划分(武汉学区系列东湖高新区)(1)

东湖高新区高中初中学校相关简介】:

1、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公办高中 初中,省示范 市领航高中,又名“光谷一中”):创办于1954年,与华中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相似,也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的附中,属于湖北省示范高中、武汉市普通高中领航学校。老校址位于华中科大主校区内、虹景花园西侧;新校区位于喻家湖路东侧、华中科大东校区北侧,新校区2010年建成,占地120多亩。2014年,华科附中整体接管光谷第二初级中学,将其变更为“华中科大附中光谷分校”(位于光谷创业街和光谷一路交汇处西侧),华科附中成为一所包含高中部、初中部于一体的完全中学,现有教学班59个,学生3100多人,教职工263人。华科附中的发展目标是建设成为与华中科技大学齐名的荆楚名校,用三年左右的时间进入武汉市高中综合办学水平十强。

2、光谷二高(公办高中,市示范 市特色高中):创办于1958年,前身是江夏区流芳中学,2005年划归东湖高新区,并更名为武汉市光谷第二高级中学。2011年投资2亿多元、占地9.7万方、建筑面积5.7万方的光谷二高新校区正式启用,新校区位于流芳路与富士康西路交汇处,周边为佛祖岭社区和梁山头社区。2012年该校成为武汉市级示范高中,2021年成为武汉市普通高中特色学校。

3、光谷三高(公办高中,在建):光谷三高位于光谷一路与湖口二路交汇处东北角,东侧紧邻光谷十二小,南面与光谷悦城隔路相望。光谷三高,用地面积约40214平米(67.5亩),总建筑面积约87526平方米,规划48个教学班,规划学生人数2400人。该学校预计投入使用的具体时间暂不详,估计2022年底或2023年上半年的可能性较大。

4、光谷四高(公办高中,规划):位于光谷中心城与花山之间的森林大道以南、孟新路以西(中建星光城北侧约一公里,周边是九峰社区),总用地面积约79亩,当前正在公开征集概念性设计方案,规划教学班、学位数、建成时间等暂不明确。该学校定位为光谷教育新地标,成为具有影响力的示范性高中(注:估计会与光谷二高一样,成为市级示范高中)。

5、光谷五高(公办高中,规划):位于未来科技城的高新二路以北、桃林路以东、科技三路以南、婆山路以西(距离华师一附中光谷分校约一公里),总用地面积约118亩,当前正在公开征集概念性设计方案,规划教学班、学位数、建成时间等暂不明确。与光谷四高一样,该学校定位为光谷教育新地标,成为具有影响力的示范性高中(注:应该未来也会成为一所市级示范高中)。

6、武汉枫叶国际学校(民办,15年一贯制学校):创办于2007年,由中国枫叶教育集团投资建设,是一所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及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教育园区。该学校位于民族大道330号(汤逊湖北路与江夏大道交汇处),占地面积约400亩,建筑面积约11万方,教职工500多人(外籍教师近100人),在校学生超过4500人。

7、武汉光谷(国际)外国语学校(民办,12年一贯制学校):创办于2015年,该学校位于高新二路以南、高科园路以西、神墩五路以北,占地面积255亩,建筑面积约8万方,是一所包括小学、初中、高中教育一体的国际化学校,其中小学36个班,初中24个班,每班40人,高中规模较小。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该校名称与武汉外国语学校相似,不过二者并没有直接的关联。

8、华中师大一附中光谷分校(民办,12年一贯制学校):创办于2016年,位于未来科技城的高新二路、未来二路、科技三路之间,由华中师大一附中与武汉光谷佩尔教育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办学,是一所包括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12年一贯制民办学校。该校2016年借址开学,2018年搬入新校区(现址),2019年高中部正式招生开学。

9、光谷实验中学(公办初中):创办于2008年,位于光谷大道三环线南部的郑桥小路1号(被万科城市花园、万科红郡、当代国际花园、现代森林小镇4个小区围合),校园面积约130亩,现有76个班,学生4000多人,教师260多人。该学校坚持“创造适合学生成长的教育”的办学思想,倡导“帮教育”,强调“教育是帮的艺术”,着力打造“多元教育、七彩课堂”的办学特色,曾获评全国校园足球基地学校。

10、光谷第一初级中学(公办初中,九峰中学):创办于1964年,前身是武汉市光谷九峰中学(属于洪山区),2008年划归东湖高新区托管,2014年新校区启用(位于九峰社区三星巷、中建星光城东侧约350米),2019年更名为武汉市光谷第一初级中学。

11、光谷第二初级中学(公办初中,华中科技大学附中光谷分校):创办于1952年,前身是洪山区的长山学校(九年一贯制学校),1999年划归东湖高新区,2009年初中部独立并搬迁到现址新建,同期更名为武汉市光谷第二初级中学,2014年被华科附中托管,更名为华科附中光谷分校,形成一校两牌的管理格局。该学校位于光谷创业街97号,光谷一路与创业街交汇处西侧、现代森林花园旁,校园面积26093平米,建筑面积18460平米,53个教学班,学生达3000人,教职工100多人。

12、光谷第三初级中学(公办初中,武珞路中学光谷分校):创办于1994年,前身是江夏区流芳二中,2005年划归东湖高新区,并更名为光谷三初。2016年新校园建成并投入使用,学校位于光谷二路235号(东侧紧邻富士康武汉工业园),占地约8万方,总建筑面积约1.58万方。2017年武珞路中学与光谷三初签订接管协议,正式挂牌武珞路中学光谷分校,通过与武珞路中学将合作共建,提升办学品质,力争三年后(2020年)教学质量有明显提升,五年(2022年)成为全市优质初中。两校合作方式包括:选派校长和4名管理人员参与光谷三初的教学管理;送教交流、跟岗学习等以提高教师教学教研水平;安排武珞路中学各学科骨干教师到光谷三初听课、评课、送课,安排光谷三初的老师、学生代表分批去武珞路中学参观学习,从而实现两校教育资源共享。光谷三初坚持“合格 特长”、“服务即育人”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主动学习、主动参与、主动合作”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及“人人上课—人人说课—人人评课—骨干展示—共同提高”的教研模式。

13、光谷第四初级中学(公办初中):创办于2021年,位于高新二路以南(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南大门)、黄龙山北路以西、佳源花都小区以东,该校占地约4万方,建筑面积约3.3万方,规划48个班、2400个学位,总投资高达2.3亿元,独立综合楼、报告厅、室内体育馆等各类硬件设施条件优越。

14、光谷第七初级中学(公办初中,豹澥初级中学):创办于1946年,位于关豹高速豹澥互通东南侧的虎山一路与新兴路交汇处,紧邻光谷豹澥一小,校园占地面积近4.2万方,建筑面积1.12万方,15个教学班,学生800多人,教职工约80人。该学校多年来一直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重点抓好养成教育,着力培养有一定主体意识的“好学生、好孩子、好公民”,并针对留守孩子,该校摸索出一套“代理家长”工作模式,关爱学生成长,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15、光谷第八初级中学(公办初中,花山中学):创办于1958年,前身是洪山区的花山中学,2000年成为单设初中,2010年划归东湖高新区,2016年异地整体搬迁到父子山下重建,校园占地约2万方,总建筑面积约6000平米,位于花福街与花福三里交汇处,四周紧邻花城家园社区、光谷二十五小。2018年正式更名为武汉市光谷第八初级中学。

16、华师一附中光谷汤逊湖学校(公办初中 小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北校区、南校区):创办于2018年,由东湖开发区教育主管部门与华师一附中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华中师大一附中全面管理新建的武汉光谷汤逊湖学校,该校正式挂牌“华中师大一附中光谷汤逊湖学校”。该校是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位于光谷三环外的华师园路与橡树南路(关东还建社区南侧、天祥尚府西侧),占地72亩,建筑面积6.7万方,规划小学部、初中部各36个班、共72个教学班;2020年全校已达83个班,超出规划;2021年占地面积55亩、规划48个班的汤逊湖学校北校区(注:位于三环线光谷机动车年审中心以北、铁路线以南、足球俱乐部青训基地以西)建成并投入使用,2021年秋汤逊湖学校所有七年级学生均将就读于北校区。汤逊湖学校延续华师一附中总校的办学宗旨和教育教学理念,坚持“规范化、人性化、特色化”的办学思路,构建“帮教助学”机制,使教师跟教、学生跟学常态化,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与办学效益。

17、龙泉中学(公办初中):创办于1969年,位于东湖开发区南部、梁子湖畔的龙泉街的玉屏山下(武汉晴川学院西侧),学校占地面积4.9万方,建筑面积9800平方米,现有3个年级,10个教学班,55名教职工。

18、左岭第一初中(公办初中):该学校位于东湖开发区东部未来科技城的科技二路与九龙湖街交汇处(东侧为光谷二十八小、左岭新城),学校相关介绍资料不详。该学校倡导幸福教育,重点打造三“J”(静、净、尽)校园文化。

19、大屋陈学校(公办初中 小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创办于1975年,位于东湖开发区南部、梁子湖西岸的滨湖街,前身是江夏区大屋陈乡红庙中学,2007年合并大屋陈小学,2009年又合并江夏区罗立小学,2010年划归东湖高新区,更名为东湖开发区大屋陈学校,是九年一贯制的寄宿制学校。学校占地2.5万方,现有9个教学班,学生200多人,教职工42人,是武汉市义务教育小班化市级实验校。

20、武汉格鲁伯实验学校(民办初中 小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创办于2012年,位于茅店山西路(民族大道以西、三环线以北、清江山水小区以南),学校占地面积17亩,建筑面积1.67万方。该学校倡导“用世界经典文化培育杰出人才”的教学宗旨,注重“童蒙养正”、个性化培养,开发系列素养教育体系。

21、光谷为明实验学校(民办初中 小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创办于2013年,位于中芯二路18号(光谷二路与高新四路交汇处西南),学校占地面积80余亩,现有9个年级54个班,师生2000余人。该学校“培养具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现代人”为目标,秉承“回归教育本真,对孩子一生负责”的办学理念,注重小班化教学、个性化指导、全方位服务。

22、光谷金融港学校(公办初中 小学,九年一贯制学校,规划):位于光谷金融港区域的光谷大道与三环线的交汇处(光谷智慧园西侧),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其中小学36个班、1620个学位,初中30个班、1500个学位,总建筑面积7.29万方,由教学楼、综合楼、行政办公楼、报告厅等组成,计划2022年底建成,2023年投入使用。

23、光谷第六初级中学(公办初中,规划):位于光谷四路与风林路的交汇处(关豹高速南侧、绿地国际理想城三期东侧),规划班级36个、学位1800个,校园占地面积约3.8万方,总建筑面积约3.8万方,包括教学及综合楼、食堂及风雨操场等,计划于2022年底建成。

简评】:

1、根据前面的东湖高新区中学分布地图,按东西走向来看,东湖高新区的高中、初中学校形成了“三条中学走廊”,其中“北线”为“珞瑜东路——森林大道”沿线,代表性学校有华科附中、光谷二初(华科附中光谷分校)、光谷一初等;“中线”为“高新二路”沿线,代表性学校有光谷外校、光谷三高、光谷四初等;“南线”为“三环线——关豹高速(高新三路)”沿线,代表性学校有华师光谷汤逊湖学校、光谷实验中学、金融港学校、光谷六高、光谷七初等。

2、如果按南北走向来看,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在光谷核心区域、人口密集的关山板块(包括民族大道、关山大道、光谷大道)三环内基本上属于公办中学的“真空区”,可以预见,在未来很长的时间内,这种中学分布格局,中小学生上学接送叠加上下班高峰期,将会进一步加剧该区域已经不堪重负的交通拥堵问题,而且这个问题只会愈演愈烈,几乎无解。所以,提示家长朋友们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

3、而在另一个公办中学的“真空区”——光谷中心城(又称“光谷新中心”,位于三环以外、绕城高速公路以内),当前基本上没有什么公办高中和初中,未来三年,中学学位短缺的问题也将会更加凸显。

二、东湖高新区的高中学校概况

东湖高新区,现有高中有4所,公办2所(华科附中、光谷二高),民办2所(枫叶国际、光谷外校),其中省示范高中 领航高中1所,即华科附中;市示范高中 特色高中1所,即光谷二高。此外,在建和规划公办初中3所(光谷三高、光谷四高、光谷五高),详见下表。

武汉光谷区学区划分(武汉学区系列东湖高新区)(2)

东湖高新区光谷高中学校

简析】:

从各城区横向对比看,东湖高新区的高中一共4所(含1所省示范、1所市示范),数量少于武昌区的10所高中(含8所省示范、2所市示范)、江岸区的9所高中(含4所省示范、3所市示范)、江汉区的9所高中(含4所省示范、2所市示范)、硚口区的8所高中(含3所省示范、2所市示范)、汉阳区的6所高中(含2所省示范、2所市示范)、青山区的6所高中(含2所省示范、3所市示范)、洪山区的7所高中(含1所省示范、4所市示范),相比而言,东湖高新区的高中数量少,而且整体实力较弱,公办高中明显短缺。

三、东湖高新区2017-2021年省示范高中分配生总量与其他城区对比

武汉光谷区学区划分(武汉学区系列东湖高新区)(3)

2021年东湖高新区的分配生名额

(说明:2021年东湖高新区的分配生名额,一共322人,其中华中科大附中分配生名额246人,华师一附中分配生名额57人,省实验中学分配生名额5人)

【简析】:

1、从示范高中数量来看,东湖高新区仅有1所省示范高中,低于武昌区(8所)、江岸区(4所)、江汉区(4所)、硚口区(3所)、汉阳区(2所)、青山区(2所),与洪山区、经开区持平。

2、从分配生人数总量来看,通过对2017-2021年武汉市各城区的省示范高中分配生名额数据分类统计,我们不难看出,由于省示范高中数量少于其他中心城区,东湖高新区的分配生总量明显低于武昌区、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青山区,与洪山区基本持平。

3、从近五年的分配生数据增长情况来看,东湖高新区的分配生名额分别为246人、246人、302人、260人、322人,呈稳中有增态势,尤其是2021年增量明显,主要得益于华师一附中和省实验中学的分配生名额。

四、东湖高新区2014-2021年省示范高中分配生名额对各初中分配概况

武汉光谷区学区划分(武汉学区系列东湖高新区)(4)

武汉光谷区学区划分(武汉学区系列东湖高新区)(5)

武汉光谷区学区划分(武汉学区系列东湖高新区)(6)

(说明:上述各表主要选取了2014年-2021年东湖高新区分配生名额统计表数据。信息来源于家长帮、状元教育、家长100、武汉初升高等相关机构,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简析】:

1、首先需要继续说明的是,省示范高中的分配生名额数量的多寡和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基于高中对不同初中学校的综合评价(尤其是生源质量),正常情况下,一所初中的获得名高的分配生名额越多,往往意味着高中对该初中的认可程度越高,所以分配生数据是初中教育的一面镜子,比数据不全的升学率更有整体性参考价值。

2、投桃报李,喜得外援。跟洪山区一样,东湖高新区的省示范高中当前仅华科附中一根独苗,不过依然获得了王牌强校华师一附中的不少分配生名额,主要的原因是,华师一附中自从搬离武昌区大东门千家街老校区(位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与纽宾凯希璞酒店之间的武汉市第二职教中心)后,就外迁到了位于东湖高新区庙山的汤逊湖北路与民族大道交汇处,正所谓“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华师一附中每年给东湖高新区几十个分配生名额,2021年高达57人,这个数量远高于华师一附中给母校“华中师范大学”所在城区洪山区的分配生数量。

3、花落一家,匪夷所思。除华师一附中外,同样位于武昌区的王牌强校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竟然也给东湖高新区5个分配生名额,而且只给了光谷三初一家,自然是羡煞众人,并且连续4年都是如此。具体原因不明,可能与武珞路中学分校有一定的关联,但毕竟省实验中学与武珞路中学并无直接关联,更与光谷三初无关联。同时,武昌区还有不少初中所获省实验中学的分配生名额不足5人,这不免有点挟武昌区的公共教育资源以徇“私情”之嫌疑,这种做法确实匪夷所思,有悖于当前的分配生政策。

4、从分配生结构来看,东湖高新区的分布结构也呈现出很明显的“两极分化”特征。(1)华科附中(初中部)、光谷实验中学,双雄并立。晴空云鹤对近几年的分配生数量进行统计,华科附中(初中部)占华科附中(高中部)分配生总量的比重,从2018年40.2%逐年下降到2021年的28.5%;光谷实验中学占华科附中(高中部)分配生总量的比重,近几年基本稳定在23.5%—21.1%之间。单纯从华科附中(高中部)的分配生数量和比例来看,华科附中(初中部)自然明显占优,毕竟二者是自家人,肯定会有所倾斜和照顾,这个可以理解。与此同时,华师一附中将给东湖高新区分配生名额的40%都给了光谷实验中学,而仅仅给华科附中(初中部)4个名额,有了华师一附中的神助攻,光谷实验中学的分配生名额高达75人,反超华科附中(初中部)。(2)光谷二初(即华科附中光谷分校),紧随其后。晴空云鹤统计,2018年-2021年光谷二初获得华科附中、华师一附中的分配生数量之和分别为32人、32人、37人、38人,位列东湖高新区公办初中前三强,实力较强,不容忽视。(3)光谷三初(即武珞路中学光谷分校),稳中有升。晴空云鹤统计,2018年-2021年该校获得华科附中、华师一附中、省实验中学的分配生数量之和的分配生数量分别是21人、24人、27人、28人,稳中有升。

(4)华一光谷,三年三级跳。晴空云鹤统计,2019年-2021年的分配生数量之和分别为3人、15人、27人,三年三级跳,增速异常,几乎追求排名第四的光谷三初。对一所有着华师一附中名校光环背景的民办学校,给予如此高规则的特殊照顾,有悖于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化发展的原则。(5)华师一附中光谷汤逊湖学校,拔地而起。同为华一系,虽然是分校,但依然有明显的分配生倾斜,2021年该校首获华科附中分配生名额16人、华师一附中分配生名额3人,合计19人,约占东湖高新区分配生总量的6%。

(6)华科附中(初中部)、光谷实验中学、光谷二初、光谷三初、华一光谷、华一光谷汤逊湖学校等6所初中的分配生数量之和,约占2021年华科附中的分配生总量的83.3%,约占东湖高新区的分配生总量(含华科附中、华师一附中、省实验中学)的81%;其中,仅华科附中(初中部)、光谷实验中学这2所学校占比约50%;另外9所初中的分配生数量合计不足20%。从总量来看,东湖高新区初中强校弱校之间的两极分化明显。

下一篇文章,晴空云鹤将继续重点介绍东湖高新区的初中和小学教育格局,敬请关注。(未完待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