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护结核病目的以及意义(结核病防治存在四大误区)

近日,湖南一起校园结核病爆发事件将“结核病”推上了热搜榜,也引发了全国很多学生及家长的不安及惶恐那么,结核病真的恐怖吗?生活中存在哪些认识和治疗误区?江苏检验检疫卫检中心的专家将结核病识别和治疗中常见的误区做一个详细介绍,让大家不再谈“痨”色变,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如何防护结核病目的以及意义?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如何防护结核病目的以及意义(结核病防治存在四大误区)

如何防护结核病目的以及意义

近日,湖南一起校园结核病爆发事件将“结核病”推上了热搜榜,也引发了全国很多学生及家长的不安及惶恐。那么,结核病真的恐怖吗?生活中存在哪些认识和治疗误区?江苏检验检疫卫检中心的专家将结核病识别和治疗中常见的误区做一个详细介绍,让大家不再谈“痨”色变。

误区一:“咳嗽就是感冒或慢性支气管炎。”

说起咳嗽,普通市民往往习惯性认为是感冒或气管炎等常见呼吸道疾病,很少想到结核病的可能性,从而延误诊断和治疗。

真相:咳嗽、咳痰是肺结核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如果出现咳嗽、咳痰症状且症状持续超过2周,一定要做胸部X线检查和查痰,以排除结核疾病。

误区二:“有疑似症状,但PPD检查显示为阴性,所以不是结核病。”

真相:PPD试验是一种辅助诊断结核病的皮肤试验,并不是PPD阴性的人群就一定没有感染结核菌,患结核病但呈PPD阴性的人也占一定的比例,究其原因有很多,如初期感染者还没有出现变态反应等。因此,如有疑似结核症状即使在PPD阴性的情况下,仍需结合胸片、胸部CT等影像学手段进行详细检查,排除结核可能。

误区三:“孩子出生时接种过卡介苗,就不会得结核病了?”

真相:卡介苗是一种减毒活菌苗,只可接种于未受结核菌感染者,可使其获得对结核病的特异性免疫力,因此我国现在针对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但这种保护力并不是终身的,一般只提供5年~8年的免疫力,也就是说学龄前儿童感染结核菌率非常低。但是孩子一上小学,随着卡介苗的抵抗效力降低,就有了患结核病的风险。

误区四:“肺结核用药控制无症状了,就等于治愈了。”

对于常见肺结核患者,如果能坚持规范治疗,一般在治疗1-2个月后,大多数患者就不存在任何不适症状了。此时,患者最易掉以轻心,误认为结核已经治愈而擅自不规律用药,甚至停药。

真相: 没有症状并不等于已经治愈,结核病的治疗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规律、全程用药,直至满疗程方可停药;若私自停药不仅会造成病情反复,还可能导致耐药发生,导致结核复治、难治,影响治疗效果。此外在出院后,也要定期复查,并保持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此外,江苏检验检疫专家还提醒广大学生家长:结核病可防可控可治,并不可怕。一旦孩子出现疑似结核症状,应当第一时间报告学校,并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确诊和规范治疗,切忌自行服药延误治疗时机,甚至隐瞒病情造成不必要的传染扩散。(徐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