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孩子冻感冒的症状(寒流袭来除了感冒发烧)

夏天孩子冻感冒的症状(寒流袭来除了感冒发烧)(1)


寒流袭来,小孩子除了感冒、发烧、腹泻外,还有一类常见疾病也随着降温而出现——皮肤疾病。细菌性有猩红热等,病毒感染类的如水痘、麻疹、风疹、幼儿急疹,接触性皮炎类的如尿布疹、舌舔皮炎、糠疹以及冻疮等。长沙中科皮肤病医院陈洪主任教广大家长们如何识别不同的皮肤疾病,并有效预防。

猩红热:猩红热是感染病菌引起的,是一种细菌类皮肤病。小孩猩红热初期症状与感冒比较相似,会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发炎的症状。后期可能会出现扁桃体炎,支气管炎各种炎症,皮肤出现丘疹,疹子会于颈、胸、躯干、四肢依次出现,一两天就会遍布全身达到高峰。严重的时候还会出现昏迷,休克等症状。陈洪提醒,由于猩红热具备一定的传染性,所以建议隔离治疗,平时定期用盐水漱口,要及时去医院观察病情。

冬季儿童常见的病毒类的皮肤病包括水痘、麻疹、风疹、幼儿急疹。

水痘:水痘多见于 6 个月以后的各个年龄段的孩童,冬春季发病较多。潜伏期一般为 10~21 天,通常两周左右。皮损有可能是小的红点,小的红斑,然后慢慢变成丘疹,丘疹继续长大,可能会变成水疱,有一些典型的是在水疱的中间有一个凹陷,它主要是先从身上发生,然后逐渐的会发展到面部,有的人可能会出现在手背、脚背。水痘具备很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直接接触传播,陈洪提醒,针对水痘要做好预防工作,如每天通风换气等。

麻疹:和水痘不同的是,麻疹患儿一般前 3 天发烧,第 4 天才开始出皮疹,往往是从耳后开始,经由头面部逐渐发出红色斑丘疹和麻疹粘膜斑,最后蔓延到全身甚至手脚心。皮疹发出后,烧不退反升。遭遇麻疹,应该及时送医治疗,除此之外,家长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通风 2 次。

风疹:风疹的临床症状很像麻疹,但比麻疹轻,疹子的密度也不如麻疹高,表现有咳嗽、流涕、喷嚏、咽疼、食欲不振,耳后及枕后淋巴结常常肿大,体温一般不太高,多为低热或中等度发热。风疹是由风疹病毒感染、儿童时期常见的、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多在冬春季发病,可以在集体流行,一般潜伏期是 14~21 天,平均 18 天左右。

幼儿急疹:如果孩子突发高热,烧到 39~40 ℃,持续 3~5 天后退热,陈洪提醒可能是患上了幼儿急疹。除此之外,这种疾病会从身体躯干慢慢向脸部、四肢发出全身性的玫瑰色斑丘疹,所以该病也被称为玫瑰疹,患儿通常不会感觉痒,疹子很快就会退去。这种疾病和麻疹的症状有相似之处,两者的区别是幼儿急疹   "疹出热退",而麻疹是"疹出热升"。幼儿急疹是冬春季常见的皮肤病,所以家长不必太过惊慌。

接触性皮炎类尿布疹皮炎、舌舔皮炎、婴幼儿湿疹、冻疮、白色糠疹。

尿布疹皮炎:很多宝宝都得过尿布疹皮炎。这是由于没有及时更换尿布,或者尿布没有洗干净,再加上冬天穿的厚的缘故,导致宝宝的身体不透气。当家长发现宝宝小屁股出现红肿或者粉红色小包时,应该立即用温水把宝宝的屁股擦干净;洗完之后在空调房内稍微晾一下,并且涂上不含刺激物的温和护肤品;此外,尽量给宝宝勤换尿布,保持小屁股的干燥。

舌舔皮炎:冬天气温干燥,嘴唇容易干裂,这个时候大部分家长都发现,孩子嘴唇周围一圈常常出现红色的小斑疹、通常还伴随皮肤皲裂,有时还有细小的脱屑,这是小孩用舌头舔嘴唇和唇边皮肤导致的造成唇周围的皮肤被唾液反复浸渍引起的炎症。针对这种情况,陈洪提醒首先一定要多喝水,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补充维生素;其次转移的孩子的注意力改掉舔嘴唇的坏习惯。

婴幼儿湿疹:婴幼儿湿疹也就是常说的奶癣,好发于出生后 2-3 个月的宝宝,湿疹出现的主要症状是皮肤表面出现红斑、米粒样丘疹、疱疹、糜烂、渗液和结痂,炎症反应明显,局部皮肤有灼热感和痒感。通常在宝宝的头、面颊、外耳部,甚至可以遍及整个颜面部和颈部,严重的手、足和胸腹部都可见到。患湿疹的宝宝一定要注意不能捂得太热,保持清洁,不要刺激皮肤,母乳喂养的妈妈要注意,如果自己是过敏体质,在平日进食时,食物的选择一定要十分慎重,易过敏的食物要减少选择。

冻疮:冻疮是因为天气寒冷所致,是在冬季大人和小孩都容易患上的皮肤病。孩子的防御能力比成人弱,更容易生冻疮。 如果宝宝的耳背、手背又红又肿,还时不时的用手抓挠的话,家长就要注意了。在平时,家长一定要注意给宝宝做好保暖工作,吃高热量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衣服裤子不要穿太紧,否则不利于血液循环。

白色糠疹:白色糠疹是指宝宝发生在面部、颈部或躯干部的,圆形、类圆形色素减退斑,表面有细小脱屑,粗糙不平,有轻度的瘙痒或者没有任何症状。针对白色糠疹,应尽量避免日晒,加强皮肤的保湿工作,多吃一些含维生素的东西,如水果、蔬菜等。

陈洪提醒,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患上皮肤病,不必感到惊慌,也不要盲目用药,应及时送医处理。

通讯员雷长青 潇湘晨报记者张树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